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 『 布 衣 茶 座 』 (http://bbs.jibi.net/list.asp?boardid=86) ---- 一路收藏,一路风景 (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86&id=224321)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5/23 8:34:00 -- 一路收藏,一路风景 一、 于大雨滂沱中冲进民航售票处,无心问几折,匆匆的拿到赴沪机票,然后回家仔细检查朋友要的钱币是否带齐,生怕漏了某个品种而心生歉意。 承蒙蜻蜓的厚爱,他早于三月就打电话邀我参加2011。杭州的中国金币文化沙龙,他之前好几次邀我相聚,我均是杂事羁绊分身无术难以成行,此次无论如何,推开俗务前去一聚。 其实金银币之于我,早已豪情不再,只有一种淡然的喜爱,遇到适合的品种,买它几套赏乐而已,一无品种预设,二无资金预留,三无投资壮举,四无研究大志,缘至则乐,无缘无憾,之所以让金银币圈子的朋友不至相忘,或许是我曾经来过至今不曾离开,或许是我能从自己有限的金银币里吮出较多的快乐之汁,更或许是我与金银币的朋友坦诚相交,往往一杯清茶,一张名片,便是一生的相约,真应了那句:“君子相交淡如水,秀才人情纸半张”。当然,我不是秀才,只喜欢用文字形式表述一些自己收藏的故事与感慨,所以,每每有泉友聚会,多接到热情邀请,大连的座谈,绍兴的探讨,北京的沙龙,上海的拍卖,我都去了,象沙丁鱼似的喜欢在水面上游,也不管身边有多少沙鱼与大鳄! 喜欢收藏,遇心仪之物,每每生出一生与之厮守的渴望,尽管一些品种我无力扛着它的春夏秋冬,于是,我只好放手,虽然这些品种与我缘分已尽,给我留下淡淡的失落的痕迹,但我曾经对它付出的却是真情,它曾经给我带来很多愉悦,也给我留下很多值得反复咀嚼的人生故事,这,已让我心满意足。 当年看到香港的收藏杂志把藏品的功能归纳为怡情益智交友储财,而我参与之初衷,就定格在怡情里,孤芳自赏,用充实的光阴冲淡人生纷扰,自己做自己的知音。 仅此,无它。 既出行,当把羁绊的俗务置之度外,行得轻松与单纯,所以,打算提前几天到市场转转。 在机场停车区,风较大,吹起我的衣襟,我象扯满风帆的一叶小舟,将驶向浩瀚的收藏大海。 人生有了快乐,所有的坎坷都是渺小的!“我快乐的小船驶向大海,整个世界都匍匐在我的脚下”! 二、 史福清把三版大桥礼品册摆在我面前,里面那醇香的文字,如蓝蓝的天空中悠悠飘动的白云,带着人的心绪也象悠悠白云似的飘回那令人眷恋的岁月。 册子里每一页的文字,没有气势磅礴的宣扬,没有山呼海啸的呐喊,只有一种恬静的、飘逸的、似轻音乐般的诉说着桥的故事,又犹如晓风残月下的杨柳拂面,感受到一种清新、柔和、亲切。 从古老的赵州桥说到长江大桥,一桥通古今!用桥诉沧桑! 世间多少桥------从龙的祖先那荒凉走到如今的辉煌,从华厦走向五湖四海,从刀耕火种走到信息时代,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渔翁樵夫,谁能离得开桥! 收藏也是一座桥,通向知识的海洋,通向精神愉悦的港湾,通向友谊的绿洲。 佳品、妙文、美图,三者合一,水乳交融,细细品味,让人心境空明,好想化作桥上的一块石,和桥一起感受岁月的天地乾坤,忘却红尘的纷纷扰扰。
