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邮市者,会看到各种集邮品形形色色、五彩缤纷、浩如烟海,令人不知从何买起。如果毫无集邮知识,见票就买,见封就收,是戳就盖,若干年下来,虽然花费不少,却可能收集了一堆价值不高的“庸品”,投资的效益就大大地打折了。因此邮品投资者必须对我国邮品的种类,有个概括的了解,弄清其中的虚实,然后选择投资方向,明确投资的重点。
具有投资和收藏价值的邮品有以下几大类:
(1)邮票类。根据不同用途,邮票可分为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军用邮票、附捐邮票、快递邮票、稿件邮票、邮政公事邮票、挂号邮票、回执邮票、专差投递邮票、火箭邮政邮票、保价邮件邮票、保险邮件邮票、宣传邮票、悼念邮票、贺年邮票、捐税邮票、电报邮票、包裹邮票、福利邮票等,其他还有小全张、小型张、小版张、小本票、盘卷邮票、电子邮票等。
邮票是最基本、最主要的邮品,也是多数邮品投资者主要投资对象。
(2)封类。主要是指上面贴有邮票经过实寄或印有邮资的信封、首日封、邮资信封、纪念邮资信封、美术邮资信封、原地实寄封、极限首日封、首航封、航空邮资封、邮电公事封、预付邮资封、特许邮资总付封、寄件人总付邮资封、军邮免费封、迎春封、原地混贴封等。
在邮局或邮市上能够成批买到的主要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封类。其种类有:
①首日封(F.D.C)。指在每套邮票发行的第一天贴有该套新邮票,用当日邮戳或纪念邮戳盖销邮票的信封。(F、D.C是英文First Day Cover的缩写。)
②外展纪念封(WZ)。为纪念我国参加国际邮展、外国邮票来华展和在国外举办的中国邮展而发行的纪念封。从1981年5月22日发行WZI《中国参加维也纳国际邮展》至1991年11月16日发行WZ60《中国参加日本世界集邮展览》,共发行60个封9个卡。(“WZ”取自汉语拼音wai zhan[外展]的首字母。)
③纪念封(PFN)。为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活动而发行的有纪念意义的信封。从1975年4月8日发行的PFNI《上海—北京—日内瓦—苏黎世首日通航纪念》,至1991年12月20日发行的PFN44《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评选纪念》,共44枚。(PFN取自汉语拼音Piao Feng Nian[票、封、念]的首字母。)
④邮币镶嵌封(PFB)。为配合邮票发行或国内外重大活动而发行的嵌铜币或纪念章的封。从1982年2月12日发行PFB—1《中国古代钱币》,到1989年10月12日发行PFB—7《中华全国集邮展览·1989》,共7套23枚。(PFB取自汉语拼音Piao Feng Bi[票、封、币]的首字母。)
⑤丝织封(PFSZ)。为配合某套邮票发行或某项重大政治活动而发行的用高档丝织品制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封。1989年9月28日发行的PFSZ—l《孔子诞辰2540周年》是第一枚丝织封。(PFSZ取自汉语拼音Piao Feng SiZhi[票、封、丝、织]的首字母。)
⑥极限封。从《鲟》票起,集邮总公司开始发行极限封。“极限封”这一名称是从“极限片”演化而来的,但其本质与先前的首日封相仿,只是信封图案采用“邮票未用稿”,不盖北京戳而盖邮票原地的邮政日戳,以求邮票图案、邮戳地点和信封图案三者最大限度的统一。编号为DJF—1的《鲟》极限封发行量为15万套,公司售价4.50元。
在上述封类中,以首日封发行量最大,收藏者最多。我国自建国以来所发行的首日封可分为:
A.纪念邮票首日封1957年11月7日发行的纪44首日封,是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首日封,到1966年6月27日的纪119首日封止,共78套88枚。
