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早期军阀混战,各自为王;民国后期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这一切大都反映在货币上。民国货币林林总总千姿百态,民国时期发行的官方纸币高达3000种以上,其种类主要有军用票、关金券、金元券、银元券、铜元券、法币、商业银行和特种银行票及各省地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券等。
今天简单介绍一下民国纸币的主要种类,希望对各位藏友有所帮助。
1、军用票
袁世凯称帝引发了全国规模的讨袁战争。讨袁战争结束后,各地军政权为了筹措军饷,一般都发行过军用钞票,这类钞票均在战地发行,属于临时性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 (1).jpg
2、关金券
关金券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的简称,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
原来海关收税为银两,1929年世界银价大落,影响关税收入。政府于1930年1月决定征收金币,以值0.601866克纯金为单位作标准计算,称“海关金单位”。1931年5月中央银行发行关金兑换券,作为缴纳关税之用。1942年4月,以关金1元折合法币20元的比价,与法币并行流通。1948年8月发行金元券后,停止发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jpg
3、法币
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同时禁止银元在市面上流通,并强制将白银收归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采取通货膨胀政策,大量滥发法币,法币急剧贬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jpg
4、金元券
鉴于法币恶性膨胀,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8月19日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法定含金0.22217厘),以一比三百万的比率,收兑急剧贬值的法币。
然而金元券却以更快的速度膨胀,前后不到10个月,发行总额达1303046亿元,比原规定的发行额20亿元增加6.5万余倍,物价比币改初期上涨170万倍。解放前夕,上海银元1元可换金元券16亿元,各地纷纷拒用,遂以银元代替流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jpg
5、银元券
银圆券是“银圆兑换券”的简称。1949年迁到广州的国民政府以取代金圆券的形式发行的一种新货币。刚一开始发行时规定,每七亿五千万元的金圆劵可兑换一元的银元劵。但由于发行政策失误,不久后便崩溃瓦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jpg
6、铜元券
辛亥革命后,除银圆券外,各地还发行铜元券。 以省地划分,还印有“永远通用”等字样,显示信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_副本.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40.webp_副本.jpg
来源于钱币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