捧在手里的大桥,此时竟如此有韵味,似有灵性,在默默诉说岁月的春风秋雨。 和史福清聊了个尽兴,静静地听他述说关于大桥的前景:他说,他会用毕生精力来呵护这座桥,他将把大桥当作余生的事业,如今,所有手里的两角券全部用来作礼品,分三个档次------十连号、十连号加一刀,一捆,这些礼品,面向高中低不同层次的终端需求。 尤其捆装礼品,以水晶做橱窗,以红木精工雕刻做底座,摆厅堂,摆书房,摆办公室,无论摆那,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他说,他先后进了N包,几乎没在市场销售,全做成礼品册子分散到天南地北,而且不会回流到市场,如今,单位、礼品公司、个人的预约不少,需求旺盛。 他说他不是庄,也无心做庄,那种拉高放货暴涨暴跌的事有愧参与者,他原来在银行工作,对大桥这个券别情有独钟,就想把自己的情感、把大桥的价值介绍给朋友们,既不会大量压货,也不会利润可观了就大量放空,保持一定的礼品需求货源就是。不参与市场的高抛低吸。 大桥这个券别,在历次行情的花开花谢中,几多人财富的荣辱悲欢,都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纷扰之后,留下的,便是那纯纯的对岁月眷恋的情感,犹如山洪千里奔腾之后,流入静静的湖,又经过沉淀,回归原色的澄明透亮清澈,于粼粼波光中,彰显着其应有的自然价值。 藏品的价值,最终必以喜欢它收藏它呵护它的形式实现,以收藏消费为终结,任何投机过程中的潮起潮落,都无法表现它真实的价值,这些年,礼品的消费,加速了收藏需求的扩大,让藏品越来越向真实价值靠拢。 一座风雨桥,几多沧桑事,一路坎坷之后,大桥完成它的流通使命,累了,想有个家,于是,它走向五洲,走向收藏,走向我们的心海。 |
-- 作者:wxqqslz -- 发布时间:2011/5/23 9:21:00 -- 读大师的文章,如同品尝香茗,清香宜人,真正能够怡情益智,获益菲浅!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5/23 9:40:00 -- 三、 旭日三万多元卖了一个章,这个章是孟倩女侠替她的客户拿下的。 孟女侠最近花一千多万买下一枚币,在金银币圈子里成为佳话并迅速传颂,不禁惊叹收藏界真是藏龙卧虎。 虽然赚了钱,但旭日还是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他不停地说这是好章这是好章。 我虽然在邮币卡圈子里游弋了几十年,但对章一直不知所以然,直到几年前,冬寒送我花钱章,筏客送我旗帜交接章,阿国送我兰亭序银铜章,艺海送我总理铜章,高原送我金华斗牛铜章,旭日又送我李白铜章,我对章才有个初步轮廓,虽然后来我也买了一些生肖章玩乐,但始终无法点燃我的热情之火,毕竟玩得太杂了,劳财劳心,顾此失彼,终是放手,与章缘份太浅,至今毫无道行。 但我还是喜欢听听关于章的故事,那年在成都,和老道侃了大半天,这老道,03年时在金银币论坛交流甚多,那时的金银币行情如火如荼,咋一听他说及喜欢章,大惑不解,成都一侃,才知布衣不懂山外事,原来,章竟有如此魅力。 老道说,玩章玩到相当层次之后,那如痴如醉程度,不亚于钱币邮票甚至古董和书画,尤其那些勋章,难遇不可求,即使知道谁谁手里有一枚,哪怕挖地三尺也极难挖到,因为,这些前辈视荣誉如生命,况且到了这个级别,也不缺钱,只好眼巴巴的等着他的后代淡化了这种荣誉或许有机会。 后来和金银币圈子的朋友接触多了,方知章的风景也是如此美丽,上海的蜻蜓、艺海,杭州的棕熊、大铜缺等人,我亲自聆听过他们对章梦呓般的牵挂。 今人谈藏品的价值,多以市场价格先声夺人,辅以发行量,庄家动向遥相呼应,如今的论坛,分析投资收益的言论如日中天,唯独少了些收藏文化收藏乐趣的贴子,这,我是可以理解的,商业时代的快节凑,那份闲情逸致,多少显得过于浪费。 或许,收藏市场上以投资收益论藏品价值的观点也有它的道理,但收藏是根,投资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收藏活动生生不息,藏品浩如烟海,每个板块都有人玩,沈阳的铂猫送我几个大哥大,唐山的陈颖送我两部手摇电话机,那年,连抚顺的幻珏那年也拿了几枚舵鸟蛋送给朋友玩,或许在某些投资者眼里,这些属于旁门左道,但毕竟也有岁月烙印,喜欢上了它,情到深处也是珍。 