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 广告

泉友社区☆ 品 牌 专 栏 ☆币市大家谈 → 艺术品收藏.赝品大观之文章荟萃(转帖)


  共有55051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

主题:艺术品收藏.赝品大观之文章荟萃(转帖)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71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8 13:22:00

古城洛阳盗墓笔记

 2012年04月07日 09:10 新京报 

  ●到十三朝古都洛阳做文物的采访,随处都是采访对象,讲起来人人都是行家

  ●更多的人,把盗墓贼作为一个故事来源

  张寒

  新京报(微博)深度报道部记者。从业七年,深爱这个行业。从人生冷暖到细节雕刻,全部内化为自己的财富。

  4月5日发表《埋古墓敲破痕 南石山村三彩穿越唐朝》

  【代表作品】

  张海超:开胸验肺我只想活下去(2009年8月3日)

  赵作海:被翻转的人生(2010年5月17日)

  内蒙古越狱事件系列报道(2009年12月)

  洛阳城不大,它的厚重是一点点渗出来的。不像西安,因为城墙的缘故,显得高大威严。它有股敦厚的温柔。

  在洛阳城里,经常会迎面碰上一些历史的痕迹,就在街头巷尾。

  到十三朝古都做文物的选题,很像一个人陷落到沙堆里,随处都是采访对象,讲起来人人都是行家。

  中国的墓快被盗完了

  在洛阳人看来,随便圈一个地方,挖下去就是古墓。一层空了,还会有另一个朝代的墓在下一层。

  在洛阳,谈文物似乎谁都避不开盗墓的话题。

  出租车司机一路手指着四周,路边,楼下,“挖一挖全都是墓”。洛阳的北邙山,因为地势高风水好墓多到“无卧牛之地”。在洛阳人看来,城里也是如此。随便圈一个地方,挖下去就是古墓。一层空了,还会有另一个朝代的墓在下一层。

  一个曾经抓过盗墓贼的警察带着我四处转。一踩刹车,“下来”。这是市区的一个工地,他说这个工地肯定已经被盗过了。可惜轧土机重新轧过,没有了盗洞的痕迹。他说,在乡下,可以随便拉住老乡问,村里有盗墓的吗?咳,早盗空了。在他看来,洛阳的盗墓贼已经遍布全国,不久,也许全国的墓都会被盗空。

  来洛阳前,北京社科院的一位考古专家也这么对我说过。这位曾从事田野考古的专家颇为心痛,中国的墓快被盗完了。

  对盗墓的研究,在洛阳有时会和现实发生关联。

  洛阳学者赵振华研究洛阳铲,里面提到洛阳铲的发明者李鸭子,“我说他是盗墓贼”。文章在媒体发表后,李鸭子的孙女把媒体告上了法庭,她认为盗墓贼这个说法是对他爷爷的侮辱。赵振华只好出庭作证,用资料打赢了这场官司。

  与平常人单纯的猎奇不一样,古董商们对盗墓贼心思不同。行内有“支锅”的说法。有古董贩子出钱给盗墓贼,配备对讲机、鼓风机甚至电视仪等工具,这被称为入干股。墓里如果盗出东西,会以便宜的价格卖给出钱的古董贩子。这类“支锅”的古董商一般是盗墓贼出身,懂行又不愿自己再冒风险。

  更多的人,把盗墓贼作为一个故事来源。东西哪来的?从盗墓贼手上拿的。听起来,这东西更像真的。

  盗墓文物是仿制的标本

  盗墓是个产业,盗墓完了之后也仍然有故事延续。古墓土是作旧的好材料。文物需要埋在土里作旧,最好的就是古墓的土,有历史的沧桑感。

  在采访的村子里,压低声音问,有真东西吗?有人会搭腔,有,盗墓的刚盗出来,急着转手呢。

  至于是否真实,那就信不信由你了。

  盗墓小说风行一时,小说里的盗墓神秘而恐怖。

  在洛阳这里,盗墓却有点家常的味道。一个洛阳人讲起他小时候看人盗墓。村子四周都是古墓,看到有洞,就等在洞口。盗墓贼挖到东西出来,会随手给看热闹的小孩都发一件。死个盗墓贼,村子里的人也觉得平常。“被流沙碎石给打死了”,把洞口封了就完了。

  盗墓是个产业,盗墓完了之后也仍然有故事延续。古墓土是作旧的好材料。文物需要埋在土里作旧,最好的就是古墓的土,有历史的沧桑感。盗墓出来的文物往往会是仿制的最好标本。

  在全村仿制唐三彩的南石山村,说起自家东西能以假乱真,一个论据就是“我家里有真东西。”

  在洛阳,常常会有时空错乱之感。尤其是走在仿古村,听盗墓的故事。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有文化沉淀,也有文化沉淀被搅起的各种浮尘。

  很多人被文物故事所骗

  洛阳是全国文物市场的一个缩影,“全国都一样”。讲故事,骗人不新鲜。新鲜的是所有人都想捡漏儿,发大财。“搞收藏没有了一个平和的心境”。

  “你也就在洛阳能淘到真东西”。洛阳的收藏家提起文物总显得中气十足。

  他们提起电视里的各种鉴宝节目,一脸不屑。洛阳的老藏家很少会把东西拿到节目里。比起学院出身的专家,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力。

  所谓的土专家,在洛阳又分为三种。一种专家是盗墓盗出来的,因为见得多,对墓里出土的东西鉴别力强。另外一种是洛阳本地的藏家,常买常看,练就好眼力。还有一种,是本身做仿制品的手工艺人,自己亲手做东西自然很难被骗到。

  洛阳周围两个专门做仿制品的村子,一个仿制唐三彩,一个仿制青铜器。这两样在洛阳本地的收藏圈,是很难卖出去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我隔五米都能看出来真假”。蒙不了土专家们。

  土专家们的一条论据是,只有见过真东西,又见过假东西,才有辨别能力。“有的专家一辈子见得都是真东西”。对他们来说,洛阳文物市场可以算得上得天独厚。因为墓多,出土文物多,真东西见得不少。因为造假的多,对造假的新方法能最快接触到,自然不会轻易被蒙到。

  一辈子玩鹰,难免被鹰啄眼。谁都被骗过。唐三彩和青铜器骗不了他们,还有其他形形色色呢。洛阳玩家爱用民国做比,往好里比的是“那时候文物行多讲诚信”。往坏里比,“现在比民国造假的都多”。

