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 名 家 专 栏 ☆『 景 龙 之 音 』 → 对现代金银币若干问题的认识


  共有1215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对现代金银币若干问题的认识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南京浩洋
  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金银币爱好者
等级:版主 帖子:254 主题:48 积分:1406 精华:1 注册:2006/4/17 12:20:00
对现代金银币若干问题的认识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9 13:28:00

对现代金银币若干问题的认识

近来币坛风云再起:业内对金银币发行量究竟是多少展开了争议。发行量问题的确是个顽疾。我对这个顽疾的认识和领教是从我对金银币产生爱好兴趣开始的,因此在我获得愉悦的同时,还伴随着痛苦。我想和我一样存在这种心情和感受的朋友一定不少吧。

由于目前人们在对金银币的收藏和投资等活动中或多或少包含着经济等方面利益,有的甚至是巨大的,如果我谈话中讲明了具体的金银币,确被疑刻意渲染和暗中操作之嫌。好在我是一个“守币奴”,只进而舍不得出,也没有水平和能力开店搞经营,就是玩玩,自己认为还是有底气谈谈一些金银币敏感问题的。还是一句老话:对事不对人。

一切非权威数据仅作参考之用

1996年冬天的我心境与现在不同,那时特别想出金银币方面的书。为了出书,我到处托人找资料,像是通过我们公司驻港的陆兴文先生,托他找与中国现代金银币有关的资料,“害”得他直叫苦。1997年夏天还与东南大学出版社洽谈出书一事。后来我放弃了,不是没东西可写,也不是没资金,而是我领悟到涉及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民间没有权威性。谁有权威呢?央行!其目前的代言人就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其实如把话说穿了,就连一些海外经销商的资讯、各造币厂在年鉴、厂志等企业文化出版物中披露金银币数据都不权威,应是经销商运作和企业生产情况的记录,问题是这些数据并非是某一款钱币最终铸造数额,是我们新人弄不清承销商、造币企业与真正掌握发行量的管理机关之间关系,还有就是一些币商在“借船过河”,甚者居然又搞出其他新的“量”来,试问,你知道我收藏多少币吗?金银币的收藏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在民间的真实沉淀和流动不容易掌握。就好比有的朋友喜好炫耀自己有几个情人、小老婆云云,有的愿意公开自己的藏品种类、数量,有的则不愿意公开。由于补铸会直接损害到金银币投资人、收藏者的利益,并挫伤参与积极性。谁挨上了那1%的几率,对他而言就是100%的灾难。人们关注此事是对的。实铸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补铸也同样。对老百姓而言,在数量上发行机构做“加法”是可怕的,做“减法”是利好。

央行至今并没有公开承诺不再补铸,至少我没有在正式场合见到,至于私下里、酒桌上的都不可以轻信。早期由境外机构包销的未铸足的金银币,并不表明央行不再补铸,央行确实掌握补铸造在法律上的依据。当然随着国内金银币集藏投资的兴起,央行就是再补发,不见得再给原来的境外机构包销了。我与金伟国先生的观点基本相同。金先生曾谈到“我遇见很多人问我,新手老手都有,问:A币你们怎么说它的量是904枚,权威图录明明写的1500枚?我说:这是实铸量。人家再问:实铸量是谁公布的?我说:某某专家。人家疑惑:某某专家比央行更权威。我想不出如何去回答”。因此,发行量应依赖央行进行彻查、整理、公布。这绝对不是凭我们的激情高、文采好、资金大、网络多、人员广所能及的,我们是替代不了央行的,至少我还不敢轻易谈及,今后打算也不想谈了。如果我们自己硬要搞出一个什么“准确的量”来,大有自欺欺人之感,会被后人耻笑为“中国第二人民银行”、“中国第二金币总公司”的,更可怕的是还会误导刚刚加入金银币集藏队伍的新人。

