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
的认识性定位
随着精制币收藏投资热潮的全面兴起,精制币在全国钱币收藏界影响在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升,人们关注的目光越来越集中,收藏投资的品种不断丰富和齐全,认识的水平越来越高,研究的程度越来越深,分析也越来越细,可谓当前的种种良好氛围,对推动精制币健康稳健的向前发展都将产生积极意义。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作为精制币群体(或版块)中一套不可缺少的品种,情况较为特殊,市场众说纷纭,猜测颇多,悬念不小。为使广大的收藏投资爱好者对该品的本质性特征了解的更加清晰,从而把握藏品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恰倒好处地开展精制币收藏投资活动。通过调查了解和认真分析,现对该品提出以下三个认识性定位,供市场和精制币爱好者参考。
一、归属性定位
流通纪念币有普制与精制之分,她们的发行权与一般的流通货币一样,同属于国家中央银行,具有至高的权威性。就发行渠道来看,流通纪念币中的普制币通过两条线发行,一是大部分的裸币是先通过全国的分支机构层层下发,然后再通过各分支机构所在地的各商业银行面向社会公开等价发行。二是少部分由中央银行授权专业的钱币公司装帧,通过钱币经销商渠道面对社会溢价发行;而流通纪念币中精制币的发行渠道则是唯一的,只能通过中央银行授权的专业钱币公司装帧,通过钱币经销商渠道面对社会溢价发行,所以,我们应该将精制币视为集外表装帧、币品本身、证书于一体的组合,讲究的是外延、内涵、身份权威确认相统一的钱币艺术文化,而并非人们直观想象的仅为孤币的概念,更不能落入只能单以金属币形式存在的俗套。众所周知,在流通纪念币的整个发行历史中,除宁夏、广西、六运会三个品种外,在流通纪念币每套普制币发行的同时,中央银行都授权专业钱币公司装帧还发行了数量不等的精制币,而且一般都是以币加外包装再附证书的装帧形式存在。但是,在建国50周年和迎接新世纪的重要历史年份中,为纪念历史意义的重大,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普通流通纪念币的同时,还分别破例发行了两套纪念钞,也是截止目前为止发行的唯一两套纪念钞,在专业钱币公司发行的这个渠道中,都是以一钞一币联册装帧的形式发行。就精制类而言,那就是发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和“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综上所述,精制币是集外表装帧、币品本身、证书于一体的组合,讲究的是外延、内涵、身份权威确认相统一的钱币艺术文化,那么,由于该两个联册的发行,精制币的内涵难以避免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特殊性,这就是实体部分有了新的内容,由过去的仅为币发展到了一币一钞,而且不可分割。所以,无论从精制币发行渠道的唯一性,还是从精制币构成的统一性来看,以上每套联册的客观产生,都可以充分说明,不仅这样的联册属于精制币群体中不可缺少的完整品种,而且它们的加入,还使精制币文化的内涵得到了丰富,让精制币的发展和创新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的发行量为4万册,其中,迎接新世纪纪念钞的号段为j00300001——j00340000,证书相对应的号段为00001——40000。由于迎接新世纪纪念钞的总发行量为1000万张,钞上自然有1000万个不同的号码,而j00300001——j00340000的4万个号码,是“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中纪念钞的专供号,具有特定性,所以,只有确保钞是在j00300001——j00340000号段中的前提下,再证实证书的整个5位数号码与钞的后5位数号码相一致,才是有效的“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才能归属于精制币中规范的完整品种,这是由精制币文化艺术的真实性、原始性及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否则,其它任何形式的钞与证书对号或非对号的派生组合册,它们的文化艺术及内在价值都不属于精制币文化艺术体系的范畴,只能以其它价值形式在市场中体现。
二、有效存世量的定位
“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的发行量为4万套,从理论上来说,它的存世量也应该是4万套,但从现实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其实际有效的存世量与发行量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能够反映该品真实原貌的有效存世量究竟有多少,市场各方众说纷纭,有说的2万左右,有的说1万左右,有的说5千左右,下面我们就以4万的基数,结合市场的历史及特点加以分析,以便获得相对准确的有效存世量定位结论,更好的为大家从事收藏投资活动提供有益帮助。