  达成共识的是,“千万不要听人讲故事”。很多人不是被文物骗,是被故事骗。以前的故事是,我从乡下收来的。现在的故事是祖传多年,或者从海外回流的。收藏家刘林民曾经走眼一次,“我太相信那个朋友了”。相信不会说话的东西最保险。

  搞收藏50多年的刘林民明显地感受到,现在洛阳文物市场的混乱。洛阳是全国文物市场的一个缩影,“全国都一样”。讲故事,骗人不新鲜。新鲜的是所有人都想捡漏儿,发大财。“搞收藏没有了一个平和的心境”。

  一夜暴富的故事刺激了太多人。

  亲耳听到洛阳一个文物商要炒作一个文物。据他说,是价值上亿的汝窑精品。在国内卖不上价,想通过海关运出去,试了几次不成功。他在策划新的办法,说话的时候,他不自觉地敲着桌子,“上亿啊,上亿啊”。

  在乡下,亲眼看到了另外一场买卖。和一个收藏家去村里。村里做北魏陶俑仿制品的人是他朋友。到朋友屋里看到一个罐子,“这是真的?”“真的”。“多少钱?”“两万”。“一万五我要了”。买卖在几秒钟内结束。

  看起来这更像一场正常的买卖。懂行的一眼看出真假,卖的人要价适可而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7 22:39:40编辑过]

分享到:
支持(3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daytona3927
  72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副排长 帖子:846 主题:1 积分:996 精华:0 注册:2011/2/10 11:5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8 20:27:00

以下是引用苏治华在2012-3-14 4:28:00的发言:
 

收藏界仿制品多是中国自古以来的特色,很多老银元与新中国金银币皆有山寨版,如何辨别真伪要做研究,否则,建请勿介入收藏

收藏者可能会注意到一点:当时的高仿很可能成为以后的真品,一旦实现,多少倍的利润阿..........

分享到:
支持(4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73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8 22:43:00

书画市场上作品真假难辨
2012年04月07日 16:32 扬州晚报 
 
  【核心提示】

  对于书画家们来说,书画作品在市场上都有一个“行价”。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书画家的艺术水准,但是也能从一个方面衡量出市场对于书画家的认可程度。在扬州的书画市场上,书画家的作品存在着“画好价低”的普遍现象。而新规的出台,则有望破解这个迷局。

  现象一

  不少店铺可预订名家作品

  目前的扬州书画市场,主要集中在红园、天宁寺、准提寺一带,长久以来,这里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品收藏、交流的平台,很多经营书画的商铺也将目光投向这里,也有了一定的聚集规模。

  在红园内,一家规模较大的书画苑大堂内,悬挂、展示着数以千计的书画作品,还有很多书画作品正在装裱。据店员介绍,该店经营的主要都是扬州本地书画家们的作品。

  店员说,这些作品很多售价都不算高,一幅装裱好的四平方尺的画幅,售价在200元左右的比比皆是。当然,这里也有名家作品,如扬州书画家朱旭、鞠伏强等的作品,也是有售的。朱旭的一幅花卉图,标价为4200元。店员说,需要扬州其他名家们的作品,他们都有渠道可以拿到。

  在准提寺收藏品交易市场内,一位姓金的店主就对记者说,他有鞠伏强的画作,市场价是每平方尺

  5000元。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的老师就是鞠伏强的弟弟,所以画作肯定是真的。

  秋雨路上,也散落着几家画廊。某画廊的店主说,他这里兼顾销售国画、西画,既有数千元的国画精品,也有几百元的装饰画。当记者试着询问是否有顾扬的花鸟画时,店主说藏有三幅,但是尚未装裱。扬州其他名家的作品,“看你需要谁的,基本上都能有。”店主特别提到,在该店买名家字画,最大的好处就是保真,“开具收据,如果是假画,保证退款。”

  尽管这些店主,都说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名家字画,都是真品。但是,对于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难以辨别真伪。

  破局:重新规范书画市场

  市文广新局市场处处长王家藻介绍,这次国家文化部颁布新规规定,这些经营字画的商铺,在获得工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之外,还需要在文化部门登记领榷艺术品经营单位备案登记证明》。在登记备案的同时,文化部门就会加大对这些经营店铺的管理,尽可能避免出售赝品的现象发生。

  现象二

  扬州书画家“画好价低”

  “现在扬州书画家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作品水准较高,但是价格一直卖不上去。”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忠南介绍,“很多社会画家的作品,上百元就能买到一幅。而每平方尺价格能够达到6000元的书画家,扬州大概只有五六个。在国内书画界,这个价格已经算是很低的了。在北京、上海等地,每平方尺价格在几十万的也是大有人在。”

  市国画院院长刘南平分析,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买方市场的现状,现在的大买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另外一个原因,是扬州现在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书画交易市场,很多人都习惯于“求”画,“都是互相索画,也不给钱,都卖面子。”

  “空间画廊”的店主也说,他所出售的画价往往要比画家本人的开价要低。在业内,一名画家的画价分两种,“家里价”和“店里价”,“家里价”是画家自己开出的价格,而“店里价”则是店铺出售的市场价。“扬州画家

  经常会参加一些笔会,或者是将画赠送给别人,这样社会上就会流传有他们的一些作品。我们用比较低的价格收购,再卖出去,这样的价格,要比画家本人开价要低,同时又能保证真品。”

  而在国外,一个好的画廊店主往往就是一个好的书画经纪人。他们往往会看准某位书画家的作品,全部收购,进行包装,得到市场认可后,就能有很高的利润。但是,具备这样目光的画廊,在扬州暂时没有出现。而书画经纪人,目前在扬州也是空白。

  破局:激活书画经纪人市场

  王家藻说,新规出台之后,书画家本人不得开设店铺出售书画,必须通过有资质的中介或是公司出售。这样一来,就会刺激扬州书画经纪人市场,以期从无到有,可以对扬州书画家们进行包装。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育,扬州书画家们的作品也会逐渐摆脱“画好价低”的迷局。

  现象三

  市场上画作真假难辨

  消费者想要购得一幅书画作品,除了去商铺购买之外,还有一个渠道就是各种拍卖会。拍卖会有一条行规,就是“不保真”,完全依靠买家的眼光自我判断。

  说起在拍卖会上的作品,扬州很多书画家都是满腹牢骚。陈忠南说,据他所知,现在扬州就有人专门临摹仿造他的画作,然后再到小型拍卖会上去拍卖,往往几百元就能拍到。刘南平也说,自己常在小型拍卖会上看到伪造画作。

