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 『 布 衣 茶 座 』 (http://bbs.jibi.net/list.asp?boardid=86) ---- 玉露金风又相逢 (http://bbs.jibi.net/dispbbs.asp?boardid=86&id=229090)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9/25 14:23:00 -- 玉露金风又相逢 一、 月初在京城,蜻蜓打电话来,诚邀我参加上海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钱币拍卖会,我应承先回家中秋之后前往。 柳州到上海,只有两个航班,每次赴沪,极少能买到打折机票,皆因我日程无序,出行难以预设,多是临行匆匆购票,况且,我之性格,庸于理财,所以,也就无怨于航空公司的全价票。 又况且,舟车旅费,多来自藏品升值,为了收藏而疏财出行,得于之藏,用之于藏,倒也心存坦然,尽管我家道并不丰盈。 秋高气爽,玉露金风,四方宾朋,山高水长,相聚泉海,不亦乐乎。 东方国拍在长寿路,预展时无暇抽身观看,直到拍卖当天上午,才匆匆打了个的前往。 从第一届拍卖至今的第八届,我多数都参加了,虽然我从没有参拍过任何藏品,但感受拍卖的氛围,见识见识国内外收藏佳品,跳出井底看外面缤纷的世界,和天南地北的泉友们交流交流,对我来说,也是很惬意的。 网络的迅猛发展,让世界变小了,每次参加拍卖的人,很多是老朋友了,当然,队伍在不断扩大,也有一些是我初次见面的人,象坐在我左边的那位旅居美国十几年的赵先生和右边的新加坡谢先生,便是我初次见面,好得有钱币作桥梁,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很快便到达对方敞开的泉之缘大门。 那个丫头居然成了拍卖师,莺口一开,玉臂一伸,让不少虎背熊腰平日傲视江湖的须眉汉们乖乖地慷慨解囊----以柔克刚! 第276号拍品,张骞出使西域金币样币是这次拍卖的第一个高潮,几番底气比拼,几番以钱相搏,最后举258号牌者以730万绽开灿烂的笑容,第二次精彩是473号拍品---1988---1999年五盎司生肖金币大全套,2号牌志在必得,奋勇地杀开一条血路,过关斩将,终以740万换来满面春风。 自始至终看完拍卖全程,纵观此次拍卖,由蜻蜓--------一位钱币爱好者出面组织了510项拍品,83%拍出,成交金额二千四百多万,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藏品之丰,气氛之热烈,拍价之高,足以称为金银币发展史上的一个亮丽的风景点。 身临其境,感慨良多,一是金银币章的参与群体发展得如此迅猛,想想十多年前,那些如今称为“老精稀”的佳品并不难见,甚至发行量几百套的金银币也是在并不高的价格上苦等有缘人,可如今,需求呈几何级增长,珍品已是一币难求,二是参与者趋向年青化,遇到不少血气方刚之80后90后,家财不菲,几十万几百万的进入金银币章圈子里来而轻描淡写,三是以前认为很普通的熊猫银币竟成为热门板块,不同版别成为追逐对象,四是金银币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的重视,我见蓉蓉频频举牌,事后我问她,她说她是帮一位女富豪拍的,那人刚入道,对金银币情况并无多深的了解,但喜欢,就参与了,她让蓉蓉以后见有好品种,便帮拿下,钱不是问题! 钱不是问题! 这是需要厚实的经济和追求文化素质才具备的底气。 所拍之品,高中低层次兼容,为的是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让拍品层次有立体效果,吸引着更多的不同需求者前来,匠心独具。 感谢蜻蜓,他在金银币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躬耕,努力挖掘金币文化,谦恭待人,点燃一批爱好者的热情,凝聚众多参与者的信心。 组织拍卖的辛苦,我是想象得到的,从征集拍品、品相定级、底价制定、编排目录、竞拍规则到场地安排、拍品交割等等,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组织拍卖是需要收藏文化功底的,必须熟知该拍品的收藏内涵并向参拍者传播,营造拍卖沸点,让参拍者感到物有所值,让拍到者享受鹤立鸡群的自豪。 好得蜻蜓充实的人生、练达的阅历、丰富的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功底足可以让他游刃有余,从第一届拍卖到如今的第八届,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每年两次的拍卖,有效地传播了金币文化,有效地显示了收藏的升值前景,让世人感悟,文化与经济如此水乳交融唇齿相依。