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 名 家 专 栏 ☆『 葛 老 点 睛 』 → 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总数 38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3298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插一句
  1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士兵 帖子:2 主题:0 积分:52 精华:0 注册:2007/12/24 9:1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9:27:00

是不是假币该听葛老点睛呢?还是听路过蜻蜓的??

我们还是来听听假拍吧,这次拍卖会最重量级的拍品,台湾光复1号币190万元成交的。

请问:送拍的贵宾和拍去的贵宾是不是同一个人?

请问:有多少拍品送去的和拍去的是同一个人?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插一句
  1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士兵 帖子:2 主题:0 积分:52 精华:0 注册:2007/12/24 9:16: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10:23:00

黑体字---路过蜻蜓的原话

红体字---插一句

从严格的角度,该币的工艺如果认真命名的话,应该叫“腐蚀着色银币”。由于进行了腐蚀处理,因而币面上没有原光。称其为男子滑降喷砂银币,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该币在市场上极其罕见,前几年在上海卢工市场的松涛阁出现过1枚,开价3000元人民币。当时本人觉得该币可能属于私人处理的趣味币范畴,因为并没有如普通喷砂币一样的原光。但从工艺的水准来看,如果私人能处理出如此的腐蚀效果,直觉是非常困难。由于吃不准,最后没有购买该币。

前几年市场不规范,出现过很多品种的改装币,比如2001年熊猫银币改装成彩色币,比如在某一枚银币上刻上一个火炬,都是来源于国外造币机构。《人民币管理条例》严格实施后,这种行为属于“损毁人民币”,所以这类币在市场属于过街老鼠。
作为自诩做学术的人,即使这枚币是真的,把“腐蚀着色银币”叫做喷砂银币,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这不是把全国人民当傻瓜吗?!
拍得本枚币的藏家,可以以这个理由退回,不必等这枚币是不是真。


后来与收藏有该币的香港陈景林先生、台湾李高明先生、德国李国英先生等聊起该币。大家由于对该币的出处未能完全了解,因此不好妄下断语。但大家的看法一致:即该币如果是私人用强酸腐蚀镜面版银币处理而成,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腐蚀非常均匀,工艺精湛,实在难得。该币由于罕见,一直非常珍贵:如李高明先生在90年代初购买该币时就花费相当于1万多人民币的价格。

学术性的文章还是直接一点,拐弯抹角、云里雾里的,直接说上面三位先生认为是真是假就行了!我直接的说:三位先生不确定!只不过碍于收藏界的面子,不说破而已。一些有名望的大藏家都这样的,不会当面说破的,最多谦虚地说一句:我不懂

从掌握消息的情况看,该币的源头应该出自德国。去年和今年本人有过2趟德国之旅,考证该币的出处自然也成了德国之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幸运的是,德国乌尔姆市币友刘先生认识德意志银行负责金币业务的经理,遂托他向德意志银行和MDM公司来打听该币的真伪情况。打听的结果使我大吃一惊:该币绝非人为改造趣味币,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据德意志银行该经理介绍,当年由德意志银行、MDM公司和沈阳造币厂一道合作,在德国用腐蚀工艺试铸该币。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属于顶级珍稀币。

胆子够大的,就这么听人说说,就改写了中国金币发行史,把一枚子虚乌有的币提高到顶级珍惜币。
善良的钱币爱好者,你们一定要清楚:最权威的是央行货币金银局、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去看看他们出版的书籍吧。

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
我还想问一下:数据的来源!学术是严谨的,为什么不是绝对不超过101枚、102枚,而是100枚?
至于后面说的“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这算什么话?什么叫“估计可能”?我们玩家家??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心下释然。在今年年初的奥地利钱币拍卖会和中国诚轩拍卖公司的秋拍上,均出现该币身影,而且价值在逐渐回归。其中,诚轩的拍品由德国藏家提供,最后以1.95万元(另需加12%佣金)成交。

为了确保能得到更多信息,我将尽快和德国方面联络,并将求证于沈阳造币厂有关该币的详细历史记录。当然,我们非常欢迎了解该币背景的币友们能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

