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是一个极有趣的话题,艾略特有波浪理论,而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有六十甲子之类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在国美80华诞撰文时有一段维美的话,也深含周期理论:
中国人重农时节令,重与天、与四季的相和,重人的安居和心灵的安顿;于是中国人将年时划作24个节气,让四季成为与生命成长相关连的结点,成为天地万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生成契机;于是中国人将四季化为理解生命的返本复始的思想,化作“故者化为新、新者通于故”的通变今古新旧的生命姿态。
中国人深谙四季变化循环的要义,强调万物相安相伴的道理,所以,中国的文化倾向于内心,复又用心去体察四季,理解其中的彼此相照的道理,从而把人生视为天地间如同四季的生命旅程,建构起一种畅游天地的伟大的心灵。
回到金币本身,我们探讨金币产业的生命周期-----------
金币本质是藏品,于是他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并不完全适合《市场营销学》中的: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过程。普通商品在成熟期,价格是稳定了,追求的是销售量取胜,金币在成熟期,由于广泛爱好者的追逐,反而是成交量减少、价格上升。普通商品在衰退期后是逐步淘汰,而金币在衰退期一般是停滞,等待下一轮宏观经济的配合,走出新的更高层面上的周期。
金币投资也不同于股票等电子交易的品种,曾和一位初涉金币市场的朋友探讨,我说在金币市场,所谓的短线是2个月、中线是2-3年、长线就是10年以上了。因为它是现货交易、它的本质是藏品。
那么我们探讨金币产业第一个生命轮回的周期有多长:
先来看邮票,从1980年猴票发行,邮票从纯收藏的玩物,进入到崭新的投资阶段,至1997年,邮票市场走的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周期,17年的成长,期间有官方的打击、也有市场的潮起潮落(例如85年、91年),但不影响邮票市场长线的向上,在这个周期里,99%的买入、长期持有都是正确的,获利率的高低仅仅在于品种的选择和波浪的把握。完成17年的成长,邮票市场走入成熟期,仍然产生了猴票继续高增长(目前市场收购价已经4300元),以及03小版和奥运小版等投资机会。
金币走入投资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的彩色金币崛起,在此之前是依附于邮票、磁卡和流通纪念币的小品种,用7年的努力,目前的金币交易量和活跃程度无疑是邮币卡市场的老大,新入场的群体大多参与的就是金币投资。这就为我们讨论金币产业生命周期提供了基础,因为它有独立的“人格”了,或者说“不需要监护人”了。
以纯数学或者经验论,金币的成长期至少15—20年,他的贵金属属性和央行的权威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不会短于邮票。也就是说,从2001年开始计算,在2016年—2021年金币才会完成它第一个生命轮回的周期。
从金币发展史来看,本人以当时金币总公司领导的突出贡献,划分为:
产品时期、投资品时期、商品时期
以此来探讨金币产业的生命周期也颇有意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没有褒贬之意,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原因,他们做的是建筑金币之塔的一层一层的工作,完成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使命(侧重点不同而已)。而下文只是为了表述方便而引用的“符号”,因为我并没有资格对他们的贡献说三道四的。
1、“贡、尹、皮”等先生的产品时期:
当时的国民收入决定了金币只能是出口创汇,于是金币是“产品”,一种单向的模式:订单、生产、销售。以至于我们目前看《金币图录》----当时是少数量、多品种,题材开发蔚为大观,有些甚至莫名其妙,比如麒麟---那个是美国的麒麟(独角兽),和目前的澳大利亚生肖金币的策划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产品”并不是贬义,它只是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已,相反这个时期三套币:
出土文物、古代科技发明、传统文化是金币收藏圈公认的精品。
2、易先生的投资品时期:
