-- 作者:葛祖康
-- 发布时间:2007/9/10 21:32:00
-- 中国现代珍稀贵金属币
中国现代珍稀贵金属币 这次有幸参加中国金币总公司成立20周年坐谈会,更幸运的是在中国金币总公司大厦内的中国现代贵金属币展馆里,看到的了平时难得一见的中国现代珍稀贵金属币,匆匆拍摄的几枚,现与爱好者共享。 还有十公斤的千僖年金币,和一些样币都没来得及拍。下次如有机会再参观此馆,一定要仔细看,仔细拍。 葛祖康2007.09.1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1年“熊猫金币发行十周年”纪念五公斤金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2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1公斤金币地动仪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2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1公斤金币指南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3年“天下为公”孙中山5oz金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3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5oz特种银币0的使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4年中美吉祥物麒麟1公斤送子麒麟金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6年中美吉祥物麒麟1公斤独角兽头像金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97年5oz熊猫金币银圈双斤属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6 19:10:12编辑过]
|
-- 作者:葛祖康
-- 发布时间:2007/9/11 20:14:00
-- 看看市场的能见度和流通量
“陈浩敏答:对这枚币我从7,8年前就开始关注.发现它虽然资料记载发行量为3000枚,但市面上却非常少见.后来通过向美国经销商了解,得到的答复是总发行量200枚.当时的心情是虽欣喜却不意外. 题外话:我还对同一系列中的5安士银币"零的使用"(资料上同样记载发行量3000枚)作过调查,发现从未有人见过.出于对金银币的热爱和好奇,我曾经几次在有早期经销商参与的场合中提出"酬金两万,只求一见". 关于最近价格开始猛涨,应该是受各金银币网站开始提倡老,珍,稀精品发掘,收藏者买盘刺激的影响吧!其实在今后的几个月内,不单止5安士指南针,老,珍,稀币种里面还将跑出很多匹黑马.从99年币市极度低迷时,我就建议周边的金银币收藏者"珍惜现状".03年作客上海金币收藏网时,也在网上大声倡议对3000枚以内发行量的金银币"赶快下手".时至今日,虽然价格已普遍翻番,但泡沫仍然有限,再次友善建议各位对精品要"毫不迟疑".今年内定将有一波来势凶猛的大行情!...”
完全同意陈浩敏先生的观点和对老精稀币前景的分析。 其实我们只要认真的,仔细的对一些自己喜欢的老精稀币进行观察,分析,看看市场的能见度和流通量,再多看看一些拍卖和网上销售。就能大致了解我国现代老精稀贵金属币有多少了,千万不要被发行量迷惑!实铸量也仅是参考,因为铸好了,卖不掉返熔了你知有多少?仅上海造币厂和沈阳造币厂在2002年就返熔了金币,章224332枚约合黄金1710公斤。返熔了银币,章439839枚约合纯银13586公斤。这些真实的情况和真正的存世量才是我们要去研究和关注的。至于市场价格是这些币的实际流通量的反映,只有我们尽快的去适应它,而它决不会同情我们的后悔。
|
-- 作者:猪头肉
-- 发布时间:2007/9/16 17:20:00
--
支持葛老的判断. 早期珍稀品种,大多数没有人为囤积和价格操纵现象,经过长时间的充分沉淀,已经分散到收藏爱好者手中,现在正逐步转入纯收藏市场, 收藏的基本规律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王者为王.喜欢老精稀的朋友们,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