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泠春拍
清中期·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
款识:香蘅(底款);彭年(把款);曼生(刻款)
盒内鉴藏印:龚心钊真赏印、陶冶性灵、瞻麓斋、龚钊秘玩
木盒签条:曼生百衲壶。怀志。
盒内书:杨彭年,阳羡人,合家皆善冶匋,陈曼生作铭,使为制茗壶而名益重。其女香蘅所作尤为密致,然所传不多,得者尤珍逾拱璧。此裋褐壶,式雅色异,曼生自镌铭,可宝。丁丑正月怀希。
镌刻: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
6×11cm
这件「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百衲壶」,为清末收藏大家龚心钊旧藏,瘿木盒外由龚氏题签「曼生百衲壶」,内衬亦有多方藏印与一纸题记,十分珍贵。壶形制小巧,把下钤「彭年」小章。壶底钤「香蘅」长印,「香蘅」即陈曼生之子小曼宝善。
龚心钊匣上题识
此壶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简洁质朴,气度不凡。壶身大小如拳,手感极佳,入手温润可人。胎身宝光煜煜,灿若朝霞,泥色褐中泛红,错落披饰着黄、褐深浅色泥,斑驳一似碎布补缀之百衲僧衣,泥色运用传神,呼应铭文,让人心生赞叹。
壶身题铭:「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当代大石斋唐云(1910-1993)所藏清郭频迦题字,朱石某摹《茗壶二十品》,所勾绘的曼生壶式中,即有此百衲式及铭文。此手稿首页题「陶冶性灵 频迦」,右署「承名世钩朱石某摹本」,是以前鉴别和仿制曼生壶的底册。
百衲,指出家人用信众捐助或施与的多片碎布补缀而成的僧衣。这件「香蘅款曼生铭百衲壶」,虽与《茗壶二十品》的白描百衲壶形制稍异,但杨彭年透过色泥技巧,反而让此壶更贴近「百衲」的精神。壶铭「勿轻裋褐」,裋,发音同树;褐,指麻料编织的粗布。裋褐,即指贫贱人家所穿的粗布短衣,壶名「百衲」与铭文「裋褐」均与壶身的斑斓色泥相应和。
壶铭「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活活,为水流声,此处指注茶的水声,更是隐喻智者的腹中经纶与人生智慧。综观全句铭文寓意为:切勿以貌取人,有内涵的贫士,往往能说出令人振聋发聩之言。此外更可以引申解读为:为人治学应该像百衲衣一样,必须虚怀广纳,不因人废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能提升自己的学识与胸襟,言之有物,汲之不穷。此壶切茶、切壶,更切处世哲理,确是典型的曼生壶。
龚心钊匣上钤印、题识品评
龚心钊珍赏印、陶冶性灵、瞻麓斋、龚钊秘玩(鉴藏印)
清末民初著名收藏大家龚心钊
此壶原为清末民初著名收藏大家龚心钊旧藏。龚心钊(1870-1949),字仲勉,又字怀西,一作怀希,号瞻麓、勉斋,室名「瞻麓斋」,安徽合肥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34年出任清国驻坎拿大(今加拿大)总领事。辛亥革命后长居北京。龚心钊于三、四十年代曾活跃于上海,收藏极丰,尤爱紫砂,藏品常用硬木制成,内以丝绢或织锦包面,每于匣上钤印、题识品评。龚氏后人将部分旧藏捐赠上海博物馆,其余散入各地藏家,因藏盒题记的特色,龚氏旧藏每易辨识。重庆三峡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均庋藏有若干龚氏遗珍。
铭文署款「曼生」,即陈曼生(1768-1822),清浙江钱塘(今余杭)人,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一号种榆道人、曼公、曼龚、夹谷亭长、胥溪渔隐等,西泠八家之一,善书法、篆刻,嘉庆十六年(1811)左右,任溧阳县宰,好紫砂工艺,自绘紫砂壶图样,请杨彭年及杨之弟妹等良公制壶供坯,并与幕客在壶身刻铭,题记吟咏,是谓「曼生壶」。
把下钤款「彭年」,即杨彭年(1772-1854),清宜兴制壶名手。彭年弟宝年、妹凤年,都是当时制壶高手。一门眷属皆工此技,名闻一时。杨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传大彬手捏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
此壶曾于2013年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主厅”国家画廊”展出。并先后著录于2008年黄怡嘉、李富美主编,《紫韵雅翫》(台北,天地方圆);2013年史俊棠、黄健亮主编《陶都风宝岛情》(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著录于《紫韵雅翫》
著录于《陶都风宝岛情》
目前所见「香蘅」款曼生壶不多,其一,江苏淮安市博物馆藏「香蘅款三足扁壶」一具,肝紫色,壶肩镌铭︰「台鼎之光,寿如张苍。曼生作乳鼎铭」。把下钤「彭年」小印,底钤「香蘅」篆文长方章。此壶为1986年出土于淮安市河下镇清代王光熙墓,其人不可考。
江苏淮安市博物馆藏 香蘅款三足扁壶
其二,上海博物馆藏「香蘅款小周盘壶」一具,壶肩镌铭「吾爱吾鼎,疆食疆饮。曼生作乳鼎铭」,把下钤「彭年」小印,底钤「香蘅」篆文长方章。两壶均为小壶,高仅3.7公分,弥足珍贵。
上海博物馆藏 香蘅款小周盘壶
(文:黄健亮 图文资料整理:西泠拍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7/7/16 10:34:4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