  对于拍卖会主办方来说,赝品流入拍卖市场,往往也并非所愿。尽管主办方都有一些专家进行鉴定,淘汰掉一部分赝品,但是专家也并不能够完全辨别画作是否真品。

  破局:加大监管拍卖市场

  王家藻表示,通过新规,文化部门对于拍卖市场也会加大管理力度。所有拍卖艺术品的主办方,也需要前往文化部门登记,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约束。

  记者 王鑫(扬州晚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7 22:38:55编辑过]

分享到:
支持(3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74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8 22:53:0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 21:14:08编辑过]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75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0 9:31:00

古玩世界埋的地雷

 2012年04月09日 11:33 东方早报

<!-- 内容模块:单图 begin -->
古玩世界埋的地雷 古玩世界埋的地雷


<!-- 内容模块:单图 end --><!-- publish_helper name='原始正文' p_id='1081' t_id='2' d_id='63114' f_id='45' -->

  石建邦

  前一阵,有媒体发布全国文物造假产业地图,看了简直就是一幅骇人听闻的“地雷”布局图。不过,有“铲地皮”的就有“埋地雷”的。非但如此,“铲地皮”的常常一不小心会踩上“地雷”,而“埋地雷”的又通常假扮成“铲地皮”的来忽悠你。这,大概就是古玩世界五彩斑斓的“无间道”。

  所谓“埋地雷”,说出来似乎很简单。把地雷通过各种渠道,事先安置到各种预定位置:例如老头老太家里,名门望族的后人家里,以及有地位的领导家里;还有拍卖行、古玩店、博览会甚至地摊上等等。然后编一个美丽的故事说动买主上钩。接着领“鬼子”进村,一番游说,一番表演。最后踩响“地雷”,交易结束。但实际操作起来,其实是一个精密的系统工程,是不见硝烟的“定向爆破”。笔者曾在一篇文字里对此略有表述,这里不妨再补充一二。

  老胡财大气粗,多年前涉足瓷器收藏,马上有一批古董商不请自来,团团围住,流水般送上各种货色。这帮人比伺候亲爹还殷勤周到,天天陪着他边吃喝玩乐,边地质勘探般到处寻宝掘宝。碰到的货色,每一个故事都说得神乎其神:有爷爷做过乾隆保镖的(时间对不上啊);有父亲伪满时期当过中央银行行长,厌恶日本鬼子而把国宝窖藏地下的;有从海外四大家族手里处置遗产而直接拿过来的……个个忽悠起来巧舌如簧,天衣无缝。时间长了,交过几次学费后,老胡也算有些眼力,一般的东西,小打小闹的已经感觉不过瘾了。他要搞个大的。

  一天,有远方的线人来报,说发现一件重器,明洪武时期的釉里红将军罐。这元明之际的釉里红瓷器,比元青花还要难烧,史上留存的很少,保存完整的更是凤毛麟角。来者说,这件东西难得的完整。他拿出彩色照片好几张,侧面底部都有,但只让老胡看一眼就收回去了,说是不给留底。来者表示,真假你们尽可以带专家来看。老胡他们再三问东西出自哪里?回答是在四川达州发现,现在当地某某手上。“我是第一个让你知道。”他掏出手里的机票,说马上要飞北京,感兴趣的人还有一溜呢。言下之意,你要抓紧。

  达州,老胡心头迷糊。看照片东西倒是像的,可达州——一个鸟不拉屎的蛮夷之地,从来没有听说出过什么瓷器啊?当晚,大家围着老胡反复合计,想来想去,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只是一致觉得,东西如果是真的,那是国宝无疑。半夜,戴眼镜的小梁一拍大腿,找到书上说,朱元璋有个儿子死后葬在达县,莫非靠谱……?大家立时来了精神,老胡两眼放光。

  于是一班人心急火燎地赶到达县。等了两天,千呼万唤始出来,东西隆重登场。周围的人都说好,连一贯稳重的“老法师”也拍案叫绝。老胡像喝了药似的兴致高昂,当场付款走人。东西带到上海,后来请最顶级的专家一看,委婉暗示老胡那是高仿一枚。老胡开始不信,背地里骂他是“假专家”。但时间长了,慢慢看出端倪,终于明白自己踩了“地雷”。

  有“埋地雷”的,就有“运地雷”的,这个当然是物流公司般一条龙的服务,这里就不必细说。但可悲的是,有些运地雷的人其实是纯粹被人“当枪使”,压根不知道东西的真假,还以为自己是“夺宝奇兵”呢。1989年秋季,香港苏富比(微博)拍掉一件清代雍正粉彩花鸟纹瓶,器形硕大,42厘米高,画牡丹绶带,精美绝伦。这件铭心绝品,私下以为比2002年张永珍买了捐献上海博物馆的那件更要精美。最后此器以创纪录的1210万港元成交。如果搁到今天,东西要是再露面,那还了得。可巧十年后,我有一个朋友,律师出身,业余好古,提了同样的一件东西,远涉重洋,去伦敦见某国际拍卖公司的专家。木箱刚刚打开,英国绅士就和蔼地笑了,笑得意味深长。他说在这十年里,已经看到数十个同样的花瓶了,而且做得,嗯,确实不差……朋友顿时脸色通红,简直无地自容。原来,他据说是受某某“大家族后人”之托,帮助人家处理遗产纠纷呢。哈哈,被人“埋”了也不知道。

  (作者系艺术投资顾问)


分享到:
支持(2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76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0 9:36:00

评析古代赝品书画的价值(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9日 10:50 艺术银行

<!-- 内容模块:单图 begin -->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 内容模块:单图 end --><!-- publish_helper name='原始正文' p_id='1081' t_id='2' d_id='63089' f_id='45' -->

  文_张丽丽

  随着艺术资本化的到来,作为人类文明载体的艺术品,变身为高额利润的代名词,其高报酬率不断吸引着大量资金投入艺术市场的洪流之中。但艺术品的“真”与“假”,一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决定着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成与败。在谈“假”色变的今天,我们就以占艺术市场成交份额最大的古代、近现代绘画作品为例,重申“假画”的范畴与意义,为收藏家与投资人抽丝剥茧,挖掘其背后的投资潜力。