收藏的价值在于收获快乐,现在很多人说到这个圈子来的都是冲着赚钱来的,未免偏颇,广义地说,凡是自己喜欢的物质,对其有一定的情感,把它留下来,不以赚钱为目的,便算收藏,北京潘家园的车水马龙,报国寺的休闲静谧,都有不少前来寻觅自己喜欢的品种收藏,这种收藏,多以纯纯的精神乐趣为目标。 我收藏的品种太杂,邮票的票张封片,钱币的纸币硬币连体钞金银币,磁卡的田村卡IC卡,旧报纸连环画,火花烟标门票等等,从投资角度看,多数品种毫无升值可能,但闲来翻阅,倒也有一番情趣,况且,隔三差五也有朋友前来寻找点他喜欢的品种。 一直很喜欢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里所说的一段话,常常拿来作比喻“虽然不敢说是史诗,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也决不是英雄们的八宝箱,一朝打开,便见光辉灿烂,我只是在深夜的街头摆的地摊,里面所的的无非是几个小钉,几个瓦碟,但也希望,并且相信,有些人会从中寻出对他有用处的东西”。 |
-- 作者:冬日MM -- 发布时间:2011/5/23 10:27:00 -- 看来大叔的事已经忙完了吧?我们在杭州的那个约定你啥时候给我兑现哈?我可一直等着呢~~空了Q我哈,约下时间!!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5/23 11:03:00 -- 以下是引用冬日MM在2011-5-23 10:27:00的发言:
看来大叔的事已经忙完了吧?我们在杭州的那个约定你啥时候给我兑现哈?我可一直等着呢~~空了Q我哈,约下时间!! 冬女侠吉祥! |
-- 作者:三德子 -- 发布时间:2011/5/28 2:05:00 -- 三相公心爱的布衣小娘子吉祥 ![]() 不日我们jibi红色娘子军即将在上海召开《泉友联谊会》, 亲爱的小娘子,你来也不来???哇咔咔哇咔咔 ![]() (编辑原因:文字加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28 2:08:01编辑过]
|
-- 作者:三德子 -- 发布时间:2011/5/28 2:17:00 -- 以下是引用天涯布衣在2011-5-23 11:03:00的发言:
冬女侠吉祥!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6/26 23:53:00 -- 四、 本打算6号到杭州,但蜻蜓邀我5号和他一同前往,他说,有几位朋友也是5号到达,我们可以在会前从容聊聊天,我一口应承。
我这人凡事随缘随意,预设性太差,所以,既然推开俗务,便想简装轻松自由漂流,过于专注过于周密,反而压力过多。 西湖边的三台山庄,绿意葱茏,幽雅静谧,鸟叫虫鸣,蜂飞蝶舞,我与上海造币厂的雕刻师顾老师、蜻蜓沿湖边散步一圈之后,在农家茶庄浅斟慢饮,一边沐浴春风杨柳清新,一边感受钱币赏心悦目。 顾老师说流通纪念币的《广西成立三十周年》就是他几个人设计的,从实地考察、构思创意、精工雕刻、初稿送审、定稿制作,多次到南宁,过柳州,下三江,上京城、回上海,他一直尽力亲躬,我知道,其中的一路风尘,舟车劳累以及各方意见,无法一一与外人道。 顾老师为人谦恭,平和,随意,敬业,他对上海造厂的前生今世、对造币工艺的不断探索、对金银币的立项生产过程等等,如数家珍娓娓而谈,我和他在西湖边漫步而走,谈人生,谈钱币文化,惊叹他对人生的乐观与豁达,敬佩他一如既往地对钱币文化的热爱与支持,自始至终,没听到他对投资说一个钱字。 我一直至力于淡泊、善良、勤奋、真诚,但此刻与顾老师长谈,顿觉自惭形秽,顾前辈为我师表足足有余,但我却愧当他的学生。 在顾老师面前,任何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在聊,我们问得最多是金银币生产工艺,他是知无不言,晚上,大家在宾馆露天平台开起了茶座,尽管顾老师年事已高,但他兴致勃勃,和泉友们侃侃而谈,头顶冷星寒月,品氲氤香茗,此时,三台山庄象一个宁静的港湾,来自天南地北的泉友象一叶小舟在这里靠港停泊,钱币,则是船头挂着的一盏灯。 