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包头市九原区一在建电厂在施工时发现一处汉墓群,包头市文物部门历时20多天对发现的13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发掘面积约1.2万平方米,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和陶器。
据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处长张海斌介绍,这个汉墓群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卜太村南2公里,清理的13座墓葬坐落在呈品字形的三道土梁上,墓葬形制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带墓道长方形土坑木椁墓、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方形砖室单室墓、土洞墓,时代为西汉晚期,多数墓葬在西汉晚期偏早阶段。此次发现的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不带墓道,在包头市属首次发现。
文物工作者对13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有5座已为残墓,但其余墓葬中随葬品出土丰富,铜器共计31件,陶器共计14件,银器1件,骨器1件;另有漆器饰物及鎏金、玉、贝类饰物及耳杯、盆、盘、盒、奁、碗等漆木器。这些随葬品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所有的物品,可见这一地区厚葬之风盛行。其中铜盉(内有液体)的出土在内蒙古地区汉墓随葬品中尚属少见。
张海斌说,新发现的卜太汉墓群坐落在包头汉代麻池古城西南约4公里,这次发现的墓葬与古城应有生居死葬的关系。同时无墓道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及铜壶、盉的发现,填补了包头汉墓研究的空白,为包头汉墓分期断代提供了新资料。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