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错版“龙凤呈祥”彩银币历史价值评述(江会青)
发布日期:2007-4-24 9:32:00 作者:本站记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历史价值评述近十多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钱币收藏在国内逐渐兴起,从商、周开始的青铜铸币,到清朝、民国的机制铸币、民国纸币、到新中国已发行的1、2、3、4版纸币、流通纪念币和金银纪念币,形成了完整的货币收藏体系。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把“龙”作为民族的精神图腾,中华儿女也一直自喻为“龙的传人”,货币作为一个国家的金融经济命脉体现形式,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经济的兴衰,那么可以把几千年来中国货币发展史,比喻成中华民族的经济外衣——金融龙袍,那么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可以比喻成,与金融龙袍配套的——金融龙冠,因为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本身题材,就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缩影,那么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这顶龙冠上的凤珠就是——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 只所以用这种美誉赞叹——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首先必须从此币的发行历史背景着手,对此币的历史价值的分析、评述。我作为近十年来对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国内研究人士中的偏执狂,是唯一一个既清楚地了解此币有关官方的相关信息,同时又参与了此币整个市场历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对此币最有发言权。鉴于造成此币错误的官方相关责任人,有些已离开中国金币总公司,有些已离开中国人民银行系统,我觉得现在已到了将这段尘封在我心里,近六年之久的往事公之于众,供中国的钱币收藏爱好者评说、借鉴之时。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的发行计划,是从1999年8月开始发行的中国京剧艺术系列金银纪念币,5盎司彩银系列中第二组。中国京剧艺术系列金银纪念币,包括1/2盎司彩金系列4组,每组一枚(套),发行量均为8000枚;5盎司彩银系列中4组,每组一枚(套),发行量均为11800枚;1盎司系列4组,每组四枚(套)发行量均为38000枚(套)。发行计划从1999年开始,每年发行整体一组,包括一枚1/2盎司彩金纪念币、一枚5盎司彩银纪念币、一套4枚1盎司彩银纪念币。1998年8月下旬,最先在国内市场面世的是,1盎司系列第1 组4枚(套)彩银“四大名旦”纪念币,此套币的发行,吸引了众多国内收藏爱好者的参与,紧接着在1999年9月初,在国内市场面世的1/2彩金梅兰芳“贵妃醉酒”纪念币,更是掀起了一波金银纪念币的市场热潮,1/2彩金梅兰芳“贵妃醉酒”纪念币曾在面世的最初40天内,市价从2600元大涨到3900元,给当时沉闷的国内金银纪念币市场注入了一丝活力。1999年10月中国京剧艺术系列5盎司彩银第一组“杨门女将”在国内市场面世,市场反应一般。2000年春节以后,国内由于当时股票市场的投机气氛浓重,国内金银纪念币市场陷入阶段性低潮。本来应该在2000年下半年,继续发行的中国京剧艺术系列第二组金银纪念币的发行无法顺利实施,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遇到了相对资金缺乏的状况。其中中国京剧艺术1/2盎司彩金系列,第二组彩金“梁红玉”纪念币直到2000年10月底,在当时广州举办的“邮票钱币博览会”上才在国内面世。1盎司系列第2组四枚(套)彩银纪念币,2000年底在国内面世,市场反应冷淡。而本应在2000年内发行的5盎司彩银系列第二组“龙凤呈祥”纪念币,则因为国内金银纪念币市场资金匮乏,而推迟了生产铸造时间,但这枚币的发行公告时间和相应鉴定证书上,印制的发行时间均是2000年。这种特殊发行历史阶段的独特性,已经为这枚币的“晚产”错误,埋下了年号错误的时间伏笔。2001年春节后,国内金银纪念币市场,在彩金贵妃醉酒纪念币市价,从2月中旬到3月下旬短短40天的时间内,由3600元到9200元迅猛的狂飙中,引发了当时国内金银纪念币市场中,彩色金银纪念币品种全面大涨的久违市场景象。就在同期,中国金币总公司有关人员,去欧洲参加了2001年当地的钱币博览会,去瑞士FAUDE & HUGUENIN 公司 ,亲眼目睹了瑞士人,加工生产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样币时,所用精密的造币设备,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并深受感动。5月份,在中国金币总公司的样币评审会上,全体与会人员一致同意,按瑞士FAUDE & HUGUENIN公司提供的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样币定型生产,并通过相关部门,向瑞士FAUDE & HUGUENIN公司发出了批量加工生产通知单,7月初,第一批从瑞士FAUDE & HUGUENIN公司生产的3000枚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从瑞士运抵香港,由中国金币总公司在香港的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交付香港某钱币经销商第一批数量,由于当时时值盛夏,国内金银纪念币市场人流较少,香港某钱币经销商委托国内某钱币经销商进行独家代理销售,这家国内钱币经销商为了更好的进行销售工作,几经辗转托人找到我,希望我帮助写一篇宣传此币的文章,引导市场舆论,因为我在此之前见过此币的发行宣传资料,也深深被这枚币的设计美学效果和精细的加工工艺所折服,故此2001年7月中旬,在《大江南收藏》上用笔名发表了第一篇介绍此币的文章。