我说,不如你给广西纪念币题几个字,我回去做个精美册子收藏,他爽快答应,拿过信笺,写下了《永远的民族光辉》。 萍水相逢,初次谋面,顾老师的品德、修养,以及其对人生的淡泊平和乐观豁达,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祝愿顾老师健康长寿,幸福晚年。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6/26 23:54:00 -- 五、 五、 初次见到淡泉,好象是在去年京城的国际钱币博览会上,或许之前在其它地方见过也未可知,毕竟玩金银币的人太多,每年都见过不少,但大家关山万里,天各一方,萍水相逢,聚散也匆匆,那时还以为他是一般的金银币爱好者,他布衣大哥长布衣大哥短的很热情,其言也善,其心也诚,其情也真,此次在杭州,才知他是上海某杂志社社长,原来是个文人,让我顿觉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但他对每一位泉友彬彬有礼热情真诚,谦逊友善,开朗健谈,质朴亲和,象一块表面极普通而蕴含宝藏的矿石。 我一直自嘲玩得太杂,况且全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但淡泉说他玩得也杂,也是不值钱的东东,当然,我知道,他说的定是谦词,我说的却是实话。 且不管他的藏品多寡贵贱,但他对金银币的研究却是下了一番功夫,屏幕上放出他对熊猫币版别、工艺的研究成果,大字小字,粗笔细笔,镜面光洁度,喷沙轻重度等,能把这些细微区别进行观察加起求证,非一日之功夫。 收藏价值衍生投资价值由来已久,但壮观的投资行为,这几年才蜂拥而来,量化的整版整箱整盒买卖声如雷贯耳,犹如豪饮茅台,喝出气宇轩昂的阳刚之美,而收藏则是闹中取静,避开轰轰烈烈的投资行为,我行我素地寻觅着自己心仪之物,犹如绕开车水马龙的都市,到幽静处细品西湖龙井,寻求心境的淡然与安宁,曾看过一副对联: 清茶一杯,息息心头名利火 暂停片刻,谈谈世上古今风。 收藏者,追求的就是这种心境。红尘纷扰,谁都希望有一个云淡风轻的精神港湾。 和淡泉社长交谈多次,我感觉他的精神境界即便不是炉火纯青也属上乘了。 在不少人眼里,每年的一盎司熊猫银币再普通不过了,量大无证书,年年熊猫吃竹叶,岁岁天坛望星空,简单平凡,乏善可陈,断无有题材的品种那激动人心的期盼,但他沉浸在这平凡普通之物中,孜孜不倦地挖掘文化的内涵,学风清纯,学术严谨,用数据阐明,以实物佐证,在平凡中寻觅那收藏文化的斑斓,也于简朴中吮吸那文化的甘露,用精神快乐筑起一道坚实的城门,把那价格涨涨跌跌的悲喜拒之门外。 收藏品的魅力,在于民族文化象磁场一样吸引着众多的人,即便参与的初衷不是研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文化内涵所影响,犹如我们在现实中为生计忙碌,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空气影响一样。 在利欲熙熙的商业时代,收藏品,也被卷入炒作的漩涡,但也有不少朋友和淡泉社长一样,用一种执着精神穿行于文化的走廊中,默默地耕耘着华夏光辉文化,实乃收藏事业的福音。 但愿更多的人陶醉于收藏,如是,幸甚,幸甚。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6/26 23:54:00 -- 六、