现代金银币暂不宜评定币王

只要大致了解中国现代金银币概况的朋友,都不难发现一个简单又奇特的现象:套多量少。这是因为铸造钱币的材料是贵金属,最初的目的是开采中华文明资源造币以在国际上获取改革开放建设资金。这一特点确实不同于其他钱币和邮票。由于其他钱币和邮票都早有公认的“王”、“帝”、“后”、“花”等,金银币中一些朋友也不时评定中国现代金银币世界中的类似头衔。对此,我早有所闻。根据金银币的固有特征,且发行部门并无大的调整动作,评定之事丝毫没有意义。因为口径和标准实在难以统一,说服力不强,同样存在无谓的争议。是以发行量小,还是以其含贵金属量大,或纯度高?是以规格衡量,还是以材料价值的贵贱?是以实际铸造水平审定,还是以获得奖项来比试?因为我也发现个别所谓获奖的币,其工艺水准并不比其他没有获奖的币高,我甚至都产生获奖币的评定是否公正!就好像一位医生,是通过各种关系或处于特殊的状况下,“评”上“主任医师”的,虽然专业职称很高,但其医技平平。因此,我认为现代金银币至少目前还不具备评定币王的条件和环境。从个人喜好角度,可选择自己认可的题材币;从经济状况出发,可确定自己称心的收藏品种范围。

片面的“现代币的稀有是人造”论

前几天,我无意浏览了非现代金银币网络,竟然发现一些专玩古钱币、近代机制币的朋友,压根看不上现代金银币,无论是从钱币专业性、学术研究、艺术价值、市场表现等等一概持否定态度,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国现代金银币的稀有,是今人刻意制造的,因此也就没了真正的稀有特性,根本不值得珍爱。

我想,讲这话的朋友并非是出于个人对钱币种类喜爱的不同,而是带有一种怀旧情结,在认识上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显得片面、孤立。

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上,所谓人造的概念,大概每个人都知道一二。在赞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在享受人类文明进步的甜果吧,这点不承认也是事实。自然的或人类无意间造成的稀有是美、是具有价值,但是不是凡由人类事先有计划、有准备、有规划、有策略的美好活动之结果就不存在价值呢?如依“现代币的稀有是人造”论推断,那钱币爱好者就应该什么也不玩了,一律去找自然金块、海贝啦。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大规格币

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大约是1974年,成年人结婚,发几颗糖、炒几盘菜就很开心把大事办好了。1980年,拥有一只几克的金戒指办婚事就能在同龄人中狠狠地炫耀一番。如今5盎司以上的大规格金银币为什么会频繁出现?这个现象正常吗?我想,这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和社会进步的观点来理解。

我最近经常上龙城金币网。这个网站办得非常有特色:她是一个古(近)代币与现代币交融的网站,币友可以各获所需,但也有观点上的冲突:一些朋友不容易接受大规格币这个概念。持有这种看法的,在其他网站上也很多。从大规格币的一开始出现到如此之多,我们不能随意说此成是金银币发行机构犯官僚主义或有图利倾向。其实这是市场的需求和老百姓经济条件改善物质生活提高的反映。因为在我们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就有对大富大贵、金玉满堂等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我曾在南京博物馆看到中国政坛罕见“不倒翁家族”沐英的后代,在身体上铺满了大金币(自己打铸的金章),有几十枚,最大的像今天的20盎司币一般大,放在胸口上。那时社会落后,穷人有想头没能力。现在人们物质生活越来越高,心底和血液里对金银财宝的渴望被唤起,同样在金银币爱好者中,这个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且有扩大化的发展态势。富裕起来的人,总会不断更换汽车、住宅一样。从积极的人生意义上讲,收藏和投资大规格金银币之举是符合人类心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孙景龙2007年12月9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钱币收藏爱好体会:新浪博客“江苏孙浩洋”。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dhd
  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钱世金身
等级:士兵 帖子:44 主题:10 积分:144 精华:0 注册:2008/2/9 16: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2/24 19:56:00

支持孙先生!


甚爱必大废
多藏必厚亡
短训:13570540545!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