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 品 牌 专 栏 ☆币市大家谈 → 艺术品收藏.赝品大观之文章荟萃(转帖)


  共有550545人关注过本帖平板打印

主题:艺术品收藏.赝品大观之文章荟萃(转帖)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8 13:22:00

古城洛阳盗墓笔记

 2012年04月07日 09:10 新京报 

  ●到十三朝古都洛阳做文物的采访,随处都是采访对象,讲起来人人都是行家

  ●更多的人,把盗墓贼作为一个故事来源

  张寒

  新京报(微博)深度报道部记者。从业七年,深爱这个行业。从人生冷暖到细节雕刻,全部内化为自己的财富。

  4月5日发表《埋古墓敲破痕 南石山村三彩穿越唐朝》

  【代表作品】

  张海超:开胸验肺我只想活下去(2009年8月3日)

  赵作海:被翻转的人生(2010年5月17日)

  内蒙古越狱事件系列报道(2009年12月)

  洛阳城不大,它的厚重是一点点渗出来的。不像西安,因为城墙的缘故,显得高大威严。它有股敦厚的温柔。

  在洛阳城里,经常会迎面碰上一些历史的痕迹,就在街头巷尾。

  到十三朝古都做文物的选题,很像一个人陷落到沙堆里,随处都是采访对象,讲起来人人都是行家。

  中国的墓快被盗完了

  在洛阳人看来,随便圈一个地方,挖下去就是古墓。一层空了,还会有另一个朝代的墓在下一层。

  在洛阳,谈文物似乎谁都避不开盗墓的话题。

  出租车司机一路手指着四周,路边,楼下,“挖一挖全都是墓”。洛阳的北邙山,因为地势高风水好墓多到“无卧牛之地”。在洛阳人看来,城里也是如此。随便圈一个地方,挖下去就是古墓。一层空了,还会有另一个朝代的墓在下一层。

  一个曾经抓过盗墓贼的警察带着我四处转。一踩刹车,“下来”。这是市区的一个工地,他说这个工地肯定已经被盗过了。可惜轧土机重新轧过,没有了盗洞的痕迹。他说,在乡下,可以随便拉住老乡问,村里有盗墓的吗?咳,早盗空了。在他看来,洛阳的盗墓贼已经遍布全国,不久,也许全国的墓都会被盗空。

  来洛阳前,北京社科院的一位考古专家也这么对我说过。这位曾从事田野考古的专家颇为心痛,中国的墓快被盗完了。

  对盗墓的研究,在洛阳有时会和现实发生关联。

  洛阳学者赵振华研究洛阳铲,里面提到洛阳铲的发明者李鸭子,“我说他是盗墓贼”。文章在媒体发表后,李鸭子的孙女把媒体告上了法庭,她认为盗墓贼这个说法是对他爷爷的侮辱。赵振华只好出庭作证,用资料打赢了这场官司。

  与平常人单纯的猎奇不一样,古董商们对盗墓贼心思不同。行内有“支锅”的说法。有古董贩子出钱给盗墓贼,配备对讲机、鼓风机甚至电视仪等工具,这被称为入干股。墓里如果盗出东西,会以便宜的价格卖给出钱的古董贩子。这类“支锅”的古董商一般是盗墓贼出身,懂行又不愿自己再冒风险。

  更多的人,把盗墓贼作为一个故事来源。东西哪来的?从盗墓贼手上拿的。听起来,这东西更像真的。

  盗墓文物是仿制的标本

  盗墓是个产业,盗墓完了之后也仍然有故事延续。古墓土是作旧的好材料。文物需要埋在土里作旧,最好的就是古墓的土,有历史的沧桑感。

  在采访的村子里,压低声音问,有真东西吗?有人会搭腔,有,盗墓的刚盗出来,急着转手呢。

  至于是否真实,那就信不信由你了。

  盗墓小说风行一时,小说里的盗墓神秘而恐怖。

  在洛阳这里,盗墓却有点家常的味道。一个洛阳人讲起他小时候看人盗墓。村子四周都是古墓,看到有洞,就等在洞口。盗墓贼挖到东西出来,会随手给看热闹的小孩都发一件。死个盗墓贼,村子里的人也觉得平常。“被流沙碎石给打死了”,把洞口封了就完了。

