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 品 牌 专 栏 ☆学术研究 → 由北宋钱荒引发的纸币变革


  共有95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由北宋钱荒引发的纸币变革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幸星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邮卡记者
等级:版主 帖子:24221 主题:7070 积分:40121 精华:9 注册:2006/2/6 14:26:00
由北宋钱荒引发的纸币变革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1/30 16:42:00

  中国古代除了以海贝、金属、皮帛为货币外,亦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从北宋的“交子”、南宋的“会子”,到元朝的“中统元宝交钞”,至明朝的“大明宝钞”,以及清代的“顺治钞贯”等就足以说明。昌文偃武后的北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周边各国互市的贸易往来增多,以沉甸甸的现钱交易不便,由此产生了铺户以及后来的钱庄、票房,即:银行的前身。将钱存于柜坊以换取相应等值的信用票据,是为了便于携带和大宗买卖的流通。当时与宋王朝有海上贸易的达数十个国家,进出口货物在四百种以上。进口货物为香料、宝物、药材及纺织品之类,而出口货物则以丝织品、农产品、陶瓷、金属器皿等为主。
  南北两宋时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法定货币有铜、铁钱、纸币和白银这四种形态。史载,太宗初年“铜钱已竭”,随着采矿业的势微,铸币材料中铜、铁、铅、锡锐减,陡然造成了铸钱业的衰落,加之公私贮钱和钱币的大量外流。北宋中后期市面钱荒现象越来越严重,以至“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究其缘由皆因:(一)宋代商品贸易活动频繁,货币需求量骤增,造成在流通中的钱币数量的不足;(二)朝廷赋税征收货币并加以储藏,减少了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致使留存于民间的货币减少;(三)储藏货币而以备不时之需的盛行,使得大量货币退出了流通领域;(四)铜钱的大量外流,导致了宋境钱币流通量锐减,加重并造成了钱荒。
  宋廷为了防止更多的铜、铁钱外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是鼓铸铁钱,设置铁钱区。并先后在河东晋州(今山西临汾市)、泽州(今山西晋城)铸铁小平钱及当十大铁钱,甚至还在南方铸铁钱输陕以充边费,铁钱流通区域遂扩大至陕西、河东地区。至南宋,基于财政上的需要和防止铜钱流入北方,在两淮、京西及湖北荆门等地也使用铁钱。
  北宋时期年铸币量最高达570万贯,平常年份一般均维持在100至300万贯。宋代的造船技术十分发达,所造海舶载重量可达三百吨。此时,因指南针已被广泛应用于航海,并有记载海路的专著——《针经》。宋王朝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此时每年流入海外的铜钱约10至20万贯,相当于南宋年间铸币量的一半,如此巨量的铸币外流,势必会加剧北宋钱荒的形成,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高宗南渡时因“岁铸钱才八万缗,今岁始倍。盖铜铁铅锡之人,视旧才二十之一(旧一千三百二十万,今七十余万斤),所铸钱视旧亦才二十之一尔!”
  太祖建宋之初,由于“沿边纵弛,不复检察”。太宗即位后,重申钱禁之法,然而,铜钱外流问题却日趋严重。庆历二年(1041年)负责权三司的叶清臣就曾直言当时情况:“朝廷务怀来四夷,通缘边互市。而边吏习于久安,约束宽弛,致中国宝货钱币,日流于外界。”钱币外流的渠道主要是双边互市,因此,才会出现宋人张方平所言“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用”的局面。就北宋出现钱荒的景况而言,除了王安石变法后有所松弛外,其余时间都是严禁铜钱外流的,但是,这种外流现象却一直存在。尤其是日本、朝鲜、东南亚与西亚诸国,对来自中国通行货币的需求量更是有增无减。
  论及宋钱外流他国的基本状况,学界多以辽为例。元祐四年(辽大安五年,1089年)苏辙在出使与宋朝接壤的辽国时,在其所见的奏章中有曰:“臣等窃见北界别无钱币,公私交易,使本朝钱。”另外,宋哲宗绍圣元年(辽大安十年,1094年),朝廷委派供备使郑价出使契丹,见到“其给舆箱者钱,皆中国所铸。”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著名法则。由于金国发行的宝钞与铜钱这两种货币并行,而虚值的宝钞与足值的铜钱相比较,自然就属劣币之列。其穷兵黩武而屡犯中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通货膨胀而日趋严重,这无疑导致了有钱人家为保护财产而藏匿铜钱,且这一现象愈演愈烈,致使流通中的铜钱锐减,宝钞就更难以兑现。为了平抑流通领域中的这种恶性循环,金章宗于明昌五年、承安三年分别两次颁布限钱令,即:超过限额的铜钱必须易物留存,否则没收入官。金宣宗还于贞祐三年明确昭令废除铜钱,至此,埋在地下的钱币根本就用不着再挖出来使用了。元代因强制发行纸质“宝钞”,对金属铸币严格限制,存世至今的铜钱数量可谓少之又少。
 