  假画的前世今生

  假画,又称伪作或赝品,是指非画家本人实际创作,却谎称是其所作,署其姓名或采用其他方式表明其身份的美术作品。根据假画制作方式,造假一般分为四种形式 ——摹、临、仿、造。摹,在原作上拓写,采用先勾勒再填色的方法,力图与原作一致;临,指看着原本的构图、笔法大意而制作;仿,指仿学某人笔法结构,在没有蓝本的基础上,凭自己想象制作假画的方式;造,属于臆造的范畴,在整个造假过程中,完全不考虑仿造对象的艺术特色,凭自己意向天马行空地制造假画的方式。

  造假,历代皆有。上至统治阶级,下至黎民百姓,他们在政治需求、个人喜好或者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或个人、或群体、或区域性地生产假画。早期,古代绘画作品的描绘对象主要以人物为主,且内容多为劝诫、警示之用。三国时期的大文豪曹植在《画说》中就曾写道:“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异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放臣斥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绘画作品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历代统治阶级有目的、有选择、有规划地组织临摹艺术作品,并将其赐予众臣及各地官员,从而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后来,随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长足发展,艺术市场空前繁荣,古玩、字画以及当时创作的艺术精品大受追捧,以盈利为目的的书画伪作充斥整个艺术市场。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有记载:“古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人皆借以糊口。”人们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惜代价地挖空心思,进行花样翻新的书画伪造和改造,并最终形成了造假的手工作坊、造假区域以欺世盗名。其中,“苏州片”成为赝品中的佼佼者,其特有的艺术、历史价值在造假的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

  传世赝品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产生方式,它们在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教育方法下产生,并且不具功利性。中国书画的学习方法历来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临摹古人和老师的作品是学画的唯一途径,而临摹得像与不像则成为将来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中国历史上,北宋时期徽宗赵佶开设的“皇家画院”就产生了诸多临摹作品。画院,官署名,在中国古代宫廷掌管绘画。宫廷画院始于五代,盛于两宋。宋徽宗颇具绘画才能,为画院定立了一套完整制度。他以自己的鉴赏趣味和创作方法要求画院画家的创作,从而形成了精致华丽的“院体”风格。在绘画学习中,宋徽宗十分重视古人“格法”,他命人每旬将宫廷收藏的名画两幅押送到画院供大家临摹学习,例如现藏台北“故宫(微博)”的黄居寀《芦雁图》就是在“传移摹写”下产生的精品摹本。

  假画也进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中陈列的艺术作品与征集对象也一定与其职能相符。而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唐寅《溪山鱼隐图》卷,以及辽宁省博物馆的张宣《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它们或是宋代摹本,或是师友代笔之作,皆属假画的范畴,却都进入博物馆并成为镇馆之宝。这些旧时名家高手的仿品及代笔,谁能说它们没有收藏价值呢?

  名家仿名家——最具收藏价值

  对某些画家的画,仿其风格去创作,然后签其名款印鉴,这种仿制现象,仍属于假画的一种。在过去,往往某书画家的作品行情特别好时,大批仿制者就蜂拥而至,专仿这一家笔法,如清代的王石谷等,就会出现专仿其画笔法的仿制者,他们不但临制这些名画家的画,而且也能根据这些画家的笔法自由发挥去创作。一般这种情况,以儿子学父亲、门生学老师居多,也有作坊中的徒弟在师傅的指点下专学某人的。但在众多传世仿作之中,从投资的角度看,最有投资潜力的赝品当属名家仿名家的“精品伪作”。

  历史上,名家仿名家,代有其人。如张石园仿王石谷,江寒汀仿任伯年、虚谷,吴待秋仿王原祁等都可乱真。其中,最负盛名当推大名鼎鼎的张大千,他“穷追古人之迹,穷通古人之法,最后达到穷探古人之心”(叶浅予语),因而大千仿石涛、八大的作品曾骗过当时国内不少知名的鉴定家,并在民间流传了许多趣闻轶事。据许姬传(梅兰芳的秘书、收藏家)先生回忆,上世纪30年代初,著名鉴定家、书法家张葱玉偶然在一间房内看到四周挂满历代书画,经张葱玉仔细辨认,皆为大千仿作。张葱玉表示,假若有人将其中的画当真的卖给他,他是会吃进的。他并预言,张大千伪古前无古人,今无来者,将来凡是署名张大千的画,必定会大涨价。张大千门人何海霞也是造假高手。当代大师黄永玉曾写过《鬼手何海霞》一文。之所以称其为鬼手,是指何海霞仿老师张大千之画,达到乱真的程度。由此可见,名人仿名人的艺术作品虽是赝品,但其艺术价值颇高,也值得买家关注与收藏。

  旧时高仿艺术品值得关注

  具有投资潜力的“假画”除了“名家仿名家”之作外,还有大量旧时高手仿名家的高品质赝品。这些赝品虽然在当时乃是造假者牟利的产品,却有相当一部分技艺高超,非一般俗手可及,且为旧裱,装裱考究,近年来亦显现出特有的收藏价值。例如,明代的“苏州片”就是高手仿名家中的精品之作。

  明代,吴门画派的兴盛,为苏州当地的艺术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书画造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集大成时期。随之出现了一批具备绘画技能的人,他们专以制作假画为生。为了提高造假的水平和门径,这些造假团队开始分工合作,有人专攻书画,有人专攻印章,有人专攻树木,有人专攻山石,大大提高了造假水平。最后,这些造假集团逐渐发展成为书画的复制行业。他们所生产的复制画,后来被称为“苏州片”。而这种书画作伪的区域性现象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期。《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一书就曾有这样的描述:“明清时代造假最著名,规模最大的是在明万历到清代中期(公元1753-1820年前后)的苏州。据记载,这一时期的苏州山塘街专诸巷和桃花坞一代聚集着一批民间作画高手,专以制作假画为业,他们所造的假画后来被统称为苏州片。”苏州片数量多,流传范围大。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都藏有苏州片作品,流传海外的也为数不少。其中有些伪作还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等印玺。可见,这些伪作曾混入清宫,骗过了皇帝。