我一直对吴越文化有着一种崇敬,那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铸造了这个地域的富庶。 自从参与中国现代金银币以来,对吴越人士接触很多,那儒雅的文化风度,那谦和的经商行为,对我有着一种浓浓的亲和力。 好几年前,就知道杭州有个钱币沙龙,也曾有西湖泉友真诚相邀前去交流,可惜我一介布衣,玩币杂七杂八,不专不精,非文非武,纯度粗糙,属于花拳绣腿或者说是旁门左道,所以,不敢鱼目混珠。 但我知道这里高手如云,他们对钱币文化勤奋躬耕,尤其对现代金币,潜心研究,对其发行背景、题材内涵,反复咀嚼,每每沙龙聚会,大家都拿出新近购买的心仪之物,与众分享,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即便是一枚章,也是倾情付出,极力吸吮文化之汁的愉悦。 与邮票纸币等收藏活动相比,现代金银币尚属新兴领域,便别说古书画、古瓷器、古家俱等收藏的悠久,但现代金币文化的兴起,在收藏圈界里成为一颗新星,起步虽晚,进展却神速,短短几年,便相继有北京、上海、广州、西北沙龙,这些民间自发形成的团体,精神执着、时间持续、文化厚实、努力扩展,热情四溢,活动多彩,凝聚力强,这是其它板块欠缺之处。 八十年代集邮事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相继成立了集邮协会,但会长一般由邮政当局指派或内定,气氛多在长官意志笼罩之下,每有会议,普遍是官样文章,文化探讨,学术争鸣少有畅所欲言,民间虽有邮友聚会交流,但定期定点者少,学术气氛不浓,纸币亦如此,人民银行无心牵头,各地收藏协会的钱币委员会多是旗帜飘扬斗志不昂,况且又与古钱币串联,人民币板块少有独立组织,民间纸币参与者的聚会又过于松散,虽有致力研究者,却无众志成城之心,多是散兵游勇。 收藏事业方兴未艾,得益于收藏文化的推动,没有浓厚的收藏文化,收藏行为充其量只是一种物质的保管,无法感受手中的藏品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带来的快乐。 金银币各地自发形成的致力于文化交流的民间组织,在挖掘金币题材内涵、宣传金币品牌、传播金币文化、探讨金币发展事业、鼓励新人参与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参加过的大连、绍兴、杭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座谈会,全国各地泉友自发前来参加,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学术气氛很浓,围绕着金币发展前景、个品的题材内涵、版别的铸造工艺、收藏专题的分类等探讨,极少预测某品种某规格未来升值幅度,弥补官方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之尴尬。 杭州沙龙之所以一直保持极强的凝聚力,得益于对悠久历史的吴越文化很好地秉承,得益于地域经济的富庶,得益于泉友们的儒风蔚然和良好心态。 参与收藏之价值,无外乎如此:一是研究出成果之乐,在挖掘文化内涵方面,获得历史知识,通晓工艺版别,二是投资收益,凭已之精明,借时代东风,使资产不断扩大,三是精神享受,心回旧时光,情寄山水间,洗红尘浮躁,炼气定神闲,四是结有缘良朋,交同类好友,相约于江湖,同乐币海,凡此种种,便不枉对钱币的痴情一场。 几个钱币沙龙的朋友,我都认识一些,感慨于他们对钱币执着地守望,感慨于他们对钱币文化挖掘的不遗余力,感慨于他们良好修为和豁达胸怀,相信会有更多的同道在他们的召唤下源源不断参与进来,现代金银币历史不久,很多文化内涵尚属幼苗,之前参与者,只是前哨,但我相信,幼苗必臻于茂林,前哨必带来大军。 尽管,在我看来,金银币无论从发行政策、销售渠道、学术研究、理性投资各方面,尚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还存在严重缺陷,但我对金币事业,信心多于遗憾,我相信,未来,收藏领域,必定多一颗新星在闪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