葛老点睛已经给了你最翔实的资料了,作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金银币界多年屹立,在官方受肯定,邀请参加20周年纪念,在民间市场受尊敬,走遍市场,谁不尊敬?连最桀骜不驯的jim,在葛祖康的论坛里还不是一口一个葛老!
给你半年时间去求证吧,记住:文件、国外的签上名、让沈阳造币厂盖上章。


分享到:
支持(2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猪头肉
  1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士兵 帖子:67 主题:0 积分:253 精华:0 注册:2007/5/9 21:3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17:08:00

呵呵,楼上写红字的朋友,声音很耳熟嘛,莫非也是文科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Follow My Heart  听从来自内心的召唤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巧克力情人
  1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荣誉顾问 帖子:264 主题:19 积分:435 精华:1 注册:2006/10/19 21:2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17:30:00

以下是引用插一句在2007-12-24 10:23:00的发言:

黑体字---路过蜻蜓的原话

红体字---插一句

从严格的角度,该币的工艺如果认真命名的话,应该叫“腐蚀着色银币”。由于进行了腐蚀处理,因而币面上没有原光。称其为男子滑降喷砂银币,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该币在市场上极其罕见,前几年在上海卢工市场的松涛阁出现过1枚,开价3000元人民币。当时本人觉得该币可能属于私人处理的趣味币范畴,因为并没有如普通喷砂币一样的原光。但从工艺的水准来看,如果私人能处理出如此的腐蚀效果,直觉是非常困难。由于吃不准,最后没有购买该币。

前几年市场不规范,出现过很多品种的改装币,比如2001年熊猫银币改装成彩色币,比如在某一枚银币上刻上一个火炬,都是来源于国外造币机构。《人民币管理条例》严格实施后,这种行为属于“损毁人民币”,所以这类币在市场属于过街老鼠。
作为自诩做学术的人,即使这枚币是真的,把“腐蚀着色银币”叫做喷砂银币,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这不是把全国人民当傻瓜吗?!
拍得本枚币的藏家,可以以这个理由退回,不必等这枚币是不是真。


后来与收藏有该币的香港陈景林先生、台湾李高明先生、德国李国英先生等聊起该币。大家由于对该币的出处未能完全了解,因此不好妄下断语。但大家的看法一致:即该币如果是私人用强酸腐蚀镜面版银币处理而成,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腐蚀非常均匀,工艺精湛,实在难得。该币由于罕见,一直非常珍贵:如李高明先生在90年代初购买该币时就花费相当于1万多人民币的价格。

学术性的文章还是直接一点,拐弯抹角、云里雾里的,直接说上面三位先生认为是真是假就行了!我直接的说:三位先生不确定!只不过碍于收藏界的面子,不说破而已。一些有名望的大藏家都这样的,不会当面说破的,最多谦虚地说一句:我不懂

从掌握消息的情况看,该币的源头应该出自德国。去年和今年本人有过2趟德国之旅,考证该币的出处自然也成了德国之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幸运的是,德国乌尔姆市币友刘先生认识德意志银行负责金币业务的经理,遂托他向德意志银行和MDM公司来打听该币的真伪情况。打听的结果使我大吃一惊:该币绝非人为改造趣味币,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据德意志银行该经理介绍,当年由德意志银行、MDM公司和沈阳造币厂一道合作,在德国用腐蚀工艺试铸该币。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属于顶级珍稀币。

胆子够大的,就这么听人说说,就改写了中国金币发行史,把一枚子虚乌有的币提高到顶级珍惜币。
善良的钱币爱好者,你们一定要清楚:最权威的是央行货币金银局、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去看看他们出版的书籍吧。

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
我还想问一下:数据的来源!学术是严谨的,为什么不是绝对不超过101枚、102枚,而是100枚?
至于后面说的“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这算什么话?什么叫“估计可能”?我们玩家家??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心下释然。在今年年初的奥地利钱币拍卖会和中国诚轩拍卖公司的秋拍上,均出现该币身影,而且价值在逐渐回归。其中,诚轩的拍品由德国藏家提供,最后以1.95万元(另需加12%佣金)成交。

