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思维里,体育、旅游、收藏是世界三大个性化的潮流,在收藏界,体育题材一直是个热门板块,在投资上,体育越来越向商业化道路发展,上世纪中叶以后,争办奥运会成为各国努力的目标,奥运会已脱离健身壮体、竞技较量的单一性,它已更多地渗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奥运会的举办,能为举办方带来一系列好处,可以说,争办奥运会,已成为各国综合实力的较量。
奥运会源远流长,起源于古希腊,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此后每四年举行一次,直到公元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一切异教活动,宣布废除古奥运会为止,历时1169年。
1859年------1889年,希腊人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1888年,法国的p.de顾拜旦男爵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经两年奔走,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此后6月23日就被称为奥林匹克日,会议还决定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一百多年过去了,举办奥运会与我们炎黄子孙一直无缘,我们痛心,我们无奈,因为,我们国家一直被列强强暴,我们忍辱负重地听着别人叫我们“东亚病夫”!
不断的抗争!在抗争中倔起,在抗争中强大!
终于,我们赢 了,举办每29届奥运会,是我们的!在我们的首都北京!!
中国在此之前,虽然没有举办过奥运会,但积极参与,1949年之前,中国曾派队或派代表参加了第9、10、11、14届奥运会,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在芬兰举行的第15届奥运会时,中国应邀参加比赛。此后,中国奥委会一度中断了与国际奥委会的联系。
1979年11月,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此次奥运会,中国金牌排名世界第四,从此大振国威,成为奥运会体育强国,与奥运会结下不解之缘。
在历次奥运会举行之前,各国开足马力,政治上宣传,经济上投入,从政府机关到平民百姓,无一不想在世界面前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特色,让世界人民了解自己,把自己融入国际社会,进而推动本国的经济建设。各商家也抓住一切商机,希望在奥运会期间获得理想的效益。
作为一个国家的邮政和银行,发行纪念奥运会举办的有关纪念邮票和钱币,既代表国家宣传了民族形象,宣传了民族文化,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何乐而不为?
金银币作为中国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为弘扬奥运精神,不断做出努力,从1980年开始,先后十多次以奥运为题材发行金银币。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进行一百多年了,这是第一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是我们国家强盛的结果,是一件值得我们炎黄子孙骄傲的盛事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
趁举办奥运会的东风,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向世界展示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展示我们经济建设的辉煌,展示我们各民族的风貌,正基于此,以奥运题材的金银币发行就成了一项政治任务,引起各方的重视。其力度、幅度、深度,在二十多年金银币的发展上,是空前的。
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奥运会题材金银币,肯定会极大地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因为,奥运会是妇孺皆知的国际最高级别的体育别运动,奥运会是百多年后第一次走进我们的土地。
第29届奥运会金银币的发行,必定引起各类不同群体的浓厚兴趣,国际奥委会官员、中国体育官员,中国有关部委、各机关团休、中国运动员、外国体育代表团、钱币集藏者、体育爱好者、投资者等等,有相当一部分人购买奥运金银币,并非出于升值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一份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为了一份奥运情结,这样,筹码就得到有效的分散沉淀,大大减轻了市场压力,当筹码在市场上越来越少时,必定引发出供求关系的的矛盾,其升值空间是可观的。
以此次奥运会金银币为契机,带动体育板块的共震,历次发行的奥运会、世界杯足球、亚运会,世乒赛等等品种,其实上,早期量少的体育品种已成了收藏者追逐的对象,象82足球、女足、世乒赛等,市场上鲜见其踪,近期的申奥、乒乓球、会徽等,已有人建仓投资,而更多的规模资金正在虎视耽耽地瞄准将要发行的有关奥运会的金银币。
收藏无国界,体育题材在收藏中是世界互通的,这就是历届奥运会举办之前,各国争先恐后地发行奥运纪念品的原因。
从现在起,到2008年,几年里,各种纪念品,必会产生奥运浪潮,金银币,也会产生这种浪潮。
当然,从投资收益考虑,获利空间还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比如说,会不会增发新的品种、各种边缘品种的开发、来自邮票的争夺资金、收藏者对体育题材的热情远没有生肖名画古典文学等题材的高,即使是奥运会金银币,也不可能全部齐进共退,选准品种,是非常重要的。
让我们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让我们迎接奥运会金银币收藏投资高潮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