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为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有不同版式,其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稀少。
长须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eba88b5544e2f2a1c9e0a8589f652c7.jpg
望文生义,龙面的两个龙须较长,龙须结尾伸到了“圆”字,此外龙头较大,全体看起来非常威严,但面部的规划使得龙看起来有一些返老还童,精气神远不及“曲须龙”“反龙”“大尾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ed92e36d12fe887e67a9c0cafd6be294.jpg
短须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aa49012b12c9494a64870fd63725b86.jpg
从人气上来说,“长须龙”毫无疑问是榜首,人气有两个指标:美感、珍稀度,假如太珍稀就谈不上所谓人气了。但在珍稀度和商场价值上,毫无疑问,“短须龙”在大清宣三系列样币中独具鳌头,没有之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b0e29a0045009718dfa2825760dae80.jpg
反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20ca93d8564993e1198ef4ff4b16278.jpg
“反龙”的说法是因为“曲须龙”的国币身份建立,二者在龙身的朝向上是相反的,因而得名。“反龙”从龙头、龙身到龙尾呈逆时针方向,而且龙尾是隐现于云朵之中,是大清宣三系列中仅有一枚“见首不见尾”的样币。在版别上,也是根据正面左边花枝边叶经脉的不同,分为阴叶版和阳叶版。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ee4ee2519d46c0ed01cc556e5558842.jpg
大尾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e1eab4358ce64422f7a397878a7e12b6.jpg
规划上来说,“大尾龙”算是“曲须龙”的一胎同胞兄弟,无论是两面的文字、图画、龙形、内齿,都适当的接近,而且龙身的结构也是如出一辙。仅仅“曲须龙”在处理字体、龙身、龙尾、云朵、龙珠等细节时,更加细腻。“大尾龙”得名则是来自于11根龙尾比“曲须龙”显得比较粗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57ec647f7558c1cd62af2ab6c5f789.jpg
曲须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57ec647f7558c1cd62af2ab6c5f789.jpg
曲须龙--清代机铸币中龙。因龙须稍短而曲折而得名,与长须龙对举。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是从1911年开端铸造的,铸造了多个版别,但由于种种原因,只要“曲须龙”版其他宣统三年清朝银币正式铸造并流转,其他版其他就归于试铸样币,未曾流转运用,因而民间见到的宣统三年清朝银币为数不多“曲须龙”的版别。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bcd31578667cf7c286e39e1fb33c7e9c.jpg
近代银币成为收藏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近代银币制作精良、图案考究、银光灿灿、使人们爱不释手。
二、银币系稀有贵重金属所铸,制作数量比铜币、铁币、纸币等少得多,存世数量有限。
三、解放后银币更是大量损失,如今存世量更加稀少。
四、近代银币很多种类上的图案、文字出于名人名家之手,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五、近代银币收藏投资风险小、增值稳定。加上是实物投资、交易比较灵活。
来源于
黄金网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