B.特种邮票首日封1958年6月1日发行的特18《儿童》首日封,至1966年5月10日发行的特75《服务行业中的妇女》首日封止,共58套99枚。
C.普通邮票首日封1982年9月30日发行普22甲《祖国风光》(磷光)首日封至1989年3月10日发行普25《民居》首日封止,共4套21枚。
D.编号邮票首日封1972年9月2日发行编号45—48《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首日封,至编号95《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首日封,共10套11枚。
E.“J”字邮票首日封1974年5月15日发行J1《万国邮联成立100周年》首日封至1989年12月15日发行的J165《1990》。
除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封类,各地方邮局或集邮公司也印制发行大量的首日封和其它纪念封。例如北京市邮票公司发行的首日封有“B—F.D.C”字样。除特殊情况,地方发行的封类,投资价值不及中国集邮总公司的出品。大多数邮品投资者以投资票品为主,兼集封类。
有一些集邮爱好者自制首日封和纪念封,充分发挥个人想像力,妙趣横生,存量很少,具有收藏价值,但是投资价值不大。
(3)片简类。主要指各式明信片、邮简等。片,有明信片、双明信片、美术明信片、军邮明信片、纪念明信片、免资明信片、首日片、国际明信片、风景明信片、极限明信片、贺年明信片、回执明信片等。简有邮资邮简、纪念邮简、美术邮简、航空邮简等。
“硬版小型张”是近两年邮市给邮资明信片下的客观定语。一语道破了它走俏市场的天机。因邮资明信片总体印量偏低,与集藏需求有相当大的差额,而其广泛的集邮信息题材又是专题集邮和邮政用品集邮不可或缺的,它体积大小适中,适合大宗交易,邮政的发展也造就了明信片业务的开拓和发展。
极限明信片(MC)是为配合某套邮票发行而专门设计印制的一种明信片,其图案与邮票主图案基本相同,并贴有该邮票,盖销与该邮票相关地点的邮政日戳。这种图案、票、戳三者同一主题的明信片,称极限明信片。1982年9月10日发行MC—1(益鸟)极限明信片,至1988年12月20日发行的MC—7《麋鹿》,共7套24枚。(MC是英文MaximumCard的缩写。)
特种邮资明信片,从1996年下半年起,身价就节节拔高。尤其是冠、亚、季三龙头哈尔滨冰雪风光、梅兰芳、周信芳,一以题材热门,二以数量稀缺,一举成为收集者瞩目的对象。哈尔滨冰雪风光是特种邮资封片中唯一的国画片,乍看不打眼,其艺术魅力却会逐渐显露出来。梅、周二位是享誉全球的京剧艺术大师,TP2和TP3又以国粹京剧历史剧为图谱,“民族的即为世界的”,适合当代中外收藏者的口味势在必然。一经走出国门,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1996年邮市出让一小批邮资片,计有梅兰芳2套、周信芳1套、哈尔滨冰雪2套、;甘肃风光1套、西湖风光1套。笔者以200元买下收藏。一年之后这批邮资片市价上升到480元。
有奖明信片兑奖片,近年明信片家族在邮市走红,但其中有一族至今未引起藏家注意,这就是非售品的历年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纪念奖兑奖片(以下简称兑奖片)。兑奖片从1992年无面值1套8枚花卉片起,到1995年猪片止,共发行4套,1996年纪念奖改为鼠国无面值纪念张,1997年又在牛张加印序号,成为一新系列。
兑奖片作为系列邮资凭证,则只有鸡、狗、猪3种,按相关年份有奖明信片发行量的10%计,据邮政总局相关目录,每种印量均在1200万枚左右。这3套片均为5图1套(兑奖时只按单枚兑付),计套各只有240万的数量。兑奖发放按有关邮局的纪念奖兑付率平均数25%计,约兑出60万套,考虑到不少邮局是拆零兑付,齐套数量极有可能还不足此数;兑奖之后剩余的兑奖片,因其成本已经摊入有奖明信片的售价中去了,按规定应予立即销毁。这样,官方掌握的兑奖片可说已是寥寥无几了。这样的存世数量,对收藏者和投资者来说意味着什么还用多说吗?何况它还有几点迷人之处未为人识呢?