  盗墓是个产业,盗墓完了之后也仍然有故事延续。古墓土是作旧的好材料。文物需要埋在土里作旧,最好的就是古墓的土,有历史的沧桑感。盗墓出来的文物往往会是仿制的最好标本。

  在全村仿制唐三彩的南石山村,说起自家东西能以假乱真,一个论据就是“我家里有真东西。”

  在洛阳,常常会有时空错乱之感。尤其是走在仿古村,听盗墓的故事。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有文化沉淀,也有文化沉淀被搅起的各种浮尘。

  很多人被文物故事所骗

  洛阳是全国文物市场的一个缩影,“全国都一样”。讲故事,骗人不新鲜。新鲜的是所有人都想捡漏儿,发大财。“搞收藏没有了一个平和的心境”。

  “你也就在洛阳能淘到真东西”。洛阳的收藏家提起文物总显得中气十足。

  他们提起电视里的各种鉴宝节目,一脸不屑。洛阳的老藏家很少会把东西拿到节目里。比起学院出身的专家,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力。

  所谓的土专家,在洛阳又分为三种。一种专家是盗墓盗出来的,因为见得多,对墓里出土的东西鉴别力强。另外一种是洛阳本地的藏家,常买常看,练就好眼力。还有一种,是本身做仿制品的手工艺人,自己亲手做东西自然很难被骗到。

  洛阳周围两个专门做仿制品的村子,一个仿制唐三彩,一个仿制青铜器。这两样在洛阳本地的收藏圈,是很难卖出去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我隔五米都能看出来真假”。蒙不了土专家们。

  土专家们的一条论据是,只有见过真东西,又见过假东西,才有辨别能力。“有的专家一辈子见得都是真东西”。对他们来说,洛阳文物市场可以算得上得天独厚。因为墓多,出土文物多,真东西见得不少。因为造假的多,对造假的新方法能最快接触到,自然不会轻易被蒙到。

  一辈子玩鹰,难免被鹰啄眼。谁都被骗过。唐三彩和青铜器骗不了他们,还有其他形形色色呢。洛阳玩家爱用民国做比,往好里比的是“那时候文物行多讲诚信”。往坏里比,“现在比民国造假的都多”。

  达成共识的是,“千万不要听人讲故事”。很多人不是被文物骗,是被故事骗。以前的故事是,我从乡下收来的。现在的故事是祖传多年,或者从海外回流的。收藏家刘林民曾经走眼一次,“我太相信那个朋友了”。相信不会说话的东西最保险。

  搞收藏50多年的刘林民明显地感受到,现在洛阳文物市场的混乱。洛阳是全国文物市场的一个缩影,“全国都一样”。讲故事,骗人不新鲜。新鲜的是所有人都想捡漏儿,发大财。“搞收藏没有了一个平和的心境”。

  一夜暴富的故事刺激了太多人。

  亲耳听到洛阳一个文物商要炒作一个文物。据他说,是价值上亿的汝窑精品。在国内卖不上价,想通过海关运出去,试了几次不成功。他在策划新的办法,说话的时候,他不自觉地敲着桌子,“上亿啊,上亿啊”。

  在乡下,亲眼看到了另外一场买卖。和一个收藏家去村里。村里做北魏陶俑仿制品的人是他朋友。到朋友屋里看到一个罐子,“这是真的?”“真的”。“多少钱?”“两万”。“一万五我要了”。买卖在几秒钟内结束。

  看起来这更像一场正常的买卖。懂行的一眼看出真假,卖的人要价适可而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7 22:39:40编辑过]

分享到:
支持(3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894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