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是中国金银币业内的领航网站.汇集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收藏品的海量信息是全国领先的网上认证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首家拥有诚信商铺、行情直播、论坛交流、认证交易、今日收盘、成交总汇、大盘综述、名家看盘、专家答疑等栏目及40000注册会员的金银币电子商务网站;成为中国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藏品爱好者销售产品;了解行情及交流的首选网站.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本命元神”钱文辨释(图)

1楼
亦行 发表于:2008/10/30 9:5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10291420514756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存世有一种九叠篆大花钱,其钱文笔画自然流畅,宛如彩绸折叠,典雅庄重而又华美。因其笔画变化与现在文字的写法差别很大,所以对这枚钱的钱文有释“泉福元神”者,有释“泉府元神”者,有释“本命之神”者。笔者以为应当释为“本命元神”。
  对于该钱穿左的“神”字,目前观点比较一致,有异议的主要是另外三个字。
  穿下字者,若释“之”字,笔者以为不妥。《说文》“之”同“止”,印章中“之”字一般刻写为“止”,有多种变体,然与该钱中这个字的笔画差异较大。而从存世的大量古钱来看,篆文“元”字的写法与该字相吻合,只是“元”字的最后一笔叠七折,与第一、二横笔合为九叠,第三笔先左行而后直下折一叠。因此该字当释“元”字。
  穿上字者,其首笔“一”横,两段分别向上叠起三折。末笔“一”横稍短而不折。在首“一”横笔与末“一”横笔之间,有左、右行笔而后向下的对称五叠,应为“人”字笔画的折叠变化。中间一竖贯穿上下且“出头漏尾”,与首横笔和末横笔以及“人”字相交,并有三个交点,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九叠篆“皇宋通宝”中“宋”字下部“木”字的写法如此。
  这与“泉”的写法有根本区别,“泉”为上下结构的“白水”二字组成,存世古钱中“泉”字的写法大都如莽钱“货泉”、“大泉五十”、“布泉”等,像“Ω”字中间加一断竖的“ㄒ”字,尽管“泉”字中间也有一竖,但却不是贯穿上下且“出头漏尾”的,更没有“三个交点”。宋元时期篆书“白”字的写法发生了变化,似“凵”形中间加“人、一”,如九叠篆“皇宋通宝”中“皇”字“白”部的写法。因此该字很明显是“本”而不是“泉”字。
  穿右字者,从字形、笔画及与穿左“神”字的写法相比较都非“福”字,我们从存世的“福寿”花钱以及福寿书法中也未见“福”字有类似写法,因此该字不是“福”字。
  释“府”字者,似乎与该字有些相近,但仔细辨识仍不相同。《说文》“府”字的写法,上端“广”字左、上两包围,另见篆书“唐国通宝”、“靖康通宝”与“崇庆元宝”中的“唐”字、“康”字和“庆”字,以及康熙印中的“康”字“广”的写法,与该钱文的写法有根本的不同。“付”字“亻”两笔画篆写多为上接(或不接)而下分呈“η”状,“寸”的篆写上横两头上折呈“つ”状再与第二笔相交而后写“点”,见“寿”字、“元符通宝”中“付”字的写法。而该钱文字上端“ㄇ”字形左、上、右三包围,此处应是篆书“人”字的变体(“人”或“宀”有写成“⌒”、“∩”状点者)。该字内左侧是一篆书“口”字,这种写法在古钱中屡见不鲜,如篆书泰和、政和、宣和钱、“寿”字等。该字内右上有“一”横,不与其他任何笔画相连接。而该字内右下为折笔七叠,在第六、七叠间有一短笔相连,与篆印中“印”字之“卩”部行笔相同。至此不难看出,该字是由篆写的“人”、“一”、“口”和“卩”字组成,即“命”字,另秦公簋中“命”字写法亦如之。所以该钱四字应当释为“本命元神”。(孟庆东)

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19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