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 币市大家谈 (http://bbs.jibi.net/list.asp?boardid=70) ---- 友谊与文化的双重丰碑-1997年中泰友谊纪念银币 (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70&id=285167) |
-- 作者:陈酒 -- 发布时间:2025/4/11 9:04:00 -- 友谊与文化的双重丰碑-1997年中泰友谊纪念银币 一、历史背景与发行意义 中泰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自汉代起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互通有无。1975年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而1993年北京与曼谷缔结友好城市,则开创了中国与外国首都城市友好交往的先河。为纪念中泰建交22周年及深化双边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发行了中泰友谊纪念银币一套两枚(1公斤、1盎司),其中1公斤银币发行量仅680枚,成为中外友好题材贵金属纪念币中的经典之作,并得到藏家们青睐和收藏。
中泰友谊银币的发行意义深远:
1. 政治象征:体现中泰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通、血缘相近”的特殊情谊,彰显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
2. 文化纽带:以佛教文化为桥梁,展现两国宗教艺术的交融,呼应泰国“黄袍佛国”的文化特质与中国乐山大佛的世界遗产地位。
![]() ![]() 二、超常规设计解析
该银币的设计突破传统货币框架,以“双重文化符号”传递主题:
![]() 正面设计:
地标建筑共融:左侧为北京故宫角楼,右侧为曼谷大皇宫,采用对称构图,以两个相连的圆环将两座建筑“框”入画面,象征中泰平等互信、和谐共生。
突破性元素:主权国家货币正面首次同时呈现两国地标,打破单一国家象征惯例,凸显中泰关系的特殊性。
![]() 背面主题设计:
佛教艺术对话:左侧上方为泰国玉佛(身着传统服饰,神态安详),右侧为四川乐山大佛(雄浑庄严),两者通过浮雕与磨砂工艺形成视觉对比,体现佛教文化在中泰两国的本土化演变。
细节匠心:玉佛面部线条细腻,乐山大佛山崖纹理清晰,浮雕层次感极强,展现中国造币工艺的高超水平。
三、收藏价值
1. 稀缺性:1公斤银币发行量仅680枚,远低于同期其他贵金属币,且历经近30年沉淀,市场流通量更为稀少。
2. 艺术性:设计融合建筑美学与宗教文化,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艺术观赏性,被钱币界誉为“中西合璧的典范”。
3. 题材优势:作为中外友好题材的早期代表,其文化价值随“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而持续提升,未来或形成独立收藏门类。
中泰友谊纪念银币不仅是我国法定货币,更是两国友谊的物化象征。其早期发行、独特的设计、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稀缺性,使其成为钱币收藏领域的“老精稀品种”。对于藏家而言,它既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亦是投资价值的洼地,值得长期关注与珍藏。 |
-- 作者:三德子 -- 发布时间:2025/4/12 10:39:00 -- 感谢楼主佳作连连:让沉寂的金银币世界依然保持着一丝活力 ![]() ![]() ![]() |
-- 作者:三德子 -- 发布时间:2025/4/12 10:45:00 -- 《友谊与文化的双重丰碑-1997年中泰友谊纪念银币 》: 作为中外友好题材的早期代表, 其文化价值随“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而持续提升,未来或形成独立收藏门类。 中泰友谊纪念银币不仅是我国法定货币,更是两国友谊的物化象征。 其早期发行、独特的设计、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稀缺性, 对于藏家而言,它既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亦是投资价值的洼地,值得长期关注与珍藏。 |
-- 作者:女儿红 -- 发布时间:2025/4/14 14:51:00 -- 以下是引用三德子在2025/4/12 10:45:00的发言:
《友谊与文化的双重丰碑-1997年中泰友谊纪念银币 》: 作为中外友好题材的早期代表, 其文化价值随“一带一路”倡议深化而持续提升,未来或形成独立收藏门类。 中泰友谊纪念银币不仅是我国法定货币,更是两国友谊的物化象征。 其早期发行、独特的设计、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稀缺性, 对于藏家而言,它既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亦是投资价值的洼地,值得长期关注与珍藏。 |
-- 作者:女儿红 -- 发布时间:2025/4/14 14:55:00 -- 当我们凝视币面上的故宫与王宫、玉佛与大佛,仿佛能听见千年文明的对话,看见两国人民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 ![]() ![]() |
-- 作者:十里荷塘 -- 发布时间:2025/4/14 15:14:00 -- 深圳国宝金币制造厂采用镜面喷砂工艺,使币面呈现出不一般的质感,浮雕层次分明,堪称现代造币工艺的典范。 |
-- 作者:海哥 -- 发布时间:2025/4/14 15:22:00 -- 在设计构思上,中国钱币设计师突破传统框架,首次在主权货币正面同时呈现两国标志性建筑--北京故宫太和殿与曼谷大皇宫阿玛林宫。这一创新设计打破了"一国货币只现本国元素"的惯例,以建筑语言诠释了平等互利的外交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