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好友 发短信
邮卡记者
等级:贵宾
帖子:24099
主题:7070
积分:37681
精华:9
注册:2006/2/6 14:26:00
|
第23届奥运会纪念银币 Post By:2015/6/24 14:41:00
 编码:1984—0401—Ag—1/2oz 材质:银币 质量:精制 重量(盎司):1/2oz 直径(毫米):36 面额(元):10 成色(%):92.5 发行量(枚):6000 铸造单位:上海造币厂 正面图案:国徽 设计:谢蕾美 雕刻:谢蕾美 背面图案:女子排球 设计:顾杏宝 雕刻:顾杏宝
 编码:1984—0402—Ag—1/4oz 材质:银币 质量:精制 重量(盎司):1/4oz 直径(毫米):27 面额(元):5 成色(%):92.5 发行量(枚):10000 铸造单位:上海造币厂 正面图案:国徽 设计:谢蕾美 雕刻:谢蕾美 背面图案:男子跳高 设计:罗永辉 雕刻:孙奇龄 注:编码为1984-0401-Ag-1/2oz的银币有喷砂版。 背面图案:女子排球(1984—0401—Ag—1/2oz) 历史背景 1984年,中国女子排球处于历史巅峰时期。这一阶段的优秀运动员,有周晓兰、孙晋芳等,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主力队员郞平。日本排球评论家砂田孝士赞叹:“郎平的高点劈打、凌厉的斜线扣杀和直线扣杀,都是世界少见的一流技艺。”此时中国,电视机相对普及,郞平形象几乎家喻户晓。 设计创作谈 创作“女子排球”图稿时,确切地说,没有直接以郎平形象为蓝本。但又必须承认,设计与雕刻过程之中,始终绕不开郞平的影子。最后画面取图,球员高高腾跃于空中,单手敲击拦网扣球,也基本是郞平经典动作的精彩瞬间。 整个创作并没有花太多心思,基本算轻车熟路。但在具体细节处理上,并非仅仅凭电视画面印象的简单勾画,而是查阅了大量专业技术资料。币面上的球员,挺胸展腹,敞肩拉臂,小腿后屈几近90度,整个身体呈反弓形状。这是女子扣球动作中,罕见的完美无缺的姿势,其舒展其刚劲其矫健,几乎与男球员无二异。这样的动作,也只有郞平做得出来。
 配图76:女子排球银币设计草稿 因为币名为“女子排球”,所以开始也有考虑,是不是在球员动作中,增加一丝女性柔美?最初几幅草稿构图,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出来的效果,感觉很别扭。虽有女性的妩媚,但与身材修长、体格匀称、下肢富有弹力、助跑摸高可达到3.17米的郞平,相差太远了。 石膏雕刻过程,我还是尽力在细微之处,注意到性别的不同表述。比如球员裸露的大腿,本可做一些肌肉的浮雕肌理表现,但没有,只是以平缓与柔滑的形态处理,以强调女性“妩”的一面。同样,球员上身伸展的姿态,也带有一定“媚”的色彩。主要爆发力集中在运动员一双手上,尤其是扣球的右手,作为币面的核心点,大而有力。而另一侧,排球的描绘,则对应充满柔弱之势。背景球网的线条,不是直接在做于油土,而是在石膏模型上,以阴雕方式,一条一条刀刻而成。(上海造币厂 顾杏宝) 艺术鉴赏 从钱币艺术欣赏角度,女子排球银币并不是成功者,但它忠实记录了中国女排勇夺世界冠军的艰苦历程,因此,它是中国女子排球的形象画面,也是中国体育精神的经典画面。 女子排球银币背景处理极有特色。简简单单就是排球网,横竖线条纵横编织,没有任何修饰色彩。但在币面,它不是直拉,而是随圆形币制,进行了适应性地艺术变形。虽然变形有夸张成份,甚至有“不可逾越”的阻挠之力,但正因为有这种“不可逾越”,才更强调了中国女子排球夺冠之路的艰辛。 女子排球银币币面,依稀能看到主攻手郞平的影子。1984年,中国女排如日中天。如果币面人物不以为郞平原型,很难为国人所接受。像,或者不像,不是从贵金属币创作角度,而是国人能不能认可的角度。对于钱币艺术家的创作,这还是有相当的压力。 花絮 第23届奥运会纪念银币背面图案设计,女子排球银币之左,男子跳高银币之下,都镌有“火炬”图案:上为奥运之火,下为柄,柄中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早期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上为国旗,下为奥运五环,与此构图完全不同;而第23届夏季奥运会标志 “运行之星”,主体为五角星,另有13条横虚线,以及红白蓝美国国旗之色。如此,币面上的“火炬”,希望表达的到底是怎么样的寓意? 背面图案:男子跳高(1984—0402—Ag—1/4oz) 很多人都认为这枚银币上塑造的男子跳高运动员原型是中国的“跳高王”朱建华。1983年,朱建华在第5届全运会田径预选赛上,以2.37米的成绩,打破了由前民主德国选手韦西格保持了3年之久的2.36米的世界纪录,当年9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5届全运会田径决赛中,再以2.38米打破世界纪录。但由于身体原因,在第23届奥运会中,他与金牌失之交臂。 同为上海人,这枚银币的设计与雕刻者罗永辉在创作时,脑海中浮现的正是朱建华最擅长的背越式过杆场景。在背对着横越过杆那一瞬间,方寸之间的“跳高王”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舒展身体,屈髋收腹,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另一臂自然向下舒展,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
 配图77:男子跳高银币设计小稿
 配图78:男子跳高银币设计稿 银币运用浮雕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圆雕的立体感与空间感,用线方中带圆,动静结合,拙中见巧,生动自然。运动员的躯体丰满中蕴涵着强劲的力量,肢体肌肉线条充满动感,刀法流畅线条顿挫有力,而手臂、小腿那扭动旋转的线条更增添了紧张、激烈的动感,将朱式经典跳高姿势与男子跳高这项运动的特殊感觉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罗永辉评价自己的作品时,这样描述它:“看这枚币,要看画面上的这根中线,画面上的空间,乃至所有的零件都围绕着它去走,就像一口气一样贯穿始终,这就是运动的气势。朱建华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无缘问鼎奥运金牌,但他那传奇壮阔的一跳像一颗流星滑过天际,给我们留下了永恒慨叹的美。 (《中国现代贵金属币赏析》丛书(第1册)陆续更新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