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专题小银币收藏:中外友好建交题材之一 1994年中新友谊1盎司纪念银币

一、正面设计(富丽莉)
“中国一新加坡友好”1盎司银质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取材于“慕田峪长城”,有它特定的意义。
据承销商新加坡泰兴邮票钱币公司宣传广告:“中国政府将在八达岭长城竖立一座大理石纪念碑,全部购买中新友谊纪念币者的名字将刻
在碑上留念。”
正面图案的设计与雕刻者均为富丽莉。在这之前“长城”多出自男设计师与雕刻师之手,他们喜欢以仰视的崇拜的目光,把长城描绘到
伟岸的极致,壮观的极致,巍峨的极致。但富丽莉以柔克刚,在设计与雕刻过程中,不紧不慢,以她那暖如春水的笔墨,层层渲染,将
这一段本该充满勇猛威武之气的长城,装扮成羞涩露脸青春美少女。
因为是女性的特别眼光,所以带有女性特别的温柔。在男性眼光中,长城是伟岸的图腾崇拜,但女性或许更有把这种伟岸相拥于怀的温
和心理。富丽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表述的。市面之上的“慕田峪”,是居高临下的俯视角度,本来高不可及攻不可摧的雄伟敌楼,
在她笔墨表述之下,虽然也有阳刚的一面,但更多是一种温情,尤其是在金币的币面,金色如秋的高阳,由高天无边洒下,照耀着远处
的山脉与建于山脉之顶的烽火台,也照耀着依山就势矗立的雄伟敌楼。后期石膏雕刻过程中,远山及烽火台,以淡淡的肌理虚写,而敢楼
主体则以写实手法逼真描绘。其中细处,呈“丁”宇形砌筑城砖,一块一块,一层层,包括块与块、层与层之间的勾缝,不厌其烦,不
嫌其碎,一丝不苟,精雕而成。虚与实形成强烈对比,既表达了远山与近楼的层次感,又突出了币面主题的重点。
二、背面设计(宋津民)
在设计师宋津民印象中,新加坡虽有“狮城”、“星州”、“星国”之称,但说到底,还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岛国,它毗邻马六甲海峡
南口,南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隔,北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新加坡城区有很多也是填海产生。由此,在动手创作“中国
一新加坡友好”之初,宋津民就有一个朴素的想法,要通过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把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与都市风貌,充分地展现出
来。
在这之前,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尽管也有相关城市题材,但都是以典型建筑体现出来的,如天坛祈年殿,如故宫太和殿,如曲阜大成
殿等等。而中国-一新加坡友好金银币完全以高楼表现的形态,且具现代、时尚、潮流等特色为一体,此是第一款。相比之下,摩天大楼
呈现的是宏伟,它的结构远不如中国古典建筑繁杂与精巧,因此,对于擅长“精密”技艺的宋津民,创作过程相对轻松。
币面另一个闪亮之处,是鱼尾狮像雕塑的运用。雕像位于币面左下端,并不起眼,但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新加坡的历史则通过鱼尾狮
像雕塑粗略简说。它是新加坡城市形象的一笔,也是位置准确定位的一笔。鱼尾狮像雕塑共有两座,一在新加坡河畔,一在鱼尾狮公
园。大者高86米,重70吨,上是威猛狮头,下是柔软鱼身。狮子口中,清凉之水正源源不断往外喷出。其创意源自《马来纪年》所记载
的公元11世纪圣尼罗乌达玛王子巡视狮城的传奇。“狮城”之名也由此而来。鱼尾狮像雕塑出自雕刻家林南与他两个孩子之手。
“新加坡海景”一名,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贵金属纪念币图录》,但从币面取景看,以“海”命名明显是个错误。它的准确位置,是新
加坡市内的新加坡河畔,因为币面之左,为象征新加坡的标志性雕塑—鱼尾狮像。其后置背景又为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摩天大楼。设计
过程中,宋津民根据构图需要,将鱼尾狮像雕塑移至水面又将水面想当然扩大,并在水面之上添加了两艘轮船,因而给人造成“海”的
错觉。
三、技术指标
重量:1盎司;质量:精制;含银成色:99.9%;直径:40mm;面值:10元;沈阳造币厂制造;
发行量:30000枚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贵金属币赏析》第二册P224-2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0/2/8 11:15:5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