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讲一段2003年的往事,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2003年春夏之交,彩金币完成了最大的一波升浪,彩金老庄开始思考新的价值发现目标。先期已有“台湾光复”金币的预演,杭州的主力也大肆建仓“梅花生肖金币”,这种价值发现、板块轮动的思潮渐渐影响到卢工市场。
“老宁波”是当年四大庄家之一,他选择的品种是“桂林山水金币”,现在回过头来看,他的眼光是独到的,8000多元的2盎司金币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的,建仓完毕后,场内开始扫货,马仔们手握大把现金一个个摊位扫盘,隔三岔五的。但当年的市场氛围不配合这种品种的轮换,场外投资者经过3年多的彩金投资,对本色金币并不认同,无论如何在网上宣传、场内造势,跟风者寥寥,更别说真正的爱好收藏了。越到后来越是孤掌难鸣,只有一味的收进没有购买的下家,于是变成了死局。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老宁波”英年早逝,这位市场领袖级的人物辞世后,几乎所有持仓品种均被派发。四年的熊市,没有让金银币市场死去,“1210”会议上有人提出“老币当作黄金卖”反而惊醒了坚定的金银币从业者,虽然当时这个群体还弱小,但经过几年不懈的推广、努力,场外爱好者口口相传,群体不断扩大,“老宁波”生前最后看中的“桂林山水金币”目前已经跃入2万多元的高价,我想若他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冯江是“彩金龙”的庄家,作风硬朗,经常硬顶着突破一个个价格阻力,以致被市场人称“疯将”。他后期将目标对准了“1盎司黄金生肖”,在包房里同时挂牌收购“彩金龙”和“1盎司黄金生肖”,二大彩金主力开始坐庄本金币,也引起了彩金投资群体的疑惑,起码是信心上的打击,于是抛盘日盛,最后只能走向高息融资,这也许是他崩溃的原因之一,资金链崩断后,“彩金龙”一泻千里最低到1300元,而后期建仓的“1盎司黄金生肖”大全套也跌到75000元---和金价相差无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1盎司黄金生肖”被散发于场外的爱好者,目前成套的很少,前日在卢工预见熟人,搜寻2套,出价15万,没有成功。而“彩金龙”也在零星买盘的参与下,到了2500元上方,居然也翻倍了。
这二位彩金老庄当年发现的目标现在看来都是好品种,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是需要“惊险的一跃”的,他们没有“一跃”成功,这是当年市场的氛围和环境决定的。若成功了也就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事情了。
而这个陈年旧事也说明一个事情,市场的主力对各式各样的金银币没有歧见,他们关心的只是比价关系和板块轮动。同理对于现今的市场,我们为何要对彩色、本色有歧见呢?他们都是金银币,只不过艺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认真思考价格变动的趋势,评估各种钱币的价格体系才是我们需要的。
就纯粹的场外收藏者来说,拥有彩色币大全套目前并不是有钱买不到的事情,这是机遇啊,难道一定要等到一币难求时再高价满世界的找?“老币当作黄金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很遗憾很多人错失了这个机会,但来日可追,有心人还是可以做出自己的收藏体系的,若干年后一套完整的“大彩金系列”也是很有成就的。
而这个陈年旧事也说明一个事情,市场的主力对各式各样的金银币没有歧见,他们关心的只是比价关系和板块轮动。同理对于现今的市场,我们为何要对彩色、本色有歧见呢?他们都是金银币,只不过艺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认真思考价格变动的趋势,评估各种钱币的价格体系才是我们需要的。
就纯粹的场外收藏者来说,拥有彩色币大全套目前并不是有钱买不到的事情,这是机遇啊,难道一定要等到一币难求时再高价满世界的找?“老币当作黄金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很遗憾很多人错失了这个机会,但来日可追,有心人还是可以做出自己的收藏体系的,若干年后一套完整的“大彩金系列”也是很有成就的。
![]() |
![]() | |
受益匪浅呢 | ||
![]() |
![]() |
![]() |
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