为了确保能得到更多信息,我将尽快和德国方面联络,并将求证于沈阳造币厂有关该币的详细历史记录。当然,我们非常欢迎了解该币背景的币友们能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

葛老点睛已经给了你最翔实的资料了,作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金银币界多年屹立,在官方受肯定,邀请参加20周年纪念,在民间市场受尊敬,走遍市场,谁不尊敬?连最桀骜不驯的jim,在葛祖康的论坛里还不是一口一个葛老!
给你半年时间去求证吧,记住:文件、国外的签上名、让沈阳造币厂盖上章。

实在忍不住,借葛老宝地发一言!

引用“插一句”的这段:“胆子够大的,就这么听人说说,就改写了中国金币发行史,把一枚子虚乌有的币提高到顶级珍惜币。
善良的钱币爱好者,你们一定要清楚:最权威的是央行货币金银局、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去看看他们出版的书籍吧。”

中国金币总公司编,2006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金属纪念币图录》上,针对这个88年滑降有特殊批注,这枚银币有喷沙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马和辛
  1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士兵 帖子:52 主题:1 积分:154 精华:0 注册:2006/6/6 17: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18:45:00

以下是引用插一句在2007-12-24 9:27:00的发言:

是不是假币该听葛老点睛呢?还是听路过蜻蜓的??

我们还是来听听假拍吧,这次拍卖会最重量级的拍品,台湾光复1号币190万元成交的。

请问:送拍的贵宾和拍去的贵宾是不是同一个人?

请问:有多少拍品送去的和拍去的是同一个人?

 

如果象你所说的,天下哪个拍卖会不是假的,送拍的如果自己觉得价位低了,他就可以自己拍回去啊,这是哪个拍卖会也管不了的事,退一步说,就算他不亲自出面,也可托人,你能知道谁跟谁吗?

就事论事应当受人欢迎,但这位仁兄一来就什么假拍什么的,怕是别有用心的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格林斯潘
  1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副连长 帖子:765 主题:8 积分:868 精华:0 注册:2004/5/6 15:4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18:57:00

以下是引用插一句在2007-12-24 10:23:00的发言:

黑体字---路过蜻蜓的原话

红体字---插一句

从严格的角度,该币的工艺如果认真命名的话,应该叫“腐蚀着色银币”。由于进行了腐蚀处理,因而币面上没有原光。称其为男子滑降喷砂银币,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该币在市场上极其罕见,前几年在上海卢工市场的松涛阁出现过1枚,开价3000元人民币。当时本人觉得该币可能属于私人处理的趣味币范畴,因为并没有如普通喷砂币一样的原光。但从工艺的水准来看,如果私人能处理出如此的腐蚀效果,直觉是非常困难。由于吃不准,最后没有购买该币。

前几年市场不规范,出现过很多品种的改装币,比如2001年熊猫银币改装成彩色币,比如在某一枚银币上刻上一个火炬,都是来源于国外造币机构。《人民币管理条例》严格实施后,这种行为属于“损毁人民币”,所以这类币在市场属于过街老鼠。
作为自诩做学术的人,即使这枚币是真的,把“腐蚀着色银币”叫做喷砂银币,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这不是把全国人民当傻瓜吗?!
拍得本枚币的藏家,可以以这个理由退回,不必等这枚币是不是真。


后来与收藏有该币的香港陈景林先生、台湾李高明先生、德国李国英先生等聊起该币。大家由于对该币的出处未能完全了解,因此不好妄下断语。但大家的看法一致:即该币如果是私人用强酸腐蚀镜面版银币处理而成,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腐蚀非常均匀,工艺精湛,实在难得。该币由于罕见,一直非常珍贵:如李高明先生在90年代初购买该币时就花费相当于1万多人民币的价格。

学术性的文章还是直接一点,拐弯抹角、云里雾里的,直接说上面三位先生认为是真是假就行了!我直接的说:三位先生不确定!只不过碍于收藏界的面子,不说破而已。一些有名望的大藏家都这样的,不会当面说破的,最多谦虚地说一句:我不懂

