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堉(1536~1611年)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以创造出十二平均律而享誉世界,被誉为是“东方文艺复兴式的人物”、中国的音乐圣人、世界文化名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曲《醒世词》(又名《郑王词》)采用民间俗语,深刻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痛斥和嘲讽人世的虚伪,慨叹世情炎凉,鸣发不平,劝人行善,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性方面,均具有独特之处。特别是对当时出现的拜金主义,《醒世词》给予了辛辣的批判,充分表达了他的货币观。
朱载堉身系皇族,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郑恭王朱厚烷的长子。但在他15岁时,却因其父书谏明世宗获罪,复遭宗室诬陷被除爵关禁之变故而由王子变成了庶人。此后,他浪迹民间达19年之久,饱尝了世情的炎凉,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至隆庆元年(1567年),明世宗死,穆宗即位后大赦,其父获赦,翌年复爵,但经历了人世磨难的朱载堉却不愿随父承王子之位,不愿应酬于官场。他自甘淡泊,先后7次上疏辞王位,潜心学术而走完了不平凡的一生。
明代中期以后,社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拜金主义盛行,世人竞相逐利,传统的儒家世界观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层的形成,打破了原有的社会人际关系,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变革时期。政治腐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尔虞我诈,社会矛盾异常尖锐。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思想教育,有着远大志向的朱载堉,身处于世人惟利是图的现实社会中,亲身经历了家世的变故,痛感社会的黑暗。他把矛头对准无所不能的“钱”,向社会发出了愤世嫉俗的慨叹、高呼与批判。他在《黄莺儿·骂钱》怒呼:“孔圣人怒气冲,骂钱财狗畜生,朝廷王法被你弄,纲常伦理被你坏,杀人仗你不偿命。有理事儿你反复,无理词讼赢上风,俱是你钱财当军令,吾门弟子,受你压伏,忠良贤才,没你不用。财帛神当道,任你们胡行,公道事儿你减净。思想起,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有钱可使鬼推磨,有钱可贪赃枉法,有钱就有理,有钱就可横行霸道。“把钱财刀剁斧砍,油煎笼蒸”,岂能解心头之恨。
在拜金主义泛滥的社会,“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拐子有钱,走歪步合款,哑巴有钱,打手势好看。如今人敬的是有钱。蒯文通无钱,也说不过潼关。实言,人为铜钱,游遍世间;实言,求人一文,跟后侧前。”(《山坡羊·钱是好汉》)。他认为,金钱钱财这些东西,原本是不会说话、没有感情的,但它们却可使人说话,左右人的感情。“金本不语,银本不语,金银使人人替语。今世论理,惟金有理。有理无金人无理。无理有金金有理。”(《四娘子》)。金钱改变了亲情,金钱把人分成了不同的等级。“世上结交财最贵,骨肉无钱是外人。见我有钱终日好,一旦无钱亲不亲,君子虽贫有礼义,小人暂富便欺人”。(《莫望亲》)如果你没有钱,就应该安分守己,不要四处攀亲,因为有钱人往往是六亲不认的。如果你不信,看一看身边发生的“有钱的不相干来来往往,无钱的真骨肉如同陌路,有钱的每日里肥驴嘶啃,无钱的望亲扶把好事儿耽误”之事(《亲戚难靠》)便明白了。在《山坡羊·富不可交》、《莫投亲》中,他一再劝人无钱不要结交权贵富亲。如在《莫投亲》中说:“劝人没钱休投亲,若去投亲贱了身。一般都是人情理,主人偏存两样心,年纪不论大与小,衣衫整齐便为尊。恐君不信席前看,酒来先敬有钱人。”《山坡羊·富不可交》云:“劝世人休结交有钱富汉,结交他把你下眼来看。”
朱载堉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体味到富贵荣华、金银钱财犹如过眼云烟,转眼即逝。因而,他鄙视贪敛钱财之人,“你总有钱,俺不希罕。”(《山坡羊·富不可交》)他视金钱如粪土,高呼:“休笑俺身贫,俺身贫志不贫。”(《黄莺儿·身贫》)他劝世人要“撒钱财如同粪泥。”(《警少年词》)在《黄莺儿·无钱》中吟道:“休笑俺无钱,俺无钱其实难。亲戚朋友都轻贱,赵太祖游关,柴世宗贩伞,子胥吹萧遭磨难。这机关,存心忍耐,等一个好流年”。钱财既非人生的价值,也不是什么至宝之物。他认为,“人生在世,安乐最值钱,”(《黄莺儿·最值钱》)“安乐值万千。”(《满江红》)
朱载堉收藏钱,用钱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工具,但他却骂钱,不爱钱,讽刺视钱如命、惟钱是举的拜金主义。在他看来,钱罪孽深重的东西,但钱之罪,似乎在用之者误用矣。
金融时报 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