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 海阔天空副版 ☆『 财 经 纵 横 』 → 印了这么多钱,为什么没有通货膨胀?


  共有583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印了这么多钱,为什么没有通货膨胀?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hnmxy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版主 帖子:82821 主题:15108 积分:164148 精华:12 注册:2006/2/12 10:01:00
印了这么多钱,为什么没有通货膨胀?  发帖心情 Post By:2019/7/3 13:18:00

 G20结束了,没有邀请我参加。

  我只能提供一份全球最大的5个经济体2007年底(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现在(2019年5月)的印钞总量(资产负债表规模)对比表,供大家赏鉴。

  数据来源:各国央行及统计局。

  有史以来的人类印钞,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及得过过去10年的疯狂。

  从美国建国到2008年8月,200多年时间,美元总共印钞才8300亿美元;

  然而,从那时起到2014年9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到4.5万亿美元。

  算下来,6年时间,美国狂印3.67万亿美元的货币,即便经过了2017年底以来的缩表,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仍然高达3.8万亿美元。

  美国央行2008年以来的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美元)

  这种史无前例的印钞方式,被称为“直升机撒钱”,也叫QE(量化宽松),而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也荣获“直升机本”的绰号。

  然而,回过头来看,看起来荒唐的“直升机撒钱”理论在实践中居然是对的,疯狂印钞确实将美国拉出世纪大萧条的通缩深渊,而且没有造成通胀——

  居然没有引发通胀!
  居然没有引发通胀!
  居然没有引发通胀!

  1990年代迄今,常年陷入通缩却一直小心翼翼日本,看到美国2013年以来并没有出现通胀之后,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安倍政府上台后,任命黑田东彦为央行行长,2013年启动了大规模QQE(量化质化宽松)政策,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于是也开始极速飙升。

  2013年1月,日本央行的资产规模还不到160万亿日元;

  6年多之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就变成了今天的567万亿日元;

  算下来,暴增407万亿日元,折算为美元,超过美联储6年QE的规模。

  日本央行2008年以来的资产负债表(单位:十亿日元)

  可问题在于,今日日本的经济规模仅有美国的1/4啊!

  这样算下来,日本最近几年每年的印钞量,高达GDP的13%!

  更荒唐是,因为日本央行持续扩张资产负债表,市场上的国债都快被央行买买买给买光了,日本央行甚至不得不将其资产购买计划瞄准了股市,决定通过购买股票直接将钱送到消费者手中。

  用日本央行原委员须田美矢子(Miyako Suda)的话来说:

  “我们将牛牵到水边,告诉它们水的味道不错,但它们并不喝。所以我们应该亲自喝水,向牛展示水的味道很好。”

  到现在为止,日本央行“亲自”喝了多少水呢?

  如果考虑ETF信托基金和股票信托基金,日本央行总共买入了22.5万亿日元的股票,创下现代央行最狂野的资产购买记录。

  如此疯狂的印钞扩张,日本的通胀水平却始终在0附近徘徊——

  没有引发通胀!
  没有引发通胀!
  没有引发通胀!

  看着美联储和日本央行买买买,却丝毫没有引发通货膨胀,欧央行忍不住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10年希腊等欧元区重债国的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欧元曾经进行过一轮印钞,但债务危机稍有缓解,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很快就又降下来了,结果就是又一轮债务危机……

  要知道,欧元区长期以来和日本一样,深陷通缩旋涡,但在德国央行长期以来严谨纪律束缚下,欧央行一直坚持审慎的货币政策,不肯轻易放开资产购买,但随着欧元区各国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欧央行终于决定开闸大放水。

  2015年1月22日,欧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宣布,将开展每月600亿欧元的QE操作,欧元印钞也拉开大幕。

  2015年2月份,欧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仅为2.2万亿欧元;

  4年多之后的今天,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为4.69万亿欧元;

  算下来,欧央行4年多时间里狂印2.5万亿欧元的货币,按照单位时间算,这又超过了美联储和日本央行。

  欧洲央行2008年以来的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欧元)

  当然,欧元如此大规模的印钞,其结果和美联储、日本央行一样——

  没有通胀!
  没有通胀!
  没有通胀!

  真是奇了怪了!按道理来说,世界主要经济体如此大规模印钞,一定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但为什么没有呢?

  曾4次出任英国首相的格莱斯顿曾说过一句话:

  “受恋爱愚弄的人,甚至还没有因钻研货币本质而受愚弄的人多!”