一是面向公众的非发售的邮资凭证,在新中国邮政历史上唯此一例,因其是可以普遍购买的有奖明信片的奖品,有10%的高获得率,又可作邮资凭证使用,这个“第一”在邮政史上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兑奖片具有丰富的邮政性内涵和广泛意义的集藏价值。
二是作为专题邮品的信息,兑奖片的生肖邮资图以及背面分别为花鸟剪纸、清代名瓷、民间玩具的国粹图案,不仅是国邮专题不可或缺的信息宝库,也因民族性的强烈而为港澳台地区和国外集邮者所喜爱。事实上,该品种也正是由外界的购求介入才开始在邮市小有市场的。
兑奖片(花片同价)目前市价每套在10元左右,片均2元,、价格远未到位。为收藏,立即购入正在其时。
(4)戳类。主要是指邮政部门加盖在邮票和邮件上的戳记。戳有邮政日戳、邮政通知戳、邮资已付戳、邮资机盖戳、滚筒戳、挂号戳、回执戳、无着邮件戳、免资戳、信箱开出戳、欠资戳、退信戳、军邮免资戳、火车邮局戳、轮船邮戳、纪念邮戳、邮票发行首日纪念邮戳、风景邮戳等。
一般的邮品投资者喜好投资新票、新封、新片,而不再重视邮戳。的确,一般的邮票被信销或盖销之后,它的价值下降了。但是有些特殊情况下,邮戳使邮票或实寄封具有特殊的身份,成为珍贵邮品,使其身价陡升。
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实寄封在瑞士拍卖,以240万美元创下了邮票拍卖价最高纪录。集邮界都知道,邮品的珍与稀是密切相关的。单就邮票而言,黑便士的市场价格并不特别高,因为它留存下来的数量相当大。一枚黑便士信销票充其量只值200美元,那么此件邮品为什么会拍卖到如此高价呢?原因是这枚黑便士连带它的载体——信封,而且信封上的邮票盖了1840年5月2日的邮戳,原来黑便士邮票的法定开始使用日期为1840年5月6日,而这枚邮票的邮戳却提前了4天,改写了世界邮票最早使用于1840年5月6日的历史。是邮戳使这枚邮票成为世界孤品。
在我国,一枚贴有《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的实寄封在一次邮票拍卖会上竟以32000元成交,而一枚“一片红”新票,当时价格是1万多元,原因是这枚“一片红”邮票上盖有“1986年11月24日”的邮戳,比邮电部原定于11月25日发行的法定日期提前了一天。小小的邮戳赢得了2万多元。更叫绝的是,仅仅是邮戳印记也能卖上好价钱。1988年广州举办的一次邮票拍卖会上,9枚1949年九江市“邮资已付”的木戳,居然从150元叫价到2400元成交;贴有“西北科学考察团纪念邮票”的实寄封,因其盖销日期早于邮票的发行日期(1932年6月3日),参考价达5000~10000元。
正因如此,邮戳有“珍邮之母”、“珍邮灵魂”之称。可见,邮戳在邮品中,它与封、票三足鼎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万万轻视不得的!
在购得新的邮品之后,将其一部分盖上纪念戳,或在通过实寄获得邮戳,有特殊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机会。
在集邮术语中,“邮戳”是指戳印而不是指戳具。集邮者所收集的“邮戳”是指邮政部门加盖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据上的各种戳记。广义的邮戳应包括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戳印。
目前我们常见的邮戳有以下几种:
①邮政日戳。邮政部门在邮件和邮政业务单据上加盖的表示收寄或投递地点和时间的戳记。盖在邮票上,又具有注销邮票面值使之不能再次使用的作用。
②邮资总付戳。邮局在整寄整付或零寄整付而免贴邮票的邮件上,加盖表示该邮件邮资付讫的邮政日戳。戳面无面值数额,刻有“邮资已付”字样和日期及局名。这种邮戳有通用的,或分国内、国外、港澳等专用的,以及专供机要通信用的。
③纪念邮戳。是为纪念某一事件,带有纪念文字和图案的邮戳,并只限在纪念事件当天用来盖销邮票才被认为邮资已付。
④专用邮戳。是邮政部门特制并用于特定范围的邮戳。如军邮免费,火车、轮船戳等。
⑤风景邮戳。是近几年来随着集邮事业和旅游热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邮戳。在风景名胜所在地邮电局(所)使用,供销票或旅游者要求盖销集邮纪念品上的邮票之用。此戳比普通日戳大,除有地名、日期外,还有简单的风景图案。
⑥专用邮政副戳。此戳记不产生盖销邮票,只是处理特殊邮政业务用的图章,如投递员工号戳、欠资戳、信箱开出戳、退件戳、印刷品戳、航空戳、特挂戳、汇款戳、纸包戳等等。
