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集币文化收藏论坛 → 中国绘画发展概述


  共有772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中国绘画发展概述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涯布衣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8022 主题:767 积分:14699 精华:1 注册:2003/1/6 23:35:00
中国绘画发展概述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7/13 11:14:00

这是从〈中国传世名画〉一书摘抄下来的,题目是布衣所加。 中国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从7000年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绘陶画,到明清时期形式繁多的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在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法,并经过不断的演变,提高及推陈出新,形成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特色的中国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绘画,不论是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还是表现技法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到初步发展乃至高度成熟的阶段。商周以前的远古朝代,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岩画和陶绘,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到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就已经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地应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之中。从流传下来的两幅楚墓帛画《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已形成了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绘画一度变成经学的附庸,但政治、经济的强盛,使绘画仍显示出豪迈雄浑的气魄。这时期的绘画主要分成三类:其一为表彰功臣、劝诫贤愚的宣教之类壁画,其二为装饰宫殿、衙门、学馆、神庙的壁画,其三为神怪图、墓室壁、帛画、画像砖等。可以看出当时绘画造型艺术的内容及形式都大得到提高和丰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挣脱了正统儒学的精神羁绊,个性得到张扬,绘画艺术也得以蓬勃发展,壁画、漆画从技法到形式都趋于成熟,人物画进入了一个发达时期,花鸟画已开始萌芽,山水画了从作为背景的人物画中开始慢慢独立出来,这个时期卷轴画开始兴起,东晋的顾恺之、戴逵,南朝的陆探微、张僧繇,北朝的杨子华、蒋少游等一批优秀画家脱颖而出,成为划时代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主要是与文艺佳篇相配合的故事画或以现实为题材的画作。例如现存的宋人摹本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梁元帝萧绎的《职贡图》、杨子华的《北齐较书图》等,都反映了当时绘画的不同风格以及表现技法的丰富多彩。在这一时期绘画 理论的研究也已开始发端,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和品评标准,成为历代主画的准绳,而宗炳等人也阐述了山水画的理法,这些画论著作的出现不能不说是绘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的里程碑。 隋唐绘画秉承前人遗脉并加以发扬,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山水画发展成熟,形成专门画科。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是展子虔的《游春图》,他开了青山绿水一派,又由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发展成为“金碧山水”一格,画中赋色古艳,笔墨遒劲超逸,显现出大唐气象。人物画则以宫廷生活为主,强调个性独具、丰腴硕美的风姿容貌,形成了唐代特有的风范,作品以阎立本的《步辇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肪的《簪花仕女图》最具代表性。花鸟画开始作为一个专门题材出现,尤其以鞍马为主的动物类题材在这一时期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我们所能见到的韩斡的《照夜白图》、韩晃的《五牛图》以及戴嵩的《斗牛图》等,都反映了当时的作品将写实的风格与传神的笔法相融合的特点,充分体现出画家们的不凡功力。 待续


月下一壶茶,灯下两句诗:币中能取乐,便算解禅机。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涯布衣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8022 主题:767 积分:14699 精华:1 注册:2003/1/6 23: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7/13 11:14:00

五代时期开始出现了专门的宫廷画院机构,山水、人物、花鸟在继承了唐代传统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面貌,从现存的山水、人物、花鸟画作中可以看出整个五代绘画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的韵味。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创造了全景式的构图,表现出北方大山大水的雄阔,山水之间点缀着微小人物,使画面显得更加巍峨险峻,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画派,则善于表现平淡真情的江南风景,尤能体现出云气雾霭的气象,使江南的青山绿水显得轻柔秀润,他们四人被后世并称为“南北山水四大家”。当时的人物画以宫廷君臣的日常生活为主,注重人物神情和心理的描写,以细腻的笔致、明丽的色彩赋予画面清新的格调,代表画家有周言语矩、顾闳中等。其中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以“孤幅压五代”的气派独立于世。这时期的的花鸟开始出现两大流派风格,其一,西蜀黄筌父子以极细致的线条和柔丽的赋色画宫中珍禽,创造出“黄家富贵”的样式,深受统治者青睐;其二,江南徐熙用落墨抒写田园蔬果、草虫花鸟,创造出活泼灵动的“徐熙野逸”的趣味,“徐”“黄二体从此著称于花鸟画坛,影响深远。宋代是中国绘画全面大发展的时期,宫廷绘画的兴、职业画家的活跃、文人作画 的趣雅,使画坛异常繁荣。这一时期绘画进一步分科,按题材可分为山水、人物、花鸟、宗教车、杂画等。山水画中,李成、范宽继承并发展了荆浩、关仝北方画派的山水画,李成以画平远寒林见称,善用淡墨表现丰富层次和虚旷的空间;范宽则擅画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构图。突出雄伟壮观的气势,以碎而坚实的笔墨刻画出富有质感的山石,成功地刻画出北方地区山峦浑厚、势壮雄伟的特色。南宋山水则讲究意境的创新和笔墨的简括,并提出了新的三远章法:“阔远”“迷远”“幽远”。其开山鼻祖为李唐。其后有马远、夏圭、刘松年。他们并称“南宋四大家”。李唐擅长山水、人物画。山水取法荆浩、关仝、范宽而有所变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大斧劈皴,积墨浑厚,开南宋一代山水画新风。马远在构图上大胆取舍,创造出以山一角或水一涯的局部特写,突出大量的空白的深远景观,给人留下想象空间和浓郁的诗意,因此时人称为“马一角”。夏圭的画风与马远极为相近,构图常取半边,中空旷大,近景突兀,远景清谈,自具一格,人称“夏半边”。马夏三人皆善用大斧劈皴,笔简意远,遗貌取神,这种边角的构图,为传统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肖像、人物以及风俗画技法到了南宋时已达到了顶峰。李公麟的人物画。多以笔墨勾勒,劲拔有力,这种“白描”技法大大丰富了民族绘画的形式技巧。而梁楷则以极其简洁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人物,《泼墨仙人图》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作品。花鸟画经宋徽宗赵佶的倡导十分兴盛,达到了艺术史上的巅峰状态。而雄霸宋代花鸟画坛近百年的“黄家富贵”的样式经赵昌、易元吉的变革,最终由崔白“体制清赡,作用疏通”的风格取而代之。在北宋中、后期又兴起“文人画”潮流,以苏轼、文同、米芾等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竭力推动“文人画”的发展,他们强调绘画要有诗一般的意境,即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而诗境则追求表现出“萧散简淡”。他们主张即兴创作,不拘于物象的外形刻画,要求达到“得意忘形”、“象外传神”。到了南宋又以米友仁、赵孟坚、杨无法常等为代表,将文人画进一步发扬推广,以梅、兰、竹、菊的题材为抒情对象,寄寓清高的人格理想。总体来说,宋代画家更注重笔墨技巧,在勾勒挥洒中,或见理趣、或抒志向,或寓禅意,汇成多元化的主题。 待续


