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拍卖导报}曾在艺拍中拍出天价记录的雍正官窑粉彩蝠桃橄榄瓶,在新年伊始,其主人张永珍女士却把珍品捐给了上海博物馆,从而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这件价值4150万港元的橄榄瓶,高约38厘米,是雍正时期的精品。瓶身呈橄榄状,线条十分优美。在优雅的瓶身上,绘有粉彩蟠桃8个以及一对飞舞的蝙蝠,寓意福寿双全。这种以蝠桃为题材的吉祥图案常见于雍正及乾隆两朝,多为帝王后妃做寿之用。在传世雍正粉彩瓷器中,多为盘子,见于橄榄瓶上的极为罕见,堪称绝世宝瓶。
本次张永珍女士捐赠给“上博”的这只宝瓶在2002年拍卖前,甚至没有人知道它的价值,多年来仅被视为普通的摆设品,长期被作为灯座使用。这只宝瓶于200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一亮相,就引得国内外众多藏家的关注,这其中就有张永珍女士。张永珍女士首任香港《象牙塔外》杂志社长,上世纪70年代创办香港大庆石油公司始涉商界,后投资电讯、交通、商贸、房地产,是香港知名商界巾帼。她也是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多年来曾为内地的慈善事业捐款。同时受其父、其兄的影响,她也是一位收藏家。张女士的父亲曾是上海著名的古董鉴赏家,哥哥张宗宪也是香港著名的收藏家。据悉,当张女士看到这一宝瓶后,就萌发了一个念头:一定要把这宝瓶买回来,不让它再漂泊异乡。
在竞买前,张女士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当时大家给她的建议价位是1800万港元左右。但到了拍场却风云突变,场上竞价很快突破事前的心理价位。为了能更好地体现中国瓷珍的价值,张女士也暗暗地把心理价位提至5000万港元,这可是中国瓷器从未有的价格。最后志在必得的张永珍终于如愿以偿,以4150万港元的价位把这件珍宝留住。
张永珍对宝瓶十分珍爱。放在家中,又害怕被盗或不小心损坏,因此她从拍卖行出来后,就直接就把宝瓶抱进了银行保险箱。而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她的心却一直和这只宝瓶在一起,想到如此精美的瑰宝却被整日锁在保险柜里,未免太委屈了;而传给子孙,又担心万一他们不能真正认识它的价值,会让宝瓶再次流落他乡。想来想去,她觉得还是捐出去最好。于是她想到了上海。因为她在上海生上海长,而且“上博”拥有一批懂文物的专家,有国际一流的收藏展示水平。
2003年10月的一天,上海博物馆的汪庆正副馆长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张永珍的哥哥——张宗宪先生,他向汪先生传递了妹妹要把宝瓶捐赠给“上博”的消息。汪庆正听到后,大吃一惊,毕竟4000多万港元不是一个小数字,把斥巨资买下的瓷珍捐赠出来不是儿戏。
其实这只花瓶付拍前,曾被拿到上海预展,汪馆长也去看了,认为这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但当时“上博”正全力筹集资金收购《淳化阁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放弃。但此时它的主人却要将其捐赠出来,怎能不让他吃惊,用汪馆长的话说“感觉就是在做梦一样”。第二天,汪馆长与张永珍通了电话,并在电话中表示,“上博”会善待这只宝瓶,不但要为它出书,还要将它永久放在陶瓷馆中展览。
汪庆正一行抵达香港洽谈捐赠事宜。当时张永珍就表达了愿意捐赠并让汪馆长把宝瓶拿走。就这样,这件稀世珍宝落户上海。
宝瓶回来了,但故事还没有结束。在不久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博物馆的陈燮君和汪庆正等几位馆长表示,他们将为这只宝瓶举行一系列活动。在2月14日举办的捐赠仪式上,他们将邀请全世界的顶级陶瓷鉴定专家来共赏这件宝瓶,并将为其举行特展。 (木 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