从掌握消息的情况看,该币的源头应该出自德国。去年和今年本人有过2趟德国之旅,考证该币的出处自然也成了德国之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幸运的是,德国乌尔姆市币友刘先生认识德意志银行负责金币业务的经理,遂托他向德意志银行和MDM公司来打听该币的真伪情况。打听的结果使我大吃一惊:该币绝非人为改造趣味币,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据德意志银行该经理介绍,当年由德意志银行、MDM公司和沈阳造币厂一道合作,在德国用腐蚀工艺试铸该币。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属于顶级珍稀币。

胆子够大的,就这么听人说说,就改写了中国金币发行史,把一枚子虚乌有的币提高到顶级珍惜币。
善良的钱币爱好者,你们一定要清楚:最权威的是央行货币金银局、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去看看他们出版的书籍吧。

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
我还想问一下:数据的来源!学术是严谨的,为什么不是绝对不超过101枚、102枚,而是100枚?
至于后面说的“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这算什么话?什么叫“估计可能”?我们玩家家??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心下释然。在今年年初的奥地利钱币拍卖会和中国诚轩拍卖公司的秋拍上,均出现该币身影,而且价值在逐渐回归。其中,诚轩的拍品由德国藏家提供,最后以1.95万元(另需加12%佣金)成交。

为了确保能得到更多信息,我将尽快和德国方面联络,并将求证于沈阳造币厂有关该币的详细历史记录。当然,我们非常欢迎了解该币背景的币友们能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

葛老点睛已经给了你最翔实的资料了,作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金银币界多年屹立,在官方受肯定,邀请参加20周年纪念,在民间市场受尊敬,走遍市场,谁不尊敬?连最桀骜不驯的jim,在葛祖康的论坛里还不是一口一个葛老!
给你半年时间去求证吧,记住:文件、国外的签上名、让沈阳造币厂盖上章。

这次拍卖会是路过蜻蜓兄和大家的精心准备、刻苦努力分不开的,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也希望“插一句”兄能更客观的看待一些问题。

衷心希望金银币拍卖市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会越办越红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4 19:43:19编辑过]


[color=#FF0000]如果你以为对我个人已经研究非常透彻了,那我可以告诉你:你一定误解了我的话。

我知道你相信你明白了你认为我所说的,但是我不能肯定你是不是意识到了你所听到的并不是我的意思。
[/color]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马和辛
  1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士兵 帖子:52 主题:1 积分:154 精华:0 注册:2006/6/6 17: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20:05:00

以下是引用插一句在2007-12-24 10:23:00的发言:

黑体字---路过蜻蜓的原话

红体字---插一句

从严格的角度,该币的工艺如果认真命名的话,应该叫“腐蚀着色银币”。由于进行了腐蚀处理,因而币面上没有原光。称其为男子滑降喷砂银币,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该币在市场上极其罕见,前几年在上海卢工市场的松涛阁出现过1枚,开价3000元人民币。当时本人觉得该币可能属于私人处理的趣味币范畴,因为并没有如普通喷砂币一样的原光。但从工艺的水准来看,如果私人能处理出如此的腐蚀效果,直觉是非常困难。由于吃不准,最后没有购买该币。

前几年市场不规范,出现过很多品种的改装币,比如2001年熊猫银币改装成彩色币,比如在某一枚银币上刻上一个火炬,都是来源于国外造币机构。《人民币管理条例》严格实施后,这种行为属于“损毁人民币”,所以这类币在市场属于过街老鼠。
作为自诩做学术的人,即使这枚币是真的,把“腐蚀着色银币”叫做喷砂银币,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是约定俗成的叫法,的确并不妥当。这不是把全国人民当傻瓜吗?!
拍得本枚币的藏家,可以以这个理由退回,不必等这枚币是不是真。


后来与收藏有该币的香港陈景林先生、台湾李高明先生、德国李国英先生等聊起该币。大家由于对该币的出处未能完全了解,因此不好妄下断语。但大家的看法一致:即该币如果是私人用强酸腐蚀镜面版银币处理而成,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腐蚀非常均匀,工艺精湛,实在难得。该币由于罕见,一直非常珍贵:如李高明先生在90年代初购买该币时就花费相当于1万多人民币的价格。