⑦邮资机戳。是纳付邮费的有效戳记之一,具有表示交付邮费数值和替代邮政日戳的作用。邮资机的广泛推广,势必限制邮票的使用,使邮票发行数量与通信量的比例相对减少。对于将邮票机戳作为集邮对象的专门收藏者来说,是一个广阔、有趣的收集领域。
从简单的盖销邮件用的邮政日戳和表示邮资已付的邮戳,到具有各种功能的专用邮戳,五花八门的邮戳是集邮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集邮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目前,国际集邮界很重视戳、票、封三者结合,许多珍稀邮品也是由此三个基本要素组合而来的。
(5)邮政用品和史料。主要指邮政单据、航空签条、挂号签条、邮局代封券、特快专递签条、保价信函封志等,以及各种邮政资料、公文、新邮报道等。
邮政用品和史料,多属于专业集邮家集藏的范畴,在邮市上比较少见,一般的投资者不感兴趣,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除了上述邮品,通过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邮品还有:
(一)折
(1)邮折(PZ)。为配合某套邮票发行而专门设计印制的一种附有邮票说明、贴有全套新邮票或盖销票的折子。从1960年6月1日发行特38《金鱼》邮票邮折,至1984年2月16日发行的T92《儿童》邮票邮折,共42种。为方便集邮者系列收藏,从1986年1月5日发行的PZI《丙寅年》邮折起,开始重新编号,到1989年12月15日发行PZ—14《19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邮票邮折止,共14枚。(PZ取自汉语拼音Piao Zhe[票、折]的首字母。)
(2)年票折(PZN)。从1986年开始发行。折内插有全年邮票并有护邮袋及全年邮票目录。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从1985年始至1988年每年发行一本,编号从PZN—85至PZN—88,共4本。(PZN取自汉语拼音Piao Zhe Nian[票、折、年]的首字母。)
(3)外展邮折。是用邮折的形式表现外展封(WZ系列)的题材。PZW1《圣马力诺邮票展览》折有2种:其一,贴圣马力诺兵马俑小型张,我国兵马俑邮票,制作25000个;其二,贴圣马力诺23届奥运会小型张,我国23届奥运会邮票,制作15000个。2种共4万个。PZW2《泰国邮票展览》折,贴泰国加字小型张,制作10万个。
(二)卡
图卡(PTK)是近几年开发的集邮新品种,内容多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等。主要特点是图文并茂、票戳俱全。从1986年10月22日发行的PTK—1《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至1989年10月1日发行PTK—4《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共4套19枚。(PTK取自汉语拼音Piao Tu Ka[票、图、卡」的首字母。)(三)册
(1)纪念册(PCJ)。为纪念国内外某一项重大活动而专门设计制作的一种邮品。1959年10月1日,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发行的PCJ—1纪念册,至1986年11月21日发行的PCJ—5《中国邮驿史展览·吉隆坡》止,共发行5种。(PCJ取自汉语拼音Piac Ce Ji[票、册、纪]的首字母。)
(2)实寄封册(PCS)。1985年9月10日为纪念中国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建立长城站邮局而专门设计制作的一种册子,将从南极长城站邮局寄给中国集邮总公司的实寄封插入册内,编号为PCS—1。(PCS取自汉语拼音Pian Ce Shi[票、册、实]的首字母。)
(3)年票册(PCN)。即全年邮票册。1984年开始编辑发行。册内有全年邮票、中英文说明、每套邮票使用的纪念邮戳、图样、邮票发行资料等。(PCN取自汉语拼音Plan Ce Nian[票、册、年]的首字母。)
各地区邮票公司和邮局印刷出售的邮品,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有过多过滥之嫌,其中具有较大投资价值而值得成批吸入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