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州市江永县有着这样一位名叫曾凡忠的奇人,10多年行程5万多公里,收藏有古今中外各类报纸60000多份,7000多个种类。
藏报可与北京图书馆媲美
曾凡忠收藏的报纸中不乏珍稀奇特报,如香味报、雨伞报等,还有大量试创刊、纪念号报纸。另有带民族特色的藏文《西藏日报》,维吾尔文《新疆日报》,朝鲜文《吉林朝鲜文报》等;外国的报纸如美国的《侨报》,日本的《朝日新闻》(日文)、朝鲜的《平壤日报》(朝鲜文)等报纸,以及大量港、澳、台地区报纸,成为名副其实的集报大王。
据曾凡忠自己预计,到今年底收藏报纸将达到10000种,超过现在藏有9000多种报纸的北京图书馆。而他最大的目标是:收集更多的报纸,将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废品站“淘”报纸
曾凡忠集报始于1993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并一发不可收拾。参加工作后,他的工资大都用来集报了。每隔一两天,他都要去邮寄几十包报纸与全国各地的报友交换,一有空就到各个废品收购站去“淘”报纸。为了丰富种类,曾凡忠订了全国各地的许多报纸。而每当报社出特刊或者纪念刊、号外、重大节日报纸时,他更是早早地作好了买报计划。香港澳门回归期间,他都是提前半个月向10多家报社汇款直接邮购。
曾凡忠告诉记者,1993年他就收集了《长沙晚报》,当时是特意托同学从长沙买回来的,那时《长沙晚报》还不是彩报,当时自己收集的那一份,只是报头套了红。
多次举办个人集报展
1999年10月,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曾凡忠自费上千元在江永县城举办了永州市首个大型个人集报展,共展出晚清、民国等时期的各种报纸3200种,上万人观展留言。同年12月,为了迎澳门回归,他自费举办了迎澳门回归剪报展,共展出剪报资料240份,图片120幅。他还自费数千元到江永县10余个乡镇进行了巡回义展。
集报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2000年,曾凡忠觉得在永州集报有局限性,便先后到广西、海南、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行程5万多公里,花费5万多元,购买收集了各地的珍贵报纸。每到一个城市,他不是去观看当地的名胜古迹,而是直奔当地的报刊亭、邮局。他手头上收集的一份1937年的《南京人》报就是在南京一个旧书报交易市场收集到的。一次,他听说一位老人收集有文革时期的报纸,到了老人家里,老人被他执著的精神感动了,终于捧出了收藏多年的报纸。
拒绝了20万元收购报纸
曾凡忠说,他集报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报。就连他自己后来出来创业开办广告设计公司,也不忘收集报纸。在创业之初最缺乏资金的时候,一位港商愿意出资20万元收购他所有的报纸,他婉言谢绝了。
据了解,通过自学,曾凡忠已经拿到了研究生文凭,并成为一家广告设计公司的总经理。曾凡忠有个梦想,那就是——收集更多的报纸,建立一个报纸展览馆,免费开放。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唐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