学术性的文章还是直接一点,拐弯抹角、云里雾里的,直接说上面三位先生认为是真是假就行了!我直接的说:三位先生不确定!只不过碍于收藏界的面子,不说破而已。一些有名望的大藏家都这样的,不会当面说破的,最多谦虚地说一句:我不懂

从掌握消息的情况看,该币的源头应该出自德国。去年和今年本人有过2趟德国之旅,考证该币的出处自然也成了德国之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幸运的是,德国乌尔姆市币友刘先生认识德意志银行负责金币业务的经理,遂托他向德意志银行和MDM公司来打听该币的真伪情况。打听的结果使我大吃一惊:该币绝非人为改造趣味币,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据德意志银行该经理介绍,当年由德意志银行、MDM公司和沈阳造币厂一道合作,在德国用腐蚀工艺试铸该币。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属于顶级珍稀币。

胆子够大的,就这么听人说说,就改写了中国金币发行史,把一枚子虚乌有的币提高到顶级珍惜币。
善良的钱币爱好者,你们一定要清楚:最权威的是央行货币金银局、是中国金币总公司,去看看他们出版的书籍吧。

试铸量绝对不超过100枚,而且存世量目前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
我还想问一下:数据的来源!学术是严谨的,为什么不是绝对不超过101枚、102枚,而是100枚?
至于后面说的“估计可能不超过50枚”----这算什么话?什么叫“估计可能”?我们玩家家??

了解到这些情况,我心下释然。在今年年初的奥地利钱币拍卖会和中国诚轩拍卖公司的秋拍上,均出现该币身影,而且价值在逐渐回归。其中,诚轩的拍品由德国藏家提供,最后以1.95万元(另需加12%佣金)成交。

为了确保能得到更多信息,我将尽快和德国方面联络,并将求证于沈阳造币厂有关该币的详细历史记录。当然,我们非常欢迎了解该币背景的币友们能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

葛老点睛已经给了你最翔实的资料了,作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金银币界多年屹立,在官方受肯定,邀请参加20周年纪念,在民间市场受尊敬,走遍市场,谁不尊敬?连最桀骜不驯的jim,在葛祖康的论坛里还不是一口一个葛老!
给你半年时间去求证吧,记住:文件、国外的签上名、让沈阳造币厂盖上章。

黄老师的币识,币德都是值得我等收藏者敬佩的,我觉得小插在这里吹毛求疵是不对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5 21:53:06编辑过]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殷国清
  1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士兵 帖子:60 主题:5 积分:271 精华:0 注册:2007/12/11 21:2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20:37:00

好文章,支持!!


联系电话:18921101688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电信公司惠山电信分局(堰桥政和大道213号)(214174)
农行卡:6228480430830588017
http://blog.sina.com.cn/ygq8867888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闲云游兔
  1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副连长 帖子:616 主题:27 积分:867 精华:0 注册:2007/1/26 10:0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4 21:57:00

讨论币识,纯学术探讨的争论,我们非常欢迎,也乐于见到这样的拍砖!

但,拍砖也是有限度的,超出学术范畴的拍砖就过份了,比如说插同学这样的!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葛祖康
  20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荣誉顾问 帖子:314 主题:99 积分:1624 精华:0 注册:2007/1/5 0:31: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2/25 2:17:00

首先我感到这次上海东方国拍举办的我国贵金属币拍卖专场,不管从参加人数和规模上,还是征集拍品的数量和质量上,以及成交比例上都是我国贵金属币的历次拍卖所不能比拟的。对这样的成功我内心是无比激动的,真是溢于言表。我很感激从全国各地赶过来参加上海拍卖会的朋友们。我想,从每位参加拍卖会朋友们的脸上的喜悦也可看出,这次由黄瑞勇策划的拍卖活动是非常成功的,这次拍卖成功与杭州沙龙活动,及全国收藏我国贵金属币的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还和全国收藏我国贵金属币的大好形势是分不开的,更是与黄瑞勇的艰苦努力无私奉献分不开的。