  我们通常认为,在银行里的钱和在钱包里的钱是一个东西,但其实并不是。

  有人将银行里的存款称之为内生货币,其他有形的纸钞和硬币是外观货币,内生货币是银行和金融体系可以提供的信贷,而外观货币则是政府货币主权的表现形式——这个,其实历史上有更好的概念区分,银行里的钱叫做“记账货币”,现实中的钱称之为“现金货币”。

  “现金货币”的存在具有唯一性,编码的100元纸币,在我这里就不可能在你那里,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使用;但当代央行所印刷的货币,基本都属于“记账货币”,这些钱只是在金融体系之间流转的数字,存进来贷出去,不断用于购买资产、偿还债务,存进来贷出去,这个过程持续下去,本来央行印了100元的钱,但体现在银行账户上,可能其总量达到500元乃至1000元——这就是货币乘数扩张。

  在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中,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指出:

  “记账货币(money of account)是和债务及价目单一起诞生的,债务是延期支付的契约,价目单则是购销时约定的货价。这种债务和价目单不论是用口传还是在烧制的砖块或记载的文件上做成账面目录,都只是以记账货币表示。

  说白了,记账货币,只是金融体系中的一个数字,其核心在于债务,只要社会不出现信用恐慌和物资紧缺,这些钱只会在金融体系中流转,要么用来购买资产,要么用来偿还债务。

  与此相对,持有现金货币,人们基本是为了应对日常消费,只要基本生活物资不发生短缺,很少有人会去抢购或者囤积商品(除非它会暴涨)。换句话说,只要基本生活物资不短缺,人们对未来整体预期没有大变化,哪怕央行印了很多很多的“钱”,人们也不会把它变成现金。

  又想大量印钞,又不想让民众感觉到物价上涨——

  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如何避免社会上的记账货币转换为现金货币,而这,就涉及到了央行和政府对大众心理预期的有效操纵。

  因为美元一直是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全球货币发行基本都跟随美元,所以,我们以美元的含金量和物价变动为例,来说明央妈和政府如何操纵大众预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因为美元发行受到黄金约束,所以数量增长十分有限,整个美元体系的物价也基本稳定——特别是1960年代以前。

  下面的图表,是1945-1955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构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1955年之前的美元基础货币构成中,黄金始终占到40%左右的分量(图中最下面的黄色部分是黄金),这意味着每1美元纸币,都有40%的黄金做支撑。

  然而,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美元的含金量开始逐渐下降,从40%左右下降到了30%左右。

  1968年,美元开始耍流氓,其发行逐渐与黄金脱钩,美元含金量降低到了15%以下的水平。

  1971年,美国关闭35美元/盎司的黄金兑换窗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脱离黄金的美元,彻底放飞自我,含金量降低到了5%左右的水平,聊胜于无——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今天,现在美元的含金量已不足1%。

  当美元放飞自我,前面几年人们还没有清醒过来,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不对劲儿,大家涌向黄金和大宗商品,包括生活必须品在内的物价普遍开始暴涨,按照政府自己公布的CPI指数,每年通货膨胀率动辄超过10%——黄金暴涨、原油暴涨,物价飙升,所有西方国家经济都陷入了滞胀,民怨沸腾……

  1980年初,大众恐慌和物价上涨达到了顶点,黄金涨至850美元/盎司,而原油突破34美元/桶,因为到处的游行示威和抗议,政府都要混不下去了。

  1968-1980年伦敦黄金价格表现(美元/盎司)

  谁会率先出来救急?

  你懂的,当然是统计部门!

  1970年代中期,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就提出,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只不过是影响生活标准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天气、坏境、安全、公共品、政治状况等,都有可能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比方说,寒冷的冬季会增加对燃油、煤气、电力等的需求……

  咦,这种说法听起来好有道理哦!

  由于当时CPI上涨主要受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所以嘛,应该从CPI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核心CPI(Core CPI)概念的由来。

  1978年起,美国劳工统计局开始公布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CPI,将其作为美国宏观经济分析中评价通货膨胀的核心指标。

  鉴于1980年代初期通胀实在严重,1982年开始美国劳工部开始持续对CPI进行“技术修正”,引导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怎么修正的呢?

  比方说你原来使用最老式的诺基亚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没别的功能,现在苹果公司新出了一款带mp3、带照相功能的手机,价格也比原来那个贵——但美国劳工部在统计的时候,就要把mp3、照相机这两个功能的价格给你“剔除”掉,这样算下来,就手机价格这一块儿,CPI不仅没有增加,还降低了呢!

  这这这,正确得人民群众简直无言以对嘛!