一是从发行时的市场情况分析。该联册于2000年初发行,当时的钱币市场非常的低迷和萧条,处于典型的熊市当中,精制币收藏理念尚未萌发,市场交易清淡,4万套的发行量,按每册的基本面值110元计算,总市值也在440万元,加上20%的最低溢价因素,总发行市值起码也在530万元,这在当时的市场状况和精制币观念淡化的情况下,数值可谓是巨大的,精制币收藏投资渠道更是无法承受的。但是,在至2005年长达5年的熊市期间,由于新世纪纪念钞的题材广、影响大,发行量相对比较适中,市场需求较好,致使单钞价格始终处于高于面值的10%—30%之间,因此,币商们为了经营的需要,加上对精制币的理解仅局限于币的误区,促使他们加大了币钞分离,主营销售世纪钞的举措,从而使大量的联册受到了原始性毁坏,至今难以有效复原,这是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二是从其发行量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分析。在精制币的后期品种中,多数发行量都在2万套,该册4万的发行量,加上面值较高,总市值大,在人们的心理上构成了极大的压力,从而使该联册历史上落入了币商们急功近利的分离销售,收藏投资者驻足观望,退避三舍的恶性怪圈,因此,心理上的障碍,是该联册大量受到原始性毁坏的主观因素;三是从对当前精制币市场及收藏投资者队伍的调查了解来分析。近一年来,京沪大市场已经没有出现过较大量货源的情况,经多方了解,最多的时候偶然有过几百套的情况,而近半年来,随着精制币理念的进一步深入,价格的逐步上升,货源最多的时候,也就几十套,近三个月来,市场货源基本算是枯竭了,偶尔也只有很少的零散册出现,并且价格不低,基本稳定在千元之上;从全国的精制币收藏投资者队伍对该联册收藏持有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精制币收藏投资者还没有该品种,在少数的持有者手中,数量也极为有限,一般都是1-2套,多的也在10套以内,极个别的收藏投资大户,估计也就百套左右,如果仅仅这么统计,数量也就只有千套左右,显然难以令人置信。所以,持有该联册的还应该有其他群体:一是经过历年礼品消耗而沉淀到其他收藏者手中的部分,这个群体通常为被动性持有,具有面大范围广,极为分散,各人数量少的特点,筹码基本处于永久性锁定的状态,但数量非常难预计,估计最多也不会超过5千套吧。二是有超前眼光的非精制币钱币投资者。这个群体预计不会太大,预计最多只有30—50人,以平均持有50套来计算,也就2千套左右,这些筹码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通常有获利兑现的要求。三是少数的钱币经营者。这个群体可能会更少,主要分布在京沪或武汉、广州、成都等大市场中,人员数量最多也不会超过20人,但持有的数量可能会参差不齐,持有的结构也难以准确分析,经与多方有识之士沟通估算,持有总量应该也只在2千左右。另外,随着市场对该联册原始性面貌的认可,伴随市场价格的上升,一场“证钞”复原配对的运动再所难免,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分散性太大,最后的成功率就算有5%,也就1千五百套。以上分析统计,虽然不能说精确无误,但也属于抛算了,所以,“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的有效存世量定位在1万套左右,最多出头的样子,就目前来看,应该已经是上限了。
三、当前市场价格的定位
在当前精制币的收藏投资队伍中,收藏投资后期品种的群体占据了主流,也就是以收藏投资朱德币以后的小全套为主,而后期品种除了以上两套联册外,其余品种的发行量都是2万套。如今,“迎接新世纪纪念钞和迎接新世纪精制普通纪念币联册”由于种种特殊的历史原因,现实的形成了1万套左右的有效存世量,无疑成为了人们对后期品种配套收藏的瓶颈,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这种效应还将更加明显。截止目前,一般最普通的精制币价格都上涨了6—7倍,如陈云、人大等,许多热门品种还涨幅更大,有的甚至高达数十倍。以该联册历史最底价130元,到现在的1100元来计算,涨幅也就只有8倍多,该联册的特殊题材及瓶颈效应还丝毫没有显现出来。因此,无论从理论的估算还是现实的预期来看,其未来的成长空间和升值潜力都将是巨大的,当前千元附近的价位,已经毫无风险可言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只作收藏参考,不为投资依据,依此操作,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