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9/25 14:24:00 -- 二、 如果说拍卖的商业元素较重,那么,还是由蜻蜓在次日组织的金币版别研讨会则是萦绕着浓浓的收藏文化。 我和蜻蜓相识相知近十年,他对于金币文化的孜孜以求精神,我是很了解和极为敬佩的。 早些年,他利用有机会到国外的工作便利,每到一个国家,了却公事之余,一头扎进金币收藏市场,观察国外藏界对中国金币的收藏情况,经常到一些国外经销中国金币的公司咨询,对早期外商包销品种过程、藏品流向、收藏群体都有较细致的了解,在国内,他经常向造币厂进行求证,此次拍卖前,为了弄清89年龙凤币的经销情况,特地登门造访美国包销商,还到美国收藏中国熊猫金币最多那个叫什么名朋友家里观看交流,这位美国朋友此次也参加版别研讨会,而且专门扎了一条熊猫领带,通过翻译,知道美国不少人的收藏思维和我国收藏方向、专题分类、版式区别、价值取向等不同,比如他说,美国多数收藏者是按三大造币厂进行分别收藏的,不象我们中国收藏按规格、币型、系列等分得太细,稍有差异,便当另类,觉得大可不必。 或许这是文化取向不同吧,洋人喜欢粗犷简约,而我们注重细腻含蓄。 但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细腻自有细腻的乐趣,这次探讨版别的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大小字、背逆、偏移、镜面、喷沙、精制普制等等,在是否定义为不同版别的研讨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旁征博引,足见学术的严谨和对不同观点的相互尊重。 上海造币厂的专家介绍了造币流程,让我得知,设计定稿后制作一个母模,再复制几作个子模,再然后制作若干工作模,由于各个雕刻师的艺术风格不同,所雕刻出的子模或工作模都会有些许的差异,比如边齿间隙粗细,年号大点小点,币沿边圈有宽有窄,又由于工作模在工作时,总有微小的松动,会造成有少数币的正反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偏离,更由于各个工作模压力并不绝对均匀、喷沙工序的先后强弱,使得造出来的币出现喷沙有强有弱现象,镜面亦如此,先生产出来的抛光度要比后面的强,所以,喷沙币和镜面币均存由强变弱的现象。 如此,大家便持慎重态度,不轻易定义为不同版别,留给收藏界探讨。毕竟学术需要严谨,要经过反复探讨、论证、共鸣之后才能在收藏界立于不改败之地。 蜻蜓在会议室摆着不少同品种但各有差异的金银币,让几十位与会者互相传看细心观察,以理论为引导,以实物为佐证,加深感知,这是丰富收藏知识的良好方式,也是金币文化的一片绿荫。 蜻蜓是一位不辞劳累在金币文化的山高水长里跋涉之人,几年如一日,把自己所学奉献给更多喜欢收藏的朋友,潜移默化地传播着光如涓涓清流般的钱币文化,这是金银币的福音。 大凡收藏,一般均由低端开始,慢慢积累,渐进高端,这种高端,并非以手中藏品多寡、市价厚薄来衡量的,收藏的高境界,是藏品藏识和藏德有机融洽,是这三种元素的臻于完美,在我的心目中,蜻蜓正是具备这三种元素之人。 新中国金币事业只是初露锋芒,金币文化还很年轻,需要更多的人挖掘发扬光大,但愿并且相信,蜻蜓会一如既往地在金币文化中耕耘,但愿并且相信我们的金币文化如旭日东升如碧海蓝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5 14:31:29编辑过]
|
-- 作者:冬日MM -- 发布时间:2011/9/25 16:15:00 -- 可惜大叔太忙啦,匆匆几句话,就不见你人影了,要找你说几句话,唉,就一个字:难~~ ![]() |
-- 作者:孺子牛 -- 发布时间:2011/9/27 15:03:00 -- 以下是引用天涯布衣在2011-9-25 14:23:00的发言: 每每读到布衣兄的收藏阅历,只一个字“服”,作为金银币的参与者,必定能从中窥探到不少收藏先知,甚为开阔眼界。
