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批币、送审币、试制币、金币银样、金币铜样、银币铜样、银币铝样、未发行币等,其实并不是币,而属于跟钱币有关的实物资料。
稿币不是币(从文字上讲,就好比机器人不是人)。稿币跟图稿、包装盒、证书、币展章等都属于跟钱币有关的资料,因而受到钱币学研究者的关注。
错币是币。
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样币是币(是币的成品,但有“样币”等字样,不能流通使用,相当于盖销票)。
关于英文PATTERN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不是币,我把它译为“币样”;一种是币,我把它译为“样币”:
1、据说美国币样收藏者协会对PATTERN的定义为:“币样是钱币的蓝本,原型,大多数情况下,币样没有被批准发行。大多数币样都很少见,有些是孤品,有些只存在于博物馆中。”既然没有被批准发行,当然就不是法定货币。他们是跟钱币有关的实物资料。部分币样之所以存放在博物馆中,是因为“很少见,有些是孤品”—— 跟钱币有关的实物资料中的孤品。
2、台湾集币家庄满祯提供的对PATTERN一词的解释:“凡为官方于正常钱币正面或反面另外鑴刻『样币』或『样品』等字样,以为相关单位参照,经一定时间收回存档之钱币者,因其存世量非常稀少,故深具收藏价值。”这正是符合大陆法律法规的样币,是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7 10:29:20编辑过]
请问:文学作品中有初稿、修改稿、送审稿、定稿到正式出书。你能说出版的书是书,其它的什么“稿”都不是书吗??
以下是引用江上愚民在2010-11-17 15:03:00的发言:
请问:文学作品中有初稿、修改稿、送审稿、定稿到正式出书。你能说出版的书是书,其它的什么“稿”都不是书吗??
当然不是书。这个是常识。难道手稿也是书?
“币样”是币的成品,但有“样币”等字样,不能流通使用,相当于盖销票。

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