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收藏网讯
2014年10月15日讯,汪文宇踏入文玩圈刚满一年,却已经积攒了两次“挨坑”经历。用他的话说,最沮丧的不是破财这事儿,而是坑自己的人竟全都是“自
己人”,防不胜防啊!。有10余年收藏经验的文玩收藏家王振声告诉记者,收藏界杀熟是常事,汪先生的经历在文玩圈具有代表性;如能提前预知、提高警惕,可
以有效防骗。
杀熟套路1 大量时间套近乎
去
年5月份,汪文宇遭遇了自己人生的噩梦——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了。那段时间,小汪常到小区茶馆儿里“借茶消愁”。茶馆儿杨老板见小汪日日愁眉苦脸,便主动上
前搭讪。每当小汪提起对父亲的怀念,杨老板都会递上宽慰的话,还以好茶相赠。后来,杨老板又提议一起去开卡丁车、拼啤酒、吃烤串儿。这些对于小汪来说,无
疑是脆弱时刻的缓痛剂。
杨老板的茶馆儿分两部分:品茶区与文玩专卖区。等杨老板确定小汪已将自己当成患难之交,便开始向小汪讲述家族的文玩收藏趣事。杨老板只讲故事,从不推销,但单凭那一路疯涨的价格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宝贝,就吊足了小汪的胃口。小汪决定踏入文玩圈一起投资。
想
到家里只有几万元的多余积蓄,小汪问杨老板买什么是生财之道。杨老板想了很久才一本正经地说:“海南黄花梨吧。我有一串收藏许久的木串,成色很好。我三万
五进的货,你给我28000元,这手串就是你的了。过两天我帮你以4万元卖出去,你现在困难,卖的钱全都给你,怎么样?”小汪一听这话,心里一阵感动,当
时就掏出银行卡,刷了28000元。用手机照了几张照片后,小汪都没把这木串往家里拿,就放在杨老板店里继续售卖,还心想“有个搞文玩收藏的哥们儿真不
错”。
然而,一个冬天早晨,小汪接到了老杨一通急匆匆的电话:“小汪啊,有个人愿意花1万元买你的手串,我劝你还是卖了吧;最近黄花梨降价
了,再不卖你更卖不出去了!”小汪一听傻眼了,马上问:“就算卖不了你当时承诺的4万元,也不能让我赔本啊!”老杨却马上翻脸,态度大不如前:“谁跟你承
诺过?我的意思是尽量帮你卖到4万元。现在全国黄花梨大降价,我能左右吗?这木串你已经买了,卖不卖出去你随便吧!”
这个电话终于让小汪清
醒了,他到店里把木串取出来,几费周折找到一名收藏专家,一心求教。这名专家告诉小汪:“既然那杨老板说可以帮您卖到一万元,您听他的算了。因为您这木串
儿啊,连5000元都不值,纹理模糊,光泽感差,又没有疖子,闻一闻,还毫无降香味道,这些都说明收藏价值很低。而且,最近市场上黄花梨根本没有降价,这
位杨老板所说的有人买也许就是他自己。他不费任何体力就赚了您17000元,您确实是被忽悠了!”
从此杨老板再不主动联络小汪。小汪不禁感叹:为了挣我这小两万块钱,这个老杨竟陪我玩儿了小半年,真是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