  今天,苏州片仍在各种拍卖、展览、鉴定等艺术品相关场合频频出镜,且多半会令人惊叹!它们逼真之极但绝非真迹,却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而今流行的高仿工艺。这种摹制品,是遵循一切遵照原迹的绘画法则,而不掺杂他人个性的原作副本。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专家金运昌指出,千百年来,这一部分伪作在学术界往往被列入到真迹当中,就是在鉴定工作中也是另眼看待。而从文物保护的意义上观察,纸绢寿命大约千余年,到寿终之时,保存得再好,也会自然消失,这种逼近原作的复制本能取代原本的功能,有继承原本传世的历史意义。

  被视为真迹的代笔之作

  代笔,是造假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代笔是在本人授意的情况下产生的艺术作品,有时甚至是本人参与的参半代笔。一般情况下,画家因太忙而无暇应酬,或不愿意应酬、应酬不了而请人代笔。历代的画家们多是学生、故旧、家人为其代笔。明代画家董其昌,因身处松江画坛主帅位置,加上礼部尚书的显赫官衔,公务十分繁忙,当求画者络绎不绝时,为了应酬需要,不得不让他的学生及弟子、画工们代笔。徐邦达的《古书画伪讹考辨》一书和启功的《董其昌书画代笔人考》一文中都明确地指出,董其昌的代笔人大约有十几个之多,即赵左、沈士充、吴易、吴振、赵洞、叶有年、李流芳、王鉴等人。藏于天津文物商店的《倚松阁图》轴即沈士充代笔。同样,吴昌硕书画名声大噪,晚年求画者甚多,忙不过来时,花卉就请他的弟子赵子云代笔,山水、人物请王一亭代笔,然后由自己落款。历史上,也有学生名气大过老师后,老师又为学生代笔的情况。据说唐寅为周臣学生,唐寅出名后,应酬不过来就由周臣为唐寅代笔,藏于台北“故宫”的唐寅《溪山鱼隐图》卷,即为周臣所作。

  中国美术史上还存在一种代笔的特殊现象,原画作者出于自我欣赏,为留名后世而假以他人之手,如宋徽宗赵佶的代笔就是如此。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独丹青以上皇自擅其神逸,故凡名手入内供奉,代御染写,是以无闻焉尔。”由此可知,传世的赵佶款的画,风格多异,精粗不一,工拙不等,显然出于多人之手。例如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徽宗《听琴图》,由于有徽宗题名与画押,此作一度被认为是赵佶所画,后经学者考证,实为宣和画院画家描绘徽宗赵佶宫中行乐的作品,而图中抚琴者,正是赵佶本人。

  由此可见,代笔下产生的艺术作品,其价值虽不能以真迹而论,但作为艺术家本人认可的代笔品,与真迹之间的价值差距也不会相差太大,不会影响其收藏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名家仿名家、旧时名家高手的仿作和代笔之作虽然都属于假画的范畴,但从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制作质量来看,其历史及美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都不容忽视。至于那些今日以高科技产品进行临摹的专业化、集团化的伪作及假借收藏家的名声,利用著录作伪的新型赝品,则不但毫无收藏价值,扰乱书画市场,还侵犯了艺术家的知识产权,最终贻害社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8 9:13:35编辑过]

分享到:
支持(3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涧_小鱼
  77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副营长 帖子:1073 主题:4 积分:1313 精华:0 注册:2011/11/26 10:54: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0 10:12:00

         打假、打假;怎么越打越多。

分享到:
支持(1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78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0 18:41:00

揭开画廊造假链条:32万元名画千元可搞定

 2012年04月10日 10:29 长江商报 

<!-- 内容模块:单图 begin -->
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熊胜华正在鉴定。本报记者 孙辰 摄 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熊胜华正在鉴定。本报记者 孙辰 摄 去年曾以32万成交的这幅范曾作品,画廊老板称只需1000元便可仿制。本报记者 孙辰 摄 去年曾以32万成交的这幅范曾作品,画廊老板称只需1000元便可仿制。本报记者 孙辰 摄

<!-- 内容模块:单图 end --><!-- publish_helper name='原始正文' p_id='1081' t_id='2' d_id='63248' f_id='45' -->

  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春拍在即,各家拍卖公司赶场忙。可是送来的东西大多不尽如人意。武汉一家拍卖公司征集公告发出一个月,征集来的700余幅字画仅5张入围。面对专家的婉拒,送拍者甚至责怪专家“不懂板”。

  送赝品遭拒,怪专家“不懂”

  上个星期,家住积玉桥的王爹爹全家四口总动员,带着一幅约8平尺(1平尺为33.3CM×33.3CM)的李可染山水作品,前往位于中北路的嘉帝拍卖公司送拍。

  工作人员简单询问来历得知,这幅作品是王爹爹在两年前,经过一位老年大学同学介绍购买的。当时这位同学称亲属急等手术用钱,对方认为王爹爹人脉广,想通过他介绍将这幅画卖出去,并答应事后重谢。

  这幅作品为1980年李可染所作的《春雨江南图》。王爹爹喜欢字画,平时也颇有研究,看过作品,断定为真,干脆自己买了下来,“当时花了5万元”。

  颇懂行情的王爹爹心并不大,“300万左右就行了,价格并不高”。在公司鉴定专家还未赶到公司时,公司征集部便提出了作品“不太对”。

  见此,王爹爹提出,起拍价可再降一点,但公司最终还是婉拒了对方。对于该公司的说法,王爹爹一家并不认同,特别是其儿子儿媳,称这幅画已通过了专家鉴定。临走时其儿子还丢下一句“什么专家,完全不懂板。”

  之所以如此肯定此画“不对”,是因为这幅作品早在去年的春拍中就登上了拍卖图册,该公司知道现在这幅画的流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同一幅画,作者画了好几副的情况也存在,但是该画无论从功力、题款、印章上看,与作者水平都相差甚远,另外纸张也达不到年代”。

  据了解,李可染作品目前市场价超过100万元/平尺,去年这幅“春雨江南图”的起拍价就接近500万元,“就算是两年前,5万也远远买不到”。

  拍卖公司:好东西很难征集

  昨日清晨,在位于中北路的武汉嘉帝拍卖公司内,艺术品征集部工作人员小朱上班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进入公司邮箱,里面已塞满了70余封未读邮件。这些都是近几日来自全国各地卖家的上拍申请,图文并茂。小朱要做的,是将这些申请一一整理筛选,然后上报给部门经理。