  中国古代长期在与东方国际经济的贸易中,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宋代亦然。故,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如:辽、金、西夏皆以宋钱作为本国的硬通货,而西夏对宋廷金属铸币更是有着严重的依赖性。以两宋铜钱为核心货币体系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向心力,亦是北宋同其他民族政权加强“互市”经济联系的一种体现。至南宋时期尤为加剧,因“每客人一名入北界交易,其北界先收钱一贯三百,方听入榷场。所将货物又有税钱及宿食之用,并须现钱。大约一人往彼交易,非将现钱三贯不可。岁月计之,走失现钱何可纪极!”
  除了辽、金、西夏外,从日本、西亚诸国,甚至远到非洲的许多国家,由于贸易的发展而需要货币,但却苦于采矿、冶炼、铸钱等技术方面的困难,暂时又不能大量生产铜钱,从与中国商品易中的输出就成为这些国家货币的主要来源。宋廷在与西夏的商品互市中,主要以铜钱作支付手段来进行交易,虽然,游牧民族以物易物的传统对货币的需求量有限。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社会生产与生活器具的制造都离不开铜、铁,尤其是西夏与宋交战频繁,对武器需求量极大,制作兵器又非铜、铁不可,更需仰仗在与宋互市交易中的钱币输入并回炉重铸。所以,一直以来在宋、辽、金、西夏之间,都存在输入与销毁而并行不悖。
  “互市”是对中外贸易船舶交易的通称;唐代最早设有“市舶使”,即:我国设置专管海外贸易的官职。明初只许外国使节所乘船舶(当时名“贡舶”)驶入,准其附带商货,对本国商船则严禁出海,至清代“市舶”专指外国来华的商船;而“市舶司”则是官署衙名,乃是朝廷设置的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其主要职能就是对外贸易。由于“招徕远人,埠通贺贿”,因此,南宋高宗时期曾立法称“有亏蕃商者,皆重置其罪”,特对在互市中能招徕商舶的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在福建、广东沿海的泉州、广州等地,因是蕃商聚居的港口城市,还建有“蕃坊”以供外商居住,并对其生活习惯、风俗、法律,以及宗教信仰等均予以尊重。宋朝对包括海外贸易在内的商业热切,主要在于其税收能够快速地扩张财政。而“市舶司”作为中国古代的外贸机关,见证了中国自宋、元、明三朝海上贸易的繁荣。
  北宋中期,市舶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每年可达四十二万缗左右。为了发展工商业,政府需要积极修筑运河,以服务长途贸易。于是,开放港口以鼓励海外通商。当然,这种门户开放的政策与发展海外贸易的结果,致使宋钱不可避免地大量外流,而国内发生严重的钱荒。所谓“钱荒”,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不能满足商品交易之需,以致“钱重物轻,为弊颇甚”所产生的货币短缺,至北宋末期钱荒问题更加凸显。
  南宋初期因统治危机深重,每岁不过一千万缗,而仅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南宋政权的财政,发达的“市舶”让朝廷税收而获利颇丰。对此,南宋高宗曾深有体会地说:“市舶之利最厚,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在跨地域贸易的刺激下,各种商业行为及对外贸易频繁,加之当时朝廷宽松的开放政策,使得商品交易行为更加繁荣,新兴市民阶级的兴起和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对货币流通需求量的增大。由于在货币行用方面造成了隔离带割据的格局,致使金属货币在市场的流通中不足,为了解决各地在商品交易的互市中,因需大量流通现金而不便携带的这个短板,坊间随后发行了一种买卖双方可以异地兑换的有价证券,各地柜坊也就由此应运而生。这种创新的市场机制,在逐步完善民间商品交易中由于注重并强调诚信,有助于商人之间的完全交易,减少了日益复杂的利益纠纷,使得金融机构因能适应市场,并创造出了更大的经济利润。
  “交子”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仁宗时期的四川成都。据《宋史?食货志》所载“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北宋初年,成都就已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铺户。当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后,由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之金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券面上,再交于存款人。这种填写有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而存款人提在取现金时,每贯只须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3%的保管费)即可。但是,此时的“交子”还不是完全的信用货币,仍属于民间发行的“私交”,尚未取得官方的支持与认可。
  商人之间在大额交易中为避免因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以变现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日渐增多,在反复流通的实施过程中,这才使得“交子”逐渐形成一定格式并具备了信用货币的资质。不过,此时的“交子”还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而非现实的货币。但是,其使用范围却越来越广泛,于是,许多商人便联合成立了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铺户,并在各地设有分号。由于恪受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有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仿制,所以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然而,并非所有“交子”经营铺户都是遵纪守法和恪守信用的。一些唯利是图而贪得无厌者便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后就停止存兑营业而将客户的资金挪作他用,或因买卖失败破产,使其发行的“交子”无法兑现。另一方面,纸币中的“会子”(楮纸券)因“楮行而钱益少”,且发行量及面额越来越大。当存款者取现钱时未能及时给付,往往因此而激起事端,引发诉讼。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益州知州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朝廷应对的方案,就是支持以国家信用(存款准备金)作担保的“交子”及“会子”,至此,“交子”发行权取得了官方的正式批准。
  北宋的经济学家和精明的铺户在经营中发现:由国家发行的纸币其准备金不需足额,只要有三分之二的准备金便可维持币值的稳定,而不会危及“交子”的信誉。于是,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面正式发行。此时的“交子”已是铸币符号,并成为真正纸币的雏形。其后的“会子”则因有“交子”的信用作铺垫,已完全是信用货币了。
  铺户经营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存取方便,二是诚信可靠。存款不分巨细,客不分生熟,办理存兑业务不分昼夜,随叫随办,便利非常,自然获得人们的认可和信赖。所出具的银单,不论天南地北,凭票即可取款,尤为官商界所欢迎。同时,票号的壮大还得力于官府公款的汇兑,每次少则白银数万两,多的可达十几、二十万两。至此,由实物货币长途押运改为票号汇兑成为现实。不论公款解送,或私人大宗买卖,便不再采取实银长途押运,免除了跋涉之苦而节省了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朝廷官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的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亦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此时的宋廷不仅因重视对外商品贸易而优于境内的其它王朝,如:辽、金、西夏等,还领先于同时期的欧洲各国。
  不难设想,倘若不是后来执行海禁而以天朝自居的闭关锁国政策,在平等互惠的“互市”交易中,那么,极有可能促成中国初期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
 
