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  币市大家谈  (http://bbs.jibi.net/list.asp?boardid=70)
----  “准币”大泛滥!!!―――兼驳《介于币和章之间的“准币”》一文  (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70&id=235191)

--  作者:hoteast
--  发布时间:2012/3/14 20:32:00
--  “准币”大泛滥!!!―――兼驳《介于币和章之间的“准币”》一文
 

“准币”大泛滥!!!

―――兼驳《介于币和章之间的“准币”》一文


     
      近日,集币在线学术园地专栏上载了一篇有关讨论所谓“准币”概念的文章。讨论学术知识,大家切磋技艺,提高金银币界的整体水平是件好事。但此篇文章中有诸多疏漏之处,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中概念进行进一步理清。

一、        纪念币与纪念章的区别与联系

纪念币是具有特定主题的限量发行的人民币,包括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而纪念章则是带有纪念意义的章形物品的总称,包括徽章和收藏纪念章、装饰纪念章三大类。所以除了纪念币之外,对于其他的具有纪念意义,且外形为章形物品的一般我们都可称之为纪念章。由此可见,“准币”概念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作者意图推销新概念的尝试再次宣告失败!

二、        金银纪念币是否有样币

这篇文章的作者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概念,即法律没有规定的即是不存在的!具体到这里,这篇文章的作者一直认为,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列举的样币概念不包括金银币纪念币的样币,因此金银纪念币的样币不属于样币!殊不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并未对金银纪念币的样币进行规定的真实缘由。因为部分普通纪念币的样币铸造量相对较大,需要发到人民银行各中支行,因此可能存在被交易到市场上的较高可能性,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立法规定,不许流通和交易!但金银纪念币的样币数量极少,而且根本不可能如普通纪念币那样广泛地发放,所以根本不需要专门进行规定。但不规定就并不意味着否定!如中国金币总公司内设的机构――中国金银纪念币设计图稿及样币评审专家委员会,明明白白写着样币二字!难道金币总公司也不懂法?显然不是的。再从我国的民事立法实践来看,我国物权法并未规定典权,这样的话难道典当行就不能开了?实际上因为还有民事习惯法的存在,虽然没有成文法对典权作出规定,但我国法律界还是承认典权的!作者一直没有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误区。

三、       “准币”概念的疏漏

按照作者的推理,金币总公司出品的金质纪念章由于它1、外形类似于币;2、具有官方色彩;3、跟币密切相关,所以它就是所谓的“准币”了。慕尼黑金章是“准币”,苏黎世金章等等都是“准币”,那可真是“准币”大泛滥!所以搞学术,对于概念性的东西,一定要严谨!不然闹国际大笑话了!
下附《介于币和章之间的“准币”》原文:
 

介于币和章之间的“准币”
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建国30周年——铜章还是样币?”的文章,认为,“我们讨论的这枚拍品虽不是样币,但并不等于它没有价值。作为一种跟钱币密切相关的实物资料,如果确实数量稀少,有人追捧它、出高价购买它,不足为怪。”
既然认为它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14条所规定的样币,为什么不明确地下结论说它是章呢?这是因为,事情并不是“非币即章”那么简单,介于币和章之间还有一类“准币”存在!而引起人们争论不休的这枚拍品,正可以称之为“准币”!
查新华字典,“准”可解释为“和某类事物差不多的”。所谓“准币”,应该是“和币差不多的”东西,所以必须满足几个最基本的条件:1、外形类似于币;2、具有官方色彩;3、跟币密切相关。
比方说,呈批币、送审币、试制币、金币银样、金币铜样、银币铜样、银币铝样、未发行币等,虽然不是币,但都可以称之为“准币”。它们是研究钱币的重要实物资料,而且往往数量稀少,所以受到钱币爱好者的追捧。
现在再来看争论双方的文章:“我国第一次成功发行建国三十周年贵金属纪念币后,国家有关部门欢欣鼓舞,特别制作了和建国三十周年金币相同图案的铜质无面值纪念章,赠送给国家有关部门的有关人员、中央有关领导及一些贵宾留作纪念。这些铜质纪念章数量不多,目前有留念和纪念两种文字款式”,可见其系国家有关部门制作;“其手工雕刻镂空外盒和正式发行币外盒一样,而证书内容、图案、纸质、印刷与正式发行币的证书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证书没有编号(而正式发行币每套证书均有编号)”,说明其与币密切相关。再从照片看,它的一面跟币完全相同(可能就是用币模制造的),另一面也跟币非常相似,所以完全够得上“准币”的资格。
这里我要特别指出,只要有一个面是用钱模制作的,就必定符合上述准币三条件,就应该可以称作准币!
我们再回顾一下争论的经过。
年老的一方用列举法给出“样币”的定义(下称“G氏定义”),似乎符合“G氏定义”的便为正宗“样币”,可以高价拍卖,而不符合“G氏定义”的便为“假的”,而且“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必须剥去!”;还进一步以存在另外一种30周年“样币”为由而否定这一种,似乎30周年只能有唯一一种“样币”(这至少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年轻的一方对“G氏定义”作了换汤不换药的补充修改,提出样币的“H氏定义”,并试图将系争物品纳入“H氏定义”的范围。“样币”的两种定义互相矛盾,而且都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争论的结果当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你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建国三十周年铜质纪念品的潜在特质,并努力使它体现了非凡价值,可赞可叹!但何必要陷入“样币”的争端呢?须知样币未必是珍品,珍品未必是样币啊!


--  作者:冲击波
--  发布时间:2012/3/14 20:53:00
--  
币都有面值,除了1982金猫币(国外藏家也有称1982金猫为章的)。其它没有面值的,全属于纪念章。
--  作者:张存虎
--  发布时间:2012/3/14 21:20: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hit88111sxj
--  发布时间:2012/3/14 22:14: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鄂城小吴
--  发布时间:2012/3/14 22:46:00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lassz
--  发布时间:2012/3/15 1:01:00
--  
币就是币,章就是章。
--  作者:胡平
--  发布时间:2012/3/15 7:52:00
--  
有面值的是纪念币,无面值的是纪念章,收藏、投资的朋友在购买时一定要认清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殷敏
--  发布时间:2012/3/15 8:52:00
--  
支持学术性的研究与探讨!
--  作者:lsy888
--  发布时间:2012/3/15 9:21:00
--  
不管神马样币,准币,你便宜可以我玩玩,贵了我不要。就像去年800万拍的某样币,我要是有800万,宁可买5个金公斤也不要神马样币。
--  作者:山西愚公66
--  发布时间:2012/3/15 9:34:00
--  
很好的分析。非常欣赏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