一、 月初在京城,蜻蜓打电话来,诚邀我参加上海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钱币拍卖会,我应承先回家中秋之后前往。 柳州到上海,只有两个航班,每次赴沪,极少能买到打折机票,皆因我日程无序,出行难以预设,多是临行匆匆购票,况且,我之性格,庸于理财,所以,也就无怨于航空公司的全价票。 又况且,舟车旅费,多来自藏品升值,为了收藏而疏财出行,得于之藏,用之于藏,倒也心存坦然,尽管我家道并不丰盈。 秋高气爽,玉露金风,四方宾朋,山高水长,相聚泉海,不亦乐乎。 东方国拍在长寿路,预展时无暇抽身观看,直到拍卖当天上午,才匆匆打了个的前往。 从第一届拍卖至今的第八届,我多数都参加了,虽然我从没有参拍过任何藏品,但感受拍卖的氛围,见识见识国内外收藏佳品,跳出井底看外面缤纷的世界,和天南地北的泉友们交流交流,对我来说,也是很惬意的。 网络的迅猛发展,让世界变小了,每次参加拍卖的人,很多是老朋友了,当然,队伍在不断扩大,也有一些是我初次见面的人,象坐在我左边的那位旅居美国十几年的赵先生和右边的新加坡谢先生,便是我初次见面,好得有钱币作桥梁,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很快便到达对方敞开的泉之缘大门。 那个丫头居然成了拍卖师,莺口一开,玉臂一伸,让不少虎背熊腰平日傲视江湖的须眉汉们乖乖地慷慨解囊----以柔克刚! 第276号拍品,张骞出使西域金币样币是这次拍卖的第一个高潮,几番底气比拼,几番以钱相搏,最后举258号牌者以730万绽开灿烂的笑容,第二次精彩是473号拍品---1988---1999年五盎司生肖金币大全套,2号牌志在必得,奋勇地杀开一条血路,过关斩将,终以740万换来满面春风。 自始至终看完拍卖全程,纵观此次拍卖,由蜻蜓--------一位钱币爱好者出面组织了510项拍品,83%拍出,成交金额二千四百多万,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藏品之丰,气氛之热烈,拍价之高,足以称为金银币发展史上的一个亮丽的风景点。 身临其境,感慨良多,一是金银币章的参与群体发展得如此迅猛,想想十多年前,那些如今称为“老精稀”的佳品并不难见,甚至发行量几百套的金银币也是在并不高的价格上苦等有缘人,可如今,需求呈几何级增长,珍品已是一币难求,二是参与者趋向年青化,遇到不少血气方刚之80后90后,家财不菲,几十万几百万的进入金银币章圈子里来而轻描淡写,三是以前认为很普通的熊猫银币竟成为热门板块,不同版别成为追逐对象,四是金银币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富裕阶层的重视,我见蓉蓉频频举牌,事后我问她,她说她是帮一位女富豪拍的,那人刚入道,对金银币情况并无多深的了解,但喜欢,就参与了,她让蓉蓉以后见有好品种,便帮拿下,钱不是问题! 钱不是问题! 这是需要厚实的经济和追求文化素质才具备的底气。 所拍之品,高中低层次兼容,为的是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让拍品层次有立体效果,吸引着更多的不同需求者前来,匠心独具。 感谢蜻蜓,他在金银币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躬耕,努力挖掘金币文化,谦恭待人,点燃一批爱好者的热情,凝聚众多参与者的信心。 组织拍卖的辛苦,我是想象得到的,从征集拍品、品相定级、底价制定、编排目录、竞拍规则到场地安排、拍品交割等等,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组织拍卖是需要收藏文化功底的,必须熟知该拍品的收藏内涵并向参拍者传播,营造拍卖沸点,让参拍者感到物有所值,让拍到者享受鹤立鸡群的自豪。 好得蜻蜓充实的人生、练达的阅历、丰富的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功底足可以让他游刃有余,从第一届拍卖到如今的第八届,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每年两次的拍卖,有效地传播了金币文化,有效地显示了收藏的升值前景,让世人感悟,文化与经济如此水乳交融唇齿相依。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9/28 13:25:00 -- 三、 此次赴沪,并无要事,主要是想去看看旭日和参加东方国拍的第八届钱币拍卖会,我和旭日情谊深笃,很多人是知道的,最近他过于疲惫,近于常人难以承受的极限。 旭日出道虽晚,但我对他还是很佩服的,不是佩服他作为一个币商所获得的收益,其实他收益并不丰厚,而是佩服他对收藏知识的追求,有关纸币、金银币、大铜章板块的知识,他如饥如渴在攻读,为了掌握古银锭的鉴赏知识,他花了近万元买了不少书籍,常苦读至月明星稀,至今他对古银锭的鉴赏能力已是炉火纯青,这在我所认识的币商中是不多见的,他曾给过我十五本为一套的清代民国的纸币书籍,可惜我一是无心专攻,二是悟性不高,三是无物对照,四是品种纷繁,终是意马心猿收获甚微。 