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09年4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老舍大铜章是一个发行、策划、设计、雕刻都运作的较为成功的范例。主题创意极富文化韵味,设计堂皇典雅,雕刻工艺上乘;运刀流畅而无滞涩之感,再现了意境的销售推广策划手法老道,设计构思独领风骚,属精雕细刻之作。传闻设计数易其稿,创意构思达半年之久,甫一入市,坊间好评如潮。
应该说,《老舍铜章》的设计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人物和事件的图解,而转到了心态的探索,表现在铜章画面上,就是对主人公正面肖像的设计考量。设计者较好地把握了老舍作品平民化的倾向,以及极具个人风格特点的描写小人物的笔触,以“十年磨一剑”的刻苦,设计中采用小说中登场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来展现民生百态和先生那戏剧性的人生旅程。让收藏者对老舍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也为以后表现这一类主流题材的作品提供了一个开创传记铜章艺术创作的成功范例。
发行规模量小盘轻。此章发行预售阶段和初期,就受到广大藏家的追捧,至今“高烧不退”,此章设计构思确实经典,雕工技法更是上乘,是一件大可把玩儿、鉴赏皆相宜的作品;此章在当代文化名人系列中大有替代“世纪巴金”之势,隐然具“潜龙”之相,与近年来发行的文化名人系列中的茅盾诞辰110周年可位列当代文化名人铜章三甲。上市发行伊始,价格稳步攀升,且其底部夯实,价格预期较为乐观,此章或在几年内,价格有望直追巴金B。其中黄铜更可能成为稀缺之品。毕竟量少,且发行初期已然告罄,现期竟然有行无市。
艺术特点:紫铜上色更显大师级人物的艺术张力和艺术设计上的追求圆满。对老舍其人和他的作品,不是心中深处景仰先生品德的人,绝然不会将章中意境挥洒得如此自然洒脱。在此,言语的表达已觉空泛和苍白,纵观铜章,先生的大义,凛然于章中,作品的精义铭刻于章上。罗大师下的功夫和化费的精力,不可谓不深。人物雕刻活灵活现,逼真写实,将先生忧国忧民、一腔热血,才下心头,又上眉头的忧民疾苦意识刻画得入木三分。
侧身肖像的应用,则更好地勾勒出老舍性格中的自尊、温和、热情、真挚、气节等因素。先生手把纤毫,气定神闲,眉山微锁,设计者较好地把握了先生禀赋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品德,和先生外在气质和心灵世界的领悟,并将其运用到作品上,让人感同身受,睹章思人,倍感伤情。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先生用如椽的大笔,写出了为苍生为黎民的呼喊和请命。报国无门的先生,步屈大夫之后尘,追王国维于泉下,实践了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一生。历史反思发人深省,逝者已矣,思者依依,令吾等芸芸众生悲鸣五内,为其好有一哭。
社会现实中多的是媚骨,少的是脊梁。铜章在握,对老舍先生的爱戴,让我爱屋及乌;把玩儿铜章中,感叹人生之艰辛和苍凉,爱恨交织,更添丝丝惆怅。好酒不怕放,好章不怕赏,此章之妙,如醴甘泉冽,品饮之间,齿颊留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