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1012104155548.jpg
■江苏 季永才
千秋万岁是古代对帝王或尊者的祝贺称颂,《新唐书·礼乐志》甚至将文武百官向皇上称颂“千秋万岁”,列为朝仪,可见千秋万岁一语到唐代已成为帝王的专用品。
笔者觅到一枚小巧玲珑的千秋万岁连体双鱼挂钱,俗称异形花钱,此钱上半部是一枚千秋万岁小钱,下半部为两条对列的双鱼,挂钱古朴典雅,光彩夺目,生动活泼,包浆自然,钱径1.7厘米,厚2毫米,重23.56克。
挂钱与挂牌不同的是其钱体的一部分是花钱特征。挂钱在汉代即已出现,典型的有“日入千金,长母相忘”,挂钱一头是一圆环,另一头是方环,又有说此为扣饰。《中国花钱图典》载:辽代出现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挂钱,一枚或几枚千秋万岁小钱下连着双鱼,泉鱼相联的,成了“喜结良缘”。1997年《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增刊载:有一枚千秋万岁连体双鱼,上为3枚千秋万岁,下为两条并列的鱼,辽钱更显得淳朴,与笔者的藏品形制文字恰好对合,区别仅在于挂钱上部多出两枚千秋万岁小钱,据此文作者描述,币文与孙仲汇先生《简明钱币辞典》附图相似,“万”为简体,“岁”为俗体。
挂钱,俗称花钱,据《中国钱币》载:辽钱因而断其为辽国钱,似乎基本无误。挂钱挂在脖子上或佩带在身边腰处为护身符,表示特别的身份光荣,出门讨吉利,求天下太平。
挂钱形状各异,美不胜收,“千秋万岁”,背图案等形制双龙、双鱼、鱼龙、花篮、葫芦、古币、铲形双钱等,它的出现完全是为了满足古代优秀民族的需要,祝福挂钱代代相传,图吉利保平安,得到好运。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