  不管怎么修正,目标总是为了让通胀指数看起来更小一些,有人按照以前的统计方法和政府不断修正的统计方法,对1980年以来的CPI-U进行了对比(见下图)。

  说明:CPI-U指城市消费者物价变动,是美国评估民众感受通胀最核心的指标,上图蓝线为影子政府统计网站(SGS)估算的真实通胀指数,红线为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官方通胀指数。

  因为科技的发展,制度又给民众以足够自由,1960年代以来,西方从未出现过真正的物资供应短缺,只要改变民众的通胀预期,大家就会尽量减少持有现金货币,而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发布,就是一个最强有力的引导。

  统计数字的粉饰,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账户货币不愿意呆在账户上,而是溢出到社会上来购买物资,统计数字再怎么打扮,民众也不是傻子。

  那怎么办呢?

  答案是——给账户货币提供一个“好玩又赚钱”的赌场。

  翻译成我们熟悉的官方语言,就是大力发展金融市场。

  从1971年开始,美国的金融创新开始爆炸。

  “创新”的核心,是资产证券化,只要能产生现金流的东西,都尽量给变成标准化投资品种,然后,大家拿着账户美元,就可以在金融市场这个池子里嗨皮地投(du)资(bo)了,只要账户美元都在这个池子里流转,没有更多的美元溢出变成现金货币,美国乃至全世界以美元计价基本商品和服务,就不会涨得很离谱,老百姓也会觉得很满意……

  记账货币,就这样源头从央行出来,通过借贷,流通到以银行为主的各个金融机构,然后通过他们的转手和存贷,形成整个社会的债务和资产链条。

  还记得我刚才的话么?

  记账货币源于债务,用于购买资产和偿还债务。

  所以,与其说央行们为社会提供了海量信贷,还不如说他们印刷了海量账户货币,这些信贷形成债务,辗转流入到个人和机构账户,被人们用来购买资产,然后,资产价格上涨,然后,以这些上涨的资产为抵押,更多借贷,然后更多上涨……

  1970年,全球纸币总量(央行总资产),不到1000亿美元;
  198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3500亿美元;
  199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7000亿美元;
  2000年,这一数字大约是1.5万亿美元;
  2008年,这一数字变成了4万亿美元;
  今天,这一数字变成30万亿美元。

  1970年,全球债券+股票的总市值,大约在3000亿美元以内;
  1980年,全球债券+股票的总市值,大约在1万亿美元以内;
  1990年,这一数字,已经扩张到23万亿美元;
  2000年,这个数字是64万亿美元;
  2010年,这个数字是139万亿美元;
  今天,这个数字是190万亿美元。

  于是,全社会债务和资产价格一起飞涨,而最绝妙的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感觉到的物价却只是微波荡漾。

  政府和央行们点纸成金,凭空制造出货币膨胀或紧缩的概念,把全球资产价格搅拌得风起云涌,将上涨和下跌推升至极端。芸芸众生则在赌场里徜徉,热衷于资产买卖,拼着命也要把账户里的数字买来卖去,期望数字变得越来越大,一直大到所谓的“财务自由”,然后不用参与任何实际劳作,靠着别人的供养和服务而自由生活。

  大家都知道,在过去的10年里,辛勤工作、诚实劳动很难获得回报,而将杠杆加到极致,空手套白狼的虚假欺骗行为却在资本市场(股票、房地产和债券)获得了难以想象的巨额财富,这刺痛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尊严……

  刺痛了你又怎么样呢?

  如果不参与大类资产的买卖游戏,普通人辛勤劳动所得,注定会被央行的点纸成金大法逐渐蚕食到仅留残渣;

  如果参与资产买卖,除非你与央行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否则你将很难洞察央行和政府的动机,一入场,你就是这个负和游戏(因为金融体系会从中抽水)中注定被割的韭菜,并以被掠夺作为最终结局。

  ——总之,点纸成金的时代,参与不参与,每个人都无路可逃。

  印钞这么多,却没有通货膨胀——

  现在,你懂了吗?

  “虽然从总体来看,能够削弱王国、公国和共和国的灾难难以计数,但最重要的四种灾难是战争、道德败坏、贫瘠的土地和货币贬值。前面三种灾难如此显而易见,没有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是第四种有关货币的灾难,只有那些最睿智的少数人才会考虑到。因为它不是一次性地,而是逐渐地、以某种隐蔽的方式摧毁一个国家。”

  ——哥白尼,《论货币贬值》


偶滴集币博客:http://blog.jibi.net/u/hnmxy/index.html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