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集币文化收藏论坛 → 架桥修路慢盖楼


  共有583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架桥修路慢盖楼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天涯布衣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8022 主题:767 积分:14699 精华:1 注册:2003/1/6 23:35:00
架桥修路慢盖楼  发帖心情 Post By:2003/12/4 20:06:00

----------我看宁波金银币巡展 与金银币风牛马不相及的一个题目! 其实布衣只是一种比喻,心随事想,文从心来,想到宁波金银币巡展,就用它来比喻了。 路、桥、楼是一个地方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一般能了解该地方的经济发展概况,凡有经济头脑的地方官员,均知道要发展地方经济,必须先做好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才能吸引贾商云集,才能开四方户,纳八方财。 春联常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虽是老生常谈,但细究其中哲理,不禁让人拍案称奇,一通一达,引导着兴隆和茂盛,四海与三江! 因此,路和桥是流通领域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任你金银满山,无路则不变为宝,任你珍珠满海,无桥则成废物,路宽则豪杰来,树荫则良禽栖,由此可见路和桥之重要。 楼呢,当然是一个地方画龙点睛之尤物,琼楼玉宇,雕梁画栋,堂碧辉煌,神工鬼斧叹千秋!或有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时尚造型,登者极目楚天舒!但楼应在路桥之后,待路宽桥通,则宾客盈门,贾商云集,令人留连忘返,如果路不通,深山中强盖大厦,僻壤里硬起高楼,也只好“门掩黄昏庭院静,世人谁来赏月明,春风秋雨独漂零,箫声琴音谁与听?”。喜玛拉雅山风景虽好,但只有探险者才敢涉足,行者寥寥,观者疏疏,千百年来,终是荒芜。 扯远了。 其实布衣路桥楼来比喻金银币。 金银币之路之桥就是宣传钱币文化、完善发行政策、拓宽交易市场,降低进入门槛,扩大参与队伍,增强参与信心。 金银币之楼就是某个品种某个板块提前大幅度拉升。 宁波巡展,我理解就是架桥修路之举,坚持每年在某地举办一次,不断扩大知名度,使之家喻户晓,志在长远,把基础打牢,为金银币的健康发展设坦途。 一次巡展,当然不会马上见效果,它不是战争动员令,一呼百应,全民皆兵,但坚持下去,就是一个种花裁树的环保效果,不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我他,会使金银币市场净化,使参与的人群有较多的理性,在质上得到飞跃。 我为宁波金银币巡展叫好! 也许有人说,金银币在某几个品种涨得很高很高了,自然会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是少数人参与,就算是大家蜂拥而至,也是一知半解,当爆炒到高高在上的价格时,就演变成一种赌注,这对金银币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而从宣传钱币文化入手,正确理解金银币的各种功能,理性看待它的发展前景,让参与的人以平常心待之,或收藏或投资各有所乐,再用良好的效果影响更多的人,这是金银币健康发展之路,比在短期内拉高某些品种有益得多。 从巡展看出金总希望金银币长远发展,看出决心扶持市场健康成长,看出相信参与队伍的扩大。 当然,金银币发展不会一帆风顺,特别现在投资气氛浓厚的经济时代,急功近利思想笼罩着整个市场,高开低走的新品陋习着实让场外欲参与者心存顾忌,现在不少品种的价格还不说明金银币的真正收藏价值,因此,要想使金银币良性发展,除了扩大它的知名度之外,还必须在宣传钱币文化方面下功夫,倡导一下良好的投资收藏环境和良好的心态,使所有的参与者都对金银币有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使大部分参与者来有所值,来有所乐。 金银币,一条康庄大道,若干年后。。。。。。。。。。 写好贴后,当晚在论坛看到宁波巡展有一些不尽人意的事,如有人顾民工排队购新发行的生肖币,引来一片唏嘘声,也是,真正热爱金银币的人买不上,那些不懂的民工却得到了它,这出于金总的意料之外,有违初衷吧? 我想,以前一直是由各经销商揽完了新品种的筹码,随着行情的上涨,新品高开,引来参与者的一片讨伐声,这种不满的声音反映了发行方法探索过程中的不完善,也说明在发行改革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改革比不改革要好,尽管在探索过程中还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说明金总已意识到以前的发行政策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今年,金总已着手进行改革,先是网上向会员申购在银行发售,此次又是现场上公开销售,这与过去相比,是一大进步,当然,力度还不大,但我能理解,中国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传统观念、专制作风还无法根本消除,发行政策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还得循序渐进地不断完善,我们期待着! 顾人排队购买,也说明还有很多人对金银币充满希望和信心,不管参与动机如何,总让人看到希望。


月下一壶茶,灯下两句诗:币中能取乐,便算解禅机。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