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转译美国《圣何塞信使报》的文章说,苏丹最大的炼油厂今夏完成了一项造价3.41亿美元的扩建工程,其炼油能力提高了一倍,增加了这个国家的石油出口和国内汽油供应。在距离该炼油厂几十英里的一处河岸,那里曾是一个垃圾场,开发商们正紧锣密鼓地筹画建造一个投资40亿美元的商业区,他们希望将喀土穆打造成东非的商业中心。
这两项工程成了苏丹的展示专案,该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如果没有中国,这一切就是不可能的。这折射出整个非洲的一股趋势,中国公司正向从炼油厂、水坝到公路、商场等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建筑项目,注入数以亿计的美元。
美国缺席与中国存在同等醒目
在过去10年,中国日益转向非洲,以满足其对自然资源的渴求。中国成了非洲大陆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是,这种每年400亿美元并且在不断增长的贸易关系已不再仅仅围绕着石油和矿物。
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因非洲长期动荡而认定那里无利可图,并于几十年前就几乎放弃在那里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工业的投资之际,中国公司进来了。
凭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中国企业从事着缺乏资金的非洲国家有必要去做但自身又无力去做的工作。中国公司业已在多个非洲国家开展或同意开展不同的项目,如安哥拉的医院和铁路线、苏丹和肯雅的公路和桥梁、埃塞俄比亚和利比理亚的水坝、加纳和辛巴威的电信网路,以及其他许多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