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关于传统文化一组金币存世量的讨论之三
先前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一组金币(1盎司)存世量的讨论,有很多网友非常关注,我分别在集币在线上撰写了《关于传统文化一组金币存世量的讨论》以及《关于传统文化一组金币存世量的讨论之二》。最近,根据葛祖康先生新出版的贵金属币章目录披露的资料,本人觉得有必要对上述两篇文章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最大程度地揭开中国传统文化一组金币的身世之谜。
一、 两篇探讨文章的简述
2010年6月著名泉界人士曦雨做客中国集币在线,与大家沟通稀有币投资收藏。期间很多朋友对传统文化一组金币存世量、实铸量以及返熔量非常关心。进而有网友提出沈币厂志(1991-2000)显示此套币初次铸了154套(1oz金),而2003年的沈币厂完成任务的简报显示传统文化有补铸,但数量不详。我本人及且听风吟1972网友对此表示质疑。首先,沈币厂志显示狮子舞的产量为150枚,唐太宗、京剧旦角以及孟子的产量为154枚。六和塔的产量不仅没有列示出来,而且根本没有六和塔金币的任何信息。因此沈币厂志显示的产量不一定准确。其次,需要确认的是沈阳造币厂2003的简报中有关传统文化补铸的规格和材质,是不是就对应了一盎司金币?因为该系列还有1/10盎司金和银币两种。况且2003年行情也没什么,相反是非典盛行,一盎司金币补铸出来谁来接单?2002年反倒是返熔了很多金币,何必多此一举再补铸呢?最后,从近年来市场交易量来看,也就是2010年换手得多些,其余年份过手很少。如果存在大量补铸,从2003年到2010年,那些金币为何没有集中出现,又上哪去了呢?所以我当时就认为,此套币初次铸了154套,而2003年有补铸的说法可信性不高。但破易立难,传统文化金币的实铸量和存世量始终无法揭示。
二、 葛祖康先生最新资料所载数据对存世量的影响
近年来,葛祖康先生和黄瑞勇先生一直致力于完善中国当代金银币的数据资料,尤其是实铸量信息。去年葛祖康先生出版的贵金属币章目录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组金币(1盎司)的实铸量进行了披露。据目录记载,此套金币的实铸量为138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购备一套图书自己翻阅。我个人认为,这个数据来源权威,是比较可信的。黄瑞勇先生在其著作《盛世风雅颂》中曾对此套币的实铸量进行了预估,为100套内。再从藏家分布来看,目前已有40套中国传统文化一组金币(1盎司)被金银币藏家揽入囊中。而且我不止一次听闻此套金币中京剧艺术出现“17世纪”的样币且该枚金币因铸造错误被大量熔化。而此套金币中京剧艺术又特别稀少,着实让我对此套金币的稀缺性充满信心。
目前此套金币市场上已难以寻觅,今年以来,也只在007网站上出现过一套。虽然2010年曾经出现不少高位换手,但其后在市场上,此套金币基本是难觅其踪。
三、 仍旧未揭示之迷!
本文名为存世量的讨论,但很遗憾的是,由于至今无法知晓返熔量,故无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组金币(1盎司)的存世量进行讨论。尽管金银币收藏界一直呼吁人民银行与金币总公司公开1995及2002年的返熔清单,但目前未有丝毫迹象表明,我们能够获得这些清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一组金币(1盎司)的存世量的探讨似乎还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说说这套 币吧,传统文化是一套拼凑的套币,开始计划只有狮子舞和京剧艺术,这也就是为什么查阅很多资料里,这两枚的资料是一起出现的,其他的六和塔,孟子,唐太宗是各自出现。补铸这个事情是很真实的,有人因为这个事情被处理了,当时轰动了一时。最好不要相信什么以转载的资料做为证据使用。我们要找到源头,被加工过的数据是偏失的,这也就是黄老师和葛老师的说法不一的原因。这套币我见过很多,不是如楼主说的很难找,现在就是花钱的事情,毕竟很贵的东西,不能放在柜台里叫卖。我说一个情况大家就知道了,这5枚币不是一次铸造出来的,因为他们的证书号,我就没有见过5张同号的,也可能我的信息闭塞,眼界不开阔。经常能看到单枚的1盎司金币出售或拍卖。在官方没有出具资料前,我很谨慎的认为这个币是1000量的发行,可能还会多,有些后铸的是没有证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