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雕刻艺术欣赏的三个境界《现金的魅力--人民币雕刻之美》
凹版雕刻作品欣赏凹版雕刻,不仅在钞券制作上有可以发挥艺术性与防伪性的特殊功能,其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门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凹版雕刻历史远远早于钞票的制作历史。许多大艺术家都从事过凹版雕刻的创作。我国的钞票凹版雕刻师,大多创作过非钞票凹版雕刻的作品。与钞券雕刻不同的是,由于雕刻作品其尺幅远远大于钞票上的主景图案,因此,这些雕刻作品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雕刻技艺呈现出多样性。对这些雕刻师而言,艺术创作是他们提高技艺的最有效途径,也推动他们在人民币的雕刻中发挥得更加出色。以下选录的作品,都是在人民币主景雕刻上极有造诣的雕刻师的部分作品。这些承载精湛技艺、散发着强烈艺术气息的作品,使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人民币会有着如此高的艺术价值。 凹版雕刻艺术欣赏的三个境界凹版雕刻作品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单色印刷。单色,体现单纯简洁,褪去表面浮华的素描之美、雕刻之美。凹版雕刻作品的诞生,通常要经历从写生素描,到雕刻、印刷的过程。虽然同源于绘画艺术,但欣赏凹版雕刻与一般绘画作品并不相同。当一幅凹版雕刻作品呈现在观赏者面前时第一印象就是雕刻的形象。在30厘米以外的距离观看凹版雕刻作品,其画面应该整体突出、形象传神、特点明确,有着强列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以吴锦棠的作品《石舫》为例,画面上石舫、湖面及其他景物,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统一体。作品的艺术效果通过景物之间空间距离、呼应关系,以及画面的丰富内容来呈现此时,凹版雕刻的点线特征,必须符合整体形象的塑造。这个层次欣赏的最高境界应可概括为“惊鸿一瞥”,这是凹版雕刻作品欣赏的第一个境界。当欣赏者凑近画面在30厘米以内时,他就会自然进入第二个欣赏境界。人们可以感受到石舫的坚硬质感,领略到点线布局的艺术性、立体感与空间感的和谐统一,以及点线不同组合所产生远近、明暗、浓淡变化;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雕刻师用点线塑造形象的特征,作品应该呈现出生动感人、层次丰富的艺术效果。一幅真正优秀的雕刻作品还有第三个欣赏境界—在10厘米以内借助放大镜观赏。此时的画面效果,应该表现出奥妙无穷的雕刻艺术魅力。在放大镜下,观赏者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石舫雕刻的一点一线;而且会发现在其他层次难以察觉的诸多细节,会惊叹于细微之处的神奇魔力。在这个观赏距离内,我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视觉信息和艺术内涵。这是凹版雕刻作品制作和欣赏的最高境界,是“流连忘返”,让人爱不释手。优秀的凹版雕刻作品,通过富有生命力的点线,闪烁着巧思妙想的光芒,如诗如歌,耐人寻味。这就如同我们阅读一部优秀文学作品,你可以了解一个故事,你也可以领会一种含义,你还可以梳理出更多的线索。遗憾的是,能够细细品读并理解这样雕刻作品的人太少了。这也是凹版雕刻作品,至今没有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的原因之一。文稿来自《现金魅力-人民币雕刻之美》2018年第一版P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