在对我国老,精,稀贵金属币的宣传和收藏的推广上,黄瑞勇和丁锋这两位年轻人的努力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真希望全国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我们的收藏事业才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当然由于这是民间组织的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拍卖,有些不足的地方还是值得我们总结的,例如对媒体的及早沟通和报道,币品的审核和大屏幕的对应,底价的合适度等。我想下次春拍,应该不会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了。

至于我对那240号拍品的评论,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如果有文件证明如黄瑞勇所说:是我国和德国共同研制这币的话,就说明我孤陋寡闻,今后要更好的学习。但凭我几十年对金属化学处理加工工艺及我国制币工艺的了解,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文件的,不信,大家可以耐心等待!

但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还是要表达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首先这枚币,不能叫喷沙币。因为按喷沙工艺生产的币,不是这样的。它只是一枚成品银币被腐蚀了。不管是合法的还是戏作的,都不能叫喷沙币。更不能叫“大珍”币,因为这种腐蚀工艺太简单了,如果这也叫大珍币,那么今后这种“大珍”币就会有很多!

第二,这种所谓的“腐蚀工艺试铸币”在中国金币总公司的杂志,公开的文件,出版发行的书刊及各造币厂厂志和这次金币总公司成立二十年志上都没有反映。连国际著名的世界硬币权威,克劳斯目录都没有提及。这不得不使人怀疑,这种币的合法性!

第三,按常识,铸币是由模具生产的,那有在每一枚成品币上腐蚀,也能成为中国贵金属币大珍的理由!那这样的话,不要多久,就会从国外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各种各样的“大珍”币了!

第四,我这里有一枚趣味币,巧得很也是来自于德国,它就是德国用我国2001年的熊猫普制银币,做了他们彩币新机的试机币。据说也很少,而且不是手工的,是标准机制的。这是不是也能算大珍币呢?如果是的话,那么不要多久我们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大珍”币出现,只要中国人出得起钱,外国人就做得出各种中国“大珍”币!

第五,“即该币如果是私人用强酸腐蚀镜面版银币处理而成,似乎不太可能,因为腐蚀非常均匀,工艺精湛,实在难得。”(黄瑞勇语)

凡搞过化学工作的人,都最了解化学处理金属表面,是所有其它方法处理的金属表面所不能比拟的均匀度。凡学生都做过化学实验,两种能起化学反应不同颜色的溶液倒在同一个容器里,在短短的几秒钟内,由于化学反应,两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变成了非常均匀的另一种颜色的溶液。有的化学反应还能变成无色均匀的液体。这就恰恰说明了化学反应的均匀度是最好的佐证。

有些朋有会说,收藏界有很多假东西,有一两枚假币,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何况这枚币被这么多大收藏家收藏。

我却不能苟同!在中国贵金属币收藏刚刚开始走向正规,稍有起色的时候,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假的日本皇太子金币,不但会扰乱日本的经济,更会扰乱了收藏者的心!故在日本政府严厉打击下,制假者没有能得逞。

我国流通纪念币几乎每一种稍好一些的币就有假币,且数量众多,我去张家界旅游时就看到很多建行,宁夏,广西等假币,问他那里来的,竟答市场里批来的,多得很!使初集流通币者大上其当。这都是因国家打击不力造成的,害了收藏者!

如果在贵金属币领域里,也任假币泛滥,我们还能安心的收藏么?

我们的老师们那,要多为“学生们”着想,不要让假币害了那些酷爱收藏中国贵金属币的天真烂漫而又那么虔诚的“学生们”!

此论谈仅限于心平气和的学术研究和讨论币识,对事不对人,摆事实,讲道理。不要伤了和气。

平安夜,平安的过去了,思绪不平的迎来了圣诞早晨,不知圣诞老人的袜子里能不能给我们找出,识别假币的火眼金睛!

葛祖康于2007.12.24日,平安夜,圣诞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2001版德机制彩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2001版德机制彩币正面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愿与一切收藏者爱好为友!
杭州葛祖康QQ:271704797
短信:13858050838  
宅电:0571-89168382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总数 38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