  早在2010年,中国艺术品交易额已高达550亿元,在这一片繁荣中,艺术品市场造假手法令人眼花缭乱。嘉帝公司负责人称,现在送拍者对于所持艺术品的出处,“故事太多”,他们也不好辨别。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春拍预计6月进行,目前征集到的艺术品种中,字画所占的比例高达95%,送拍的作品不仅涵盖了近代大家,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张大千、启功的作品。还有湖北三老(张振铎、王霞宙、张肇铭)及新三老(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的作品。

  但令人遗憾的是,最终只有5张作品入围,其中送拍的齐白石的作品有12张,没有一张入围,而徐悲鸿的作品有8张,只有一张被留了下来。这些署名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的作品,题材广泛,涉及人物、山水、动物,尤以马、虾、牛、竹等假画最多。

  汉口的一家拍卖公司负责人感叹,近年来好东西越来越难征集,公司在今年征集时,干脆不通社会公开征集,而是通过老关系户、圈内的朋友帮忙寻觅拍品,然后上门与持有者协商,“因为外面的都是大路货,太费精力了”。

  暗访

  本报记者暗访,揭开画廊造假链条

  32万元“名画”千元可搞定

  如此多的赝品来自哪里?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大多是外省流入,近几年本地也兴起了造假链条,并且将矛头直指画廊。

  相比北京、广州等艺术品发达城市,武汉成规模的画廊并不多,且分布零散。主要集中在徐东、崇仁路、司门口、南京路等处。

  在位于司门口的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画廊内,年轻老板虽只20岁出头,但说话举止十分老练。店内挂满四壁的字画署名除了一些不知名的画家外,还有张肇铭、周韶华等我省名家作品,还有部分山水作品没有题名落款。

  得知记者想购画送人,年轻老板立马来了兴致。他称,店里的画可以按买家的要求题词题名,“笔迹绝对是专业的,保证行家都看不出破绽”。那岂不是可以拿出去当真的卖?“那就是你的事了,做这行要讲职业道德,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你不用管东西是怎么出来的,你给定金,我按时交货,要是太次你可以不要。”记者从所带的图册中找出一幅范曾的人物画,他称需先交300元定金,余下的700元可在一个星期后拿货时给付,“当然了,一分钱一分货”。他称,如果是作为礼品送人,建议记者进行装裱,“这样看上去更有档次,也不贵”。

  据了解,范曾的而这幅人物图在去年湖北拍场以32万元成交。按提供的图片复制,那岂不是造假?对于记者的质疑他不以为然,“顶多算是个工艺品,难道那么多画画的就没有其他人叫范曾?发票上我会注明的。”说完他颇为得意地大笑起来。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1000元买个仿品并不便宜,多是找些不知名的画家进行仿画,或是找美院的学生代笔,一般两三百元就能搞定。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艺术品市场暴利的吸引外,礼品市场的火热,也让假画有了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也滋生了造假沃土。正是由于假画横行,让不少人产生了闻“名画”色变的心理。

  “市面上,大家名作一万件中有一件是真品就很不容易了。”在日常的鉴定中,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熊胜华总是能接触到一批批携带字画前来鉴定的客户,这些作品大多是收礼而来。

  “觉得送钱太俗气,而艺术品拿出来很有面子。”买的人本身并不具备相关知识,便会将假的当真的买,当然也不排除有人知假买假,“求人办事,又怕事办不成,花最小的成本或许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熊胜华说,购买字画,特别是名家作品,如果市民本身不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而背后又没有专业人士作为技术支撑,需要慎之又慎。

  近年来,不少名家字画日渐高涨,造假也在“情理之中”,且造价手段越来越高超先进,就连现在不少年轻画家作品也出现了假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市场上听闻名家新作时,第一反应就是赝品。武汉一家拍卖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吐苦水,去年的一幅齐白石作品在拍前预展时,质疑声就铺天盖地。这些声音不仅来自藏家、投资者,更来自同行。

  最终,这件作品以2000多万元成交。“不少人连实物都没有看过,就断定是假的。” 该负责人称,他并不否认拍卖界知假拍假的行为,但正是因为赝品横行市场,同时也给艺术品界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

  探因

  知假买假滋生造假沃土

  听闻名家作品第一反应就是“假”

  专家说法

  高科技仿品谈不上艺术

  湖北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尹世顺对于书画造假有着独特的见解。他称,连食品、药品等生活必需品也有造假行为,书画造假自然可以理解,但相对前者,它伤及的并非大众利益。

  尹世顺说,许多年轻画家或大师都有过“造假”行为,但或是临摹学习,或是迫于生计。书画界中,有许多名人就提倡不打假。“造假总归是不好的,但是也要有宽容之心。”尹世顺说,作为一名画家只有不断提升个人修为和实力,对于创作持虔诚之心,才能更好地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给造假者不留余地。

  中国老庄书画院相关人士也指出,临摹学习并非不可,也是个人的一种提升,但将其谋利是对艺术品的一种玷污。特别是借助高科技来复制名家书画,根本就谈不上任何艺术价值,甚至算不上是艺术品。不仅扰乱市场,更是对原作画家的名誉损害。

  揭秘

  好仿品可卖数十万元

  专家揭秘名家字画造假方式

  为何卖家能信誓旦旦,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炮制出书画大家的名作?艺术品市场的火热,假画带来的暴利,令造假产业正在逐步升级,甚至出现了动用“老纸张、老印泥、老矿物颜料”的造假材质,令人防不胜防。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造假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无非是选定画稿、找人代笔、按要求题跋和落款、装裱交付,这仅仅是处于“初级阶段”的仿制水平,目前低端市场多是这种方式。

  记者走访了国家文物鉴定估价师熊胜华等多位业内专家,揭秘目前流行的几种造假方法。

  熊胜华介绍,“手工造假”首先是拍下画家作品的照片,然后进行模仿,然后再模仿题款、印章。但每位书画名家,都具有各自独特的风格,仿者无论自身功力如何,就算能做到形似,但要神似十分不易。这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造假方式。

  “印刷后添墨”造假法在鉴定中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造假者本身有相当的实力。首先得拥有字画真品,其次需要高精端的设备,这些设备本身价值高昂。但是无论印刷技术如何先进,画家的笔触是无法复制的,借助一般的鉴定工具,对作品的材质进行分析,就可进行辨识。