  中国的宋朝被许多海外汉学家认为是“现代的拂晓时辰”。在他们眼里,最为光彩夺目的中国王朝,并非强盛的汉唐而是因昌文偃武后,看似有些文弱的南北两宋。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现代史教授乔纳森. 斯彭斯,曾在《中国新闻周刊》上撰文评价宋代的中国:“……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千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源于北宋的“交子”“会子”,及至“中统元宝交钞”“大明宝钞”及清代的“顺治钞贯”等,其兴衰历程对今天来说,无疑是值得借鉴的。法定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包括纸币和各种低值金属辅币等。政府加强监管的力度,对于金融币制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币的发行和稳定,缓解和避免了在商品交易中因携带量大体重货币的不便。由于面值完全可以用国家信用来背书,其贬值是因滥印而发行量过大所致。随意破坏了原有的金融规则而滥用了信用,必然导致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的崩溃也就势在必然。
  钱币的使用功能主要是流通,其形制是否便携,面值是否一目了然等,便成为能否融入市场流通领域的主要因素,而“钱币特征”则是依据其功能原理所显示出的特点。当钱币进入收藏领域后,其使用功能虽已经消退,但是,这些特征却不会随之消亡。这不仅仅是因为钱币长期积淀而值得回味和探讨的一段历史,亦是反映中国古代在科技、冶炼及设计水平上的一个缩影,并成为钱币形象公识所构成的一种惯例。
  货币的出现是顺应人们因物品交易之需而产生的,从原始社会最早的贝币,至封建社会的各种金属铸币,再到现今全球通行的大面值纸钞,以及佐于其它小额金属辅币作补零。因优雅与悲壮并行,在经历了一次次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嬗变后,北宋的“交子”由此领引并开创了纸币的先驱,并逐步成为独特罕见的货币文化和令人喜爱的一种收藏门类。
作者:著名钱币研究专家杜天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30 16:43:34编辑过]


媒体内容运营。毕业于宁波大学信管系,2006年入职中国集币在线,开始接触钱币收藏,担任中国集币在线官网内容运营、版主。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浙北龙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农民 帖子:4 主题:0 积分:54 精华:0 注册:2015/12/28 17: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12/28 18:1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分享到:
支持(1中立(0反对(1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