本月10日,在京城,我便打算南下上海看看他,然后西行返桂,但后来接到蜻蜓电话,诚邀我参加上海东方国际拍卖公司17日的钱币拍卖和探讨会,我应承,但想想离十七号尚早,要在上海多呆六七天,象一台等候信号的车辆让发动机空转,颇为浪费,不如回家过完中秋之后东行。 五月初来上海时,旭日给了我一个地铁卡,让我出行方便,此次下了飞机乘地铁到灵石市场,见他正忙着给远方客户打包填单发货,无需寒暄,在他柜台挑了几枚铜章自己玩,又让他忙完后帮我找点杂碎之品带回去给朋友。 灵石市场并不热门,没有象卢工和马甸市场那种打包扯胶带的嘶嘶声和点钞机的哗哗声,显得相对平静,更象那收藏者拾遗补缺的地方。 在卢工,让郑宝和柳群分别帮我找去年钱币博览会银和熊猫系列所缺品种,早些年,博览会银币一直属于冷门品种,但我从95年第一届便开始收藏,每年买一枚,虽知升值效果不佳,但心中喜爱,便买了,从无升值收益奢望,以前是很低价的,去年钱币博览会时,在京城问价要四百多,想想以前是多么廉价,现在新发行竟如此高开,心有不甘,想等回调点再续买,没曾想,一年来,它不降反涨,我也不得不多花点钱买了,总不能为了几百元钱便断了这个系列的香火,好得也只买一枚,涨跌均无大碍。 特意到史福清摊位和他聊聊天,看看他那对三版大桥的痴迷,听听他对礼品消耗的雄心壮志,翻翻册子看看那个秀才写的清新飘逸的文字,受到感染,向其要了二十册,也计划作礼品送给新入道的朋友。 这十多年,身边很多新朋友受我影响参与纸币,虽然买的尚是低层次品种,缺少大气,但热情颇高,我除了对他们讲解一些纸币基本知识之外,再送点边角料给他们,以增加兴趣,我象一个只识几个字的乡村私塾先生,在教几个不识字的人。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9/28 13:25:00 -- 四、 每次到上海,我都约艺海,让他出来陪我喝茶。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9/28 13:28:00 -- 五、 王会长邀我们几位到他家坐坐,让我受宠若惊。 他家的房子是老建筑了,属于保护那类,家中摆设也是以有近百年历史的家什为特点,透出一股旧时光的韵味,不知是古典的居住环境陶冶了他的收藏情结,还是因他喜欢收藏而把家居布置得古色古香。 身为沪上藏界前辈,他的藏品藏识藏德让我赞叹不已,我和他三年前萍水相逢,多次交流中,他那洒脱、坦然的人生;对藏品的精心挑选痴迷追求让我极为叹服。 我知道他对体育和熊猫币很是痴迷收藏,对国外体育币,无论那个国家发行的,都孜孜以求,这次拍卖会前的预展,展出了他收藏的墨西哥、芬兰、保加利亚、瑙鲁、基里巴斯、汤加、西班牙、德国等国的体育币,令人叹为观止。 收藏无国界,王会长藏品的触角是宽广的,穿越时空执着地追求心仪之物,非常人所能及。 收藏收藏,并不是单纯的收购和储藏,而是拥有之后,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并享受这种文化知识的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收藏魅力所在,王会长正如此,他给了我一些资料,是对每款国外体育币的发行背景、文化内涵用文字形式来表达收藏体会。
钱币收藏-------高雅的文化追求 收藏是一项文化活动,藏界同仁多数已趋共识,钱币收藏是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对此理念,藏友们亦认同的不多,笔者长时期辗转收藏国内外钱币,孜孜不倦追求高雅文化,锲而不舍探幽发微,身心颇获特殊快乐享受。 社会文化,大致可分通俗和高雅,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众人共识,而高雅精湛,蕴意博邃,很难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凡此行家里手,为数寥寥,正如古贤所说,歌唱“下巴里人”,国中和者数千人,歌唱“阳春白雪”,国中和者数十人。这确是道尽了通俗和高雅之区别,钱币文化,广达国内外全世界,纵攀四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它主要以多种型材为载体(我国古代钱币以方孔圆形为主),以各种文字、书法、图案为装饰,通过特定揭示与折射,集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社会形态与民族民俗诸文化因素于一身,小小一枚钱币,蕴藏着说不完的故事,韵含着历史风雨,沧桑巨变。其壶奥之幽深,文化的璀璨,堪似乐曲中“阳春白雪”,任何其它文化载体难以同它比肩,收藏钱币,不追求它的文雅文化,仅仅识得其皮毛,热衷于收管和交换获利,而沾沾自封所谓“收藏家”,不营贻笑大方,难免人们腹腓。 