  真正最有难度的,是加上老材质作画。熊胜华称,除了作品风格外,纸张、所用颜料、印泥都是鉴定专家鉴定的依据之一。但目前高仿品出现了采取老纸、老印泥、老矿物颜料,然后请功力深厚的画家代笔。这些仿品多出现在明清时期或早期的名家作品,给鉴定带来极大困难。

  熊胜华说,这些材质本身难觅,没有雄厚的资金、人脉关系很难弄到手,所以一幅好的仿品本身价值就不菲,出手价格就达到数十万元。

  本组稿件 本报记者 罗义


分享到:
支持(2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79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1 19:00:00

艺术圈里的地沟油和达芬奇(图)

  2012年04月11日 14:01 《顶层》杂志

<!-- 内容模块:单图 begin -->
 王刚表示,现在95% 的人在玩着95% 的赝品,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曾在3 个城市进行免费鉴定,发现真品率不超过5%    王刚表示,现在95% 的人在玩着95% 的赝品,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栏目曾在3 个城市进行免费鉴定,发现真品率不超过5% 2011 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上《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上拍瞬间 2011 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上《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上拍瞬间 范曾的“流水线作画”今年被有照为证地揪了出来 范曾的“流水线作画”今年被有照为证地揪了出来

 
<!-- 内容模块:单图 end --><!-- publish_helper name='原始正文' p_id='1081' t_id='2' d_id='63495' f_id='45' -->

  □ 詹皓︱文

  一日与收藏界某大嘴聊天,说起当今艺坛伪劣横行,伪作即赝品,劣作即许多所谓名家的商品画,我谓之一个是艺坛“地沟油”,一个是艺坛“达芬奇”,大嘴认为极是。

  一. 赝品占了95% ?

  先说“地沟油”。谁都没亲眼看着地沟油下锅炒菜,只是报道多了以后,隐隐觉得自己应该经常吃到地沟油,忍不住一阵反胃,从此在外吃饭多了几分戒心,但既无法释怀,又无法考证亲手捉拿,于是只能对在外吃饭保持警惕和清醒而已。

  记得有一年写篇艺术品市场的报道,老总定调时说,现在市场上赝品占了95%。最后报道见报时,大标题就变成了“市场上95%是赝品”。我个人当时认为不太妥当,但也不好说什么。

  事后,有两三位拍卖界人士对我的这个报道大肆赞扬,然后委婉地表示,“这个95%好像没那么严重吧。”我当然要维护报纸的权威,说这是存在的普遍现象,但心里知道,并没有太权威的论据好引用。直至看到央视某鉴宝节目下基层鉴定藏品时,发现民间95%是赝品的报道,加之资深藏家、演员王刚也表示市面上95%是赝品时,方才觉得自己腰背硬朗了许多。

  但如今,又有报道说,大拍卖公司和小拍卖公司在赝品程度上有较大区别,大公司的真品达到七成。我真心希望这个数据有严格的论证,但好像要能论证难度也挺大,就当它是个维护拍卖公司利益的公关论调吧。

  二. 除非你心如止水,否则难免地沟油

  大家都怕“艺坛地沟油”,但地沟油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你每时每刻都可能品尝到。除非你不在外面吃任何食品,全都是自己亲手到大超市里买绝对信得过的食用油品牌,甚至,除非你自己亲手榨油,否则,地沟油的产业链条绝对能渗入任何环节。

  赝品也是,除非你面对任何藏品都心如止水,或者你浑身没有一根雅骨,看到别人收藏都认为是钱多了烧的,或者全部资产只够吃了上顿盼下顿的。否则,你只要涉足这个市场,就一定会遇到赝品问题。可以说,在藏界,赝品如同空气般无所不在。

  我甚至同人交流过一个恐怖的理念:老一辈的鉴定大师死光了以后,这世上就没有真品了。北京某富豪的金缕玉衣被曝是几位当今鉴定界权威在钱和面子的驱使下做出的假鉴定后,我就更坚定了这个恐怖的想法。

  艺术品的真伪问题,在一个金钱至上、道德水准处于底部区域的社会里,很可能得不到澄清的机会。即使有真品,也没有严格意义上可以完全信任的鉴定家了。就好比警局里没有一个好人,那社会上好人坏人还能辨别吗?又好比电脑文字通篇乱码,即使其中有几个真字,也完全不能辨识其意义了。

  三. 除非你亲眼看画家创作,否则难说真品

  有一天在和两个好友翻看拍卖图录,是张大千的专场,看到精彩作品,忍不住称奇。但立马反思自己,这张虽然精彩,难道是我亲眼看着张大千画出来的吗?

  现在的拍卖图录,都想尽办法来证明作品的真实性。写文字推究绘画风格,从上款题识来分析创作背景、文化源流;寻找老照片,最好是老照片所摄的某次展览上,正好拍到这幅拍品,或者画家正在创作这幅拍品的历史照片;寻找著录,找到的著录越多,越抬高拍品身价;考证拍品的流传过程,最好是画家家属亲笔写证明文字,或者亲属现身与拍品合影。

  不过,堪称2011年中国收藏界十大新闻之一的徐悲鸿油画《蒋碧薇人体肖像》,被中央美院十多位同学联名举报为拍场赝品,是30年前他们的课堂习作。而这幅画之所以能拍出几千万元,全仗着图录上有徐悲鸿儿子同该画的合影以及真迹说明文字。于是,事发后,好事媒体做了个“徐悲鸿儿子不认得亲娘”的标题。

  但时至今日,也未见拍卖公司以及徐悲鸿的儿子对此作出回应,当时拍得这幅画的人居然也毫无声息,真如同拳头打进了棉花堆,证据如此确凿的“地沟油”事件居然也能石沉大海,更不要说其他了。

  对于著录,也要当心,一些地方出的著录,已经被资深藏家视为陷阱,而一些拍品上的著录,居然就是最近一两年的,是否为拍卖度身定做?也值得怀疑。

  因此,凡是故去的画家,自己不能证明亲笔所画,藏家都要当心“地沟油”。

  四. 嘉德为何坐不住了?