今天我们能够客观地看待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了,和市场幸存的“老人”聊天,说那个时候真是“脑子发热”,明知海外有大单的原始筹码,竟然敢不断的拉升,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于是也受到了市场的惩罚。
但我们应该客观的看到这个时期所做出的贡献:正因为暴利的诱惑,才使金币投资为社会所瞩目,吸引了社会的关注,让金币从养在深闺的“贵族收藏”变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藏品。这好像革命的初期---要吃饭吗?跟红军走。要土地吗?解放区开始土改了。这是金币产业重心进入国内的萌芽时期,试想缺乏收藏者基础的当时,讲“文化”吗?讲“高雅”吗?没有听众的。于是只有“暴利”、只有“赚钱”才能激发原始的动力,推动金币产业在国内的强行启动。
3、“李、单”先生的商品时期:
阳光工程和特许经销商模式是这个时期最出彩的工作,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金币产业布局于大江南北,用一种“商品”的思维方式建立了金币产业的重要框架,金币的交易场所不再局限于上海卢工和北京马甸,并且经过近3年的的运行,各特许经销商“兵强马壮”,这些培育起来的“各路野战军”完全有能力推动金币产业的更好发展。
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金币成为“文化艺术品”的时期其实还没有“突出”地推动过,什么叫“金币文化”?官方在3年前有一个定义:产品文化、行业文化、集藏文化等等,我看了这个四平八稳的定义有点迷糊的,有一次钱币博览会见到孟先生,他详细的又和我说了这些,我还是晕。
在我看来文化是具有“感染力、侵略性”的东西,比如“韩流”,这种文化的侵入,让时尚人士觉得不“哈韩”就落伍了。那么我们金币文化的成功标志就是:你不买金币就落伍了,金币多好的东西!能保值还能欣赏,金银材质,央行限量发行,制作精美,传世也不错,不收藏这个怎么还算白领、金领呢?蔡司镜头算什么?万宝龙笔算什么?百达翡丽的表也不算什么?至于LV的包更别说了,没有中国金币就落伍了。呵呵,活跃一下气氛,开个小玩笑。
但现在我看不到金币文化的“侵略性”传播,更多的宣传是搞个隆重的发行仪式,出一个新闻,或者在一些媒体有一些金币的宣传页。这是给圈内人看的,对金币不感兴趣的人最多有一个印象---哦,有一套金币发行了。
而民间的宣传模式也处于幼稚阶段,口口相传是主流模式,以至于“以讹传讹”。
那么这其实是处女地,就像荒岛卖皮鞋的故事,一个营销员看到的是那里的人全光脚的,所以鞋没有销路的;另一个营销员认为全部光脚,所以让他们穿上鞋的话,那鞋的销路肯定好。
所以金币“文化艺术品时期”还没有到来,金币产业的第一轮生命周期远远没有结束。
金币文化不是靠喊口号的,它首先是从业者自我的认同,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
在“商品”时期的今天,币商或者特许经销商实际上从事的是一个买卖,衡量业绩的标准只有一条:利润。
那么我们看成熟的艺术品市场,比如画廊。衡量一家画廊的标准不仅仅是赚钱,还有存画、品牌、以及签约艺术家。荣宝斋、朵云轩之所以受人景仰,那是因为他们有大量的名画库存,他们有自己的艺术眼光和学术看法。
那么我们的币商和特许呢?可能要走的路还很长,当前的情况还是拿货就卖,甚至卖的不剩一枚才好,永远现金为王,从心理分析其实是“最大空头”,他们并没有珍惜“过手”的金币,有大量精品金币的库存,才是未来商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从金币爱好者的言谈中我还听到很多“误解”,持有100枚、200枚或者更多的某个金币就是庄家,庄家是万恶的;那么有100张齐白石、200张张大千、或者更多的陆俨少的画,你会羡慕吗?而拥有大量精品的画廊恰恰是衡量一家画廊实力的重要标准。
所以我认为这些舆论也是没有把金币定位成“艺术品”,艺术品的持有是一种满足感,在自身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只能收藏一套或者一枚币,只能买入不许卖出。即使近代著名的钱币收藏家马定祥不也从事钱币的“生意”吗?嘉德拍卖的马定祥专场还成为著名的品牌。
本小节结束前,我们可以展望一下金币产业“文化艺术品”时期的一些格局:出现像荣宝斋一样的大型金币经销商,拥有大量的精品金币库存,通过展览、宣传、出版,提高这些金币的知名度和社会认知感,这些金币成为广泛追逐的对象,越涨越不肯卖。而金币收藏者的心态也像集邮者---没猴票你还玩什么。
于是回归本节的主题:
金币产业的第一轮生命周期远未结束,奥运币是这轮周期中绚丽的鲜花,它为扩大金币集藏群体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