月下一壶茶,灯下两句诗:币中能取乐,便算解禅机。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涯布衣
  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8022 主题:767 积分:14699 精华:1 注册:2003/1/6 23:35: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7/13 11:15:00

到了元代,反映社会生活的绘画作品少了,人物画呈现衰退的景象,而山水画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画坛以文人画为主流,在创作理论上进一点发展了苏轼、米芾、文同等文人画家的绘画传统,重视绘画创作中主观意兴的抒发,讲求诗、书、画及文学性全面的结合,元初山水画以赵孟兆、高克恭为代表,中后期出现了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为代表的一代山水画大师,人称“元四家”,他们受董源、巨然画风影响,但不强调山水的内在结构和韵律,而是借以抒发情感、表达自我情绪和人格,所以对笔墨技法的追求进入一个空前变革和创造时期,而此时的花鸟画则以水墨梅竹、墨花、墨禽风行一时,讲究自然天趣,清润秀丽,以顾安、李()、柯九思、五冕等人为其中的代表。 明清两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文人画依旧占据着画坛的统治地位,但在创作思想上有着崇古保守、因循摹仿的倾向, 同时,流派众多,风格纷杂,但也出现了门户之争和相互贬斥现象。 明初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和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在艺术上追溯马远、夏圭风格,重视造型特点,画高山用斧劈皴,画人物用铁线描,于严谨中见豪放,于精雅中见个性,明代中期以苏州为中心的“吴门画派”,重振文人绘画,崇尚北宋及元代山水,强调笔墨神韵,致力宁青典雅,蕴藉风流的艺术风格,经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明后期,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都有新的发展,派系纷繁,各有不同的风格,山水画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同时还有赵左的“苏松派”、沈士充的“云间派”都以仿古为尚,注重笔墨韵致,人物画以陈洪绶最有声望,所画人物夸张变形,饶有装饰古朴情趣,笔法道劲,设色古雅。在明代仿古、保守思潮中,以革新面貌出现的陈淳、徐渭则代表着花鸟画的最高成就,他们不拘成法,大胆创新,“不求形似求生韵”,以大写意的画法将花鸟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依旧为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水墨写意画盛行,在文人画创作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画家追求笔情墨趣,风格上提倡“士气”贬斥“匠气”,创作上讲究师法造化,以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四王为代表的“正统派”,他们以摹古为主旨,崇尚董其昌和“元四家”。讲究笔墨趣味,不追求对现实的描写,而注重表达一种宁静、与世无争的情怀。以朱耷(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四僧”为代表的“革新派”,在艺术上主张抒发个性,反对循规蹈矩,反对摹古。清代中期,出现了“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他们接过石涛、朱耷“反正统”的旗帜,以革新的面貌出现于画坛,他们借画抒发自己郁懑心胸,比拟清高的人品,表达鲜明的个性,因此作品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和炽热感情,形式上也不拘一格,狂放怪异,使文人写意画得以进一步发展,晚清“海派”画家以虚谷、任熊、任颐、吴昌硕等为代表,他们继承陈淳、徐渭的水墨写意花卉传统,并将书法、篆刻的用笔融入绘画,以苍劲酣畅的笔法、淋漓的墨色、鲜明强烈的敷彩,创造出气势磅礴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文人画的新时尚。 近现代绘画晨探索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以齐白石为代表,他们既坚持中国画的传统,又大胆创造出雅俗共赏的新型风格,为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完 说明:书上有几个字布衣的五笔打不出来,查字典亦无,知者告知。 赵孟兆 后一字应为:兆字加一页旁; 李(1):彳干 亍 为三个部首合并,但字典里无 王(2):羽:军 为两部首,前上后下。


月下一壶茶,灯下两句诗:币中能取乐,便算解禅机。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