  某位拍卖公司老总在说起近期种种关于赝品的事件时说,对于拍品真伪,实在是没必要去谈了,因为你根本谈不透。一定要谈的话,稍有不慎,很容易陷入无谓而且无底洞一般的争执中,对于媒体来说,就是浪费社会资源。

  中国嘉德(微博)今春拍出中国现代艺术品第一高价的齐白石《篆书四言联松柏高立图》,被某些专家质疑真伪,然后10月份又被南方周末(微博)引用,在社会上引起争议,对于一件4亿多的拍品来说,引发争议本来是能够预料到的,就像之前黄庭坚的那件天价书法,连撰文分析的专家都被媒体揭批其20年前后立场不一。但中国嘉德这回坐不住了,公开发函称,如有媒体再在齐白石这件拍品的真伪问题上纠缠,他们将诉诸法律。

  中国嘉德一向以业内老大的敦厚沉稳形象著称,这回居然跳起来,想来唯一的可能,就是买家受制于社会舆论的压力,无法付款了。

  想想也是,据说这件拍品的买家是一家艺术基金,如果买家是刘益谦这样的私人老板也就好办了,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只要对自己负责就是了,有问题只要喜欢也照买。之前,齐白石这件拍品就是刘益谦花2000万拍下来的。但问题是新买家是个机构,谁都不敢拍板买一件有争议的东西,利益驱动再大,只要有舆论压力在,就无法付钱。而且,面对拍卖公司催款,理由也很简单,谁叫这件拍品有真伪问题呢?

  其实,对于拍品真伪,在当今这个连人心都真伪难辨的年代,最好的做法就是坚持科学的态度。中国嘉德在这方面其实有很好的先例。去年秋拍,他们拍卖一件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因为年代久远,他们认真考据,最后,将学界考证后认为的唐摹本、宋摹本以及米芾临本等几种可能都一一展开分析,向社会尽可能地展示这件书法作品的真伪问题,这些工作做在事先,做得精细,反而得到社会充分理解,最后虽然没有出最高天价,但3.08亿的成交价格也足够让各方满意了。

  所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拍品真伪问题,尽可能地透明化,是这个真伪难辨年代里拍卖各方能取的最好的姿态了。

  五. “达芬奇”源自“跑量”

  画家流水线作画,在今年成为一个新词语,尽管这对于画家来说,是一个老命题。对于采取流水线作画,或者大批量同题材创作的名家,甚至请人代工代笔,而自己又不断包装宣传炒作最后成为“名家”的,我们是否可称之为“艺坛达芬奇”?

  范曾比较不幸,今年被人有照为证地揪了出来。其实,对于大部分画家来说,即使不使用流水线方式,他大量重复作画也是难免的。有人戏称这样的现象就是“一张抵一百张”。比如张晓刚(微博),为什么他的早期作品会比2000年后的作品更受欢迎,因为早期作品画一张是一张,几乎没有重复,而且量十分有限。但他从“大家庭”开始的作品呢,一画就是一个系列,一个类型要画好几年。据称,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应该有200张左右,而且,无论从构图、结构、内容、色调来说,都比较重复。四大天王以及后来的许多天王、新锐,大多存在这种现象。

  艺术品,一旦商业介入,一定会要求跑量,因为它有前期投入,成本要求摊薄到每一张上,作品越多,成本摊得越低,利润越高,这是商业规律,但很遗憾,这不是艺术规律,甚至违反了艺术规律。因为真正的艺术讲究独创,与大批量生产的商品本质上是完全对立的。

  不独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上,凡是社会商业发达的阶段,艺术家都有类似的大量重复创作行为。比如张大千、齐白石,一生作品数以万计,在个人创作生涯的约六十年间,每年几乎达到三百件,扣除社会应酬和休息时间,平均每天一件。而画的内容上,也是大体就山水、人物、花鸟那么几个系列。可以说,大画家一生都在重复创作,将自己的作品沦为商品画。而其对绘画艺术开创性的贡献,也因为作品重复过多,而被无奈稀释。

  当前,不少流水线画家价格不断飙升,甚至屡创天价,这只是持续炒作、社会运作以及资本长期饥饿后突然爆发产生的暂时现象,并不合艺术规律,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所以也不可能持久。

  可以说,艺坛的达芬奇,甚至超过了地沟油赝品95%的比例,因为真正留得住美术史的,一个时代也就十来个艺术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据民间说法,大约以数十万人计,有点名气的可能也要上万人。

  六. 现在反而是观赏艺术的黄金时代

  在一个地沟油无处躲藏,达芬奇满目皆是的艺坛,我们如果不想任人宰割的话,就只有敬而远之这一条路了吗?

  不对,你非但不用敬而远之,甚至我敢说,现在比任何时候都应该亲近艺术。你不是说艺坛95%以上都是“坏人”,为什么还要我们亲近艺术?

  因为,现在是历史上中国艺术的又一个高峰即将到来之际,如今欣赏艺术,可能是千年来最佳的时刻,不但艺术展览比比皆是,而且观赏条件还特别好。

  同样作为文化娱乐消费,如今欣赏艺术大概是所有文化艺术领域里最便宜的——看电影,两人没个上百块看不了;话剧票,高的好几百一张票,低的也要大几十;演唱会,几百元一张票还只能看个影影绰绰;卡拉OK,包个房间没有好几百元不行;现在买本烂书,都要几十块呢;看电视呢,基本上属于低端消费,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当文化消费说,可一年也要好几百的使用费。

  可是看艺术展,画廊全都免费开放,国家级美术馆博物馆也都免费了。拍卖预展更是豪华宾馆伺候,各艺术门类齐全,冬暖夏凉,服务员彬彬有礼,有沙发坐,还有免费红茶和白水甚至咖啡喝,多好的艺术享受啊,居然大体免费!如今,只有个别艺博会收门票,可买张黄牛票才十元二十元,上海的毕加索大展破天荒卖到七八十一张票,老总都要特地来澄清“天价票”说法了。光上海一地,每年的各种艺术展不下数百个,几乎每天有一个艺术展开幕。眼福大好啊!

  再展望一下,我们还要建文化强国,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你说,国家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尽情欣赏,提高修养呢?

  所以啊,甭管什么地沟油、达芬奇,如果你只管欣赏,把好东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两只手始终插在兜里别痒痒,那么现在,就是最值得你和艺术亲密的时刻。


分享到:
支持(3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山东网友
  80楼 个性首页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爱心天使
等级:贵宾 帖子:3123 主题:117 积分:5228 精华:0 注册:2011/8/23 22:37: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3 20:23:00

阅读已达1.5万多人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3 21:14:54编辑过]

分享到:
支持(0中立(0反对(0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