币海漫游,收藏珍宝,追求高雅文化,决不是一蹴而就,手到成功的,其间须历经初、中、高三个阶段,或称三层境界。清末大文豪王国维说得好:“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验丰富三种境界”,他认为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形象体现了起步阶段的追求冲动。同样初级阶段钱币收藏爱好者,一阵冲动,一,股狂热,掏尽钱币,欲罢不能,其实此时你还来不及了介藏品,也未能享受它背后高雅文化乐趣,因此尽管你狂热爱它,但它还不青睐于你,王氏倡导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时中级阶段的收藏者来说,就是在穷追不舍中专心研究,千方百计探索,开始登堂入室于钱币宝殿,这时你还自觉意识到不仅要收藏币品(硬件),也要收藏币识(软件),不仅要努力学习,多取索资料,更要广交币友,你和钱币主动紧密结合,为它迷得“衣带渐宽”而乐此不疲。 然后进入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着,他在灯火阑珊处”,即高级阶段收藏者豁然开朗,大彻大悟,以单纯的求“物”精进寄“物”于情,辩析于理,真正走上物我一体,陶冶情操的高级境界。 历经钱币收藏三境界,就能于收藏实践中自觉做到“三相”,相知、相遇、相融。相遇常系偶尔,相知重在专一,相融贵于玩味。收藏者如果缺乏文化素养,或者文化功底肤浅,他怎会训得好藏品?怎能成为人品位的收藏家?全靠在收藏三个阶段中打造高雅文化底蕴,身历三种境界养成过人眼力,独到的见解和高尚藏德。 钱币收藏绝非简单的购买和交换,而需在长期寻觅、追求高雅文化中,透过每枚钱币背后,认知和把握它历史风雨的艺术的蕴藉,文化价值和鉴赏亮点,唯到此时,它与你才是挚友是良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可贵灵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钱币收藏家”桂冠,也就名至实归,非你莫属。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9/28 13:29:00 -- 六、 沪上归来,迎来一个凉凉的秋,虽然山里的松河边的柳还是绿意葱茏,但已感受到来自北方的空气有着深深的凉。 9月24日,国际金价暴跌至1657美元/ 盎司,令金银币失去靠山似的大惊失色,尤其热炒品种慌不择路撤离高价盛宴低头觅知音,清华套币从一万二千元的高位退守九千多元阻击,11年银猫从三百多元撤回260多元尝试抵抗。 国家银根的收缩,一尘网忽地龙体欠安,场外的朋友尤其是新手顿觉成交凝固了,令众多的网虫们无所适从,更令短线客度日如年,是啊,没有参照系数,如何照本宣科? 有朋心惆怅,众友多惘然,而我心,却安然,沼泽过后,相信那头还是一片碧海青天。 其实也没什么,万物轮回,一如那落了叶的树,明年还会绿,一如那谢了的花,来春还再开,通膨还在继续,物价照样高企,藏者一如既往地执着追求,新人源源变为族人,趋势没变坏,文化需求渐增,君不见,99枚的发行量引来众多的追逐,佛教系列从来不缺少信徒,纪念币中的优秀品种正在渡海远航,二三版拈花微笑,纪念钞板块不愿低下高贵的头,8050带着大四营造美丽风景。。。。。。。 放心沽酒去吧。 沽一壶陈年佳酿,用你的纯朴豪爽铺一条小径,招呼和你一样的风雪夜归人,醉了踏着跄踉的步履,醒来再问邮市兴亡事! 收藏永在,留住一片痴情,明日,给你的又是一个暖暖的春。 只是短线热炒的品种,降降温,洗去浮华,让收藏保持一份自然的属性,让市场保持一种原始的美,未必不是幸事。所以,对过份热烈品种的曲终人散,不必伤感,无须痛惜。 散了就散了吧。 |
-- 作者:天涯布衣 -- 发布时间:2011/9/28 13:33:00 -- 以下是引用冬日MM在2011-9-25 16:15:00的发言:
可惜大叔太忙啦,匆匆几句话,就不见你人影了,要找你说几句话,唉,就一个字:难~~ ![]() 冬女侠,你拉倒吧,拍卖会后,我还等着你请我吃饭喝茶呢,结果,就不见你人影了,想找你说几句话,唉,就一个字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9-28 13:33:57编辑过]
|
-- 作者:amin -- 发布时间:2011/9/28 14:53:00 -- 占个座位 好好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