2001年7月下旬,此币在上海卢宫和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内面世销售,当时销售价在1600至1650元/枚之间,由于当时天气炎热,市场人流稀少,只有一些忠实的金银纪念币爱好者,通过上海卢宫和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购买了一些此币,其中有一个年轻的苏州王姓金银纪念币爱好者,在上海卢宫市场内购买了此币后,回家在仔细观赏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此币彩色背面左上角雕刻的小字“中国京剧艺术”,中“剧”字雕刻制版错误,误成“ ”,他马上再次去上海卢宫邮币卡市场内,又购买了一些此币,并向当时在上海卢宫邮币卡市场内的个别钱币商说明了他的发现,但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这位王先生出于维护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法定货币严肃性的考虑,在2001年7月30日上午,是星期一,给中国金币总公司当时宣传部门负责人打去电话,反映了他的对“剧”字雕刻制版错误,误成“ ”,错误的发现,当时这位宣传部门负责人,马上向当时公司主管领导汇报了相关情况,公司中高层领导立即召开了紧急工作会议,并调出公司存档的样币进行审核,发现并确认了这一错误的真实性,并于当时就采取了一系列紧急补救措施,其中包括:立即电传香港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严格查封未出库的剩余库存,清点数量,同时通知瑞士FAUDE & HUGUENIN公司,封存此币生产制作过程中一切相关磨具和相关加工数据,等待进行后续交涉,同时并派出了在北京和上海的一些工作人员,到上海卢宫和北京马甸邮币卡市场内进行回购,……。这天也是中国A股市场极其恐怖的一天,当天上海A股市场从2065 点暴跌111 点,跌至1955 点,从此开始中国A股市场进入了长达5年的漫漫熊市。而我则在外地到北京的火车上。第二,2001年7月31日上午我去了中国金币总公司宣传部门,当时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向我谈起了关于此币的一些情况,并征求了我对此币错误性质认识的一些观点,可能产生的市场反应,并表达了希望通过与相关宣传人士,和相关宣传媒体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冷处理此币的舆论宣传,淡化此币错误产生所可能引起的一系列负面社会效应,以有利于保护相关责任人士,维护中国金币总公司的正面社会形象。当时我也在中国金币总公司内,同数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时当场表达了我的一些观点,其中包括:此币汉字雕刻制版错误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国内市场市价的变化将根据此币的存世量、流入市场节奏及垄断经营者市场运作方式的不同而波动,在一定时间内,国内市价可能会在五千至五万元波动,同时有可能由于此币国内市价的大幅波动,刺激并带动国内金银纪念币市场的收藏与投资热情,同时认为如果此类错误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相同的存世量,可能会达到数万美元的收藏价格,我的这些观点都引起了他们的关注。2001年8月苏州王姓金银纪念币爱好者,再次给中国金币总公司当时宣传部门负责人打去电话,反映了他对此币雕刻年号“2001”与发行鉴定证书中“2000”不符,雕刻制版的错误,中国金币总公司相关部门又确认了此处错误,并通知瑞士FAUDE & HUGUENIN公司,重新按新的设计方案制版,并将已运至香港和国内市场回收的,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全部运回生产原厂,进行销毁处理,此后的一段时间,国内市场的此币市价一直在5500至6500元/枚之间波动,有数百枚此币在此期间,从国内销售代理人手中秘密流向国内市场,被国内金银纪念币爱好者收藏。但此时由于相关媒体对此币的相关报道极少,国内金银纪念币爱好者并不了解详情,一些人甚至还不知道,马上会有一个正版的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即将诞生。2001年10月底,在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上,一枚正版的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样品,出现在香港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的展台里,这时,新中国现代金银币发行史上,第一枚、是空前、也应该是绝后的,最富有历史传奇经历的“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因此我们也认为在中国新中国现代金银币这顶“金融龙冠上镶嵌了一颗耀眼的凤珠”。此时,一位有心的国内金银纪念币经销商特意证实了,正版的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已经诞生,一个大胆的市场经营想法在他脑海中产生。2001年12月至2002年9月间,1枚错版5盎司彩银“龙凤呈祥”纪念币市价就从6000元左右,上冲过70000元的市价高点。引发了同期国内彩色金银纪念币市场的收藏与投资大潮。关于此币题材的时效收藏价值,设计、制作的艺术价值与工艺价值,发行量多、寡的稀缺价值等问题,我还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陆续向国内、国际中国现代金银纪念币爱好者介绍我所了解的真实情况,并与大家一道研究探讨这些问题。
江会青
编辑原因:标题修改
[此贴子已经被殷敏于2007-4-24 20:33:0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