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秀东
毛里求斯“邮资已付”邮票,是至今已知最早的正式发行的“邮资已付”邮票。它与毛里求斯“邮局”邮票一起并称“双珍”。说起毛里求斯“邮资已付”邮票,还有一段饶有兴味的故事。
与任何新产物的诞生一样,在问世之初,都有不完善的烙印,甚至能发现权力与持权的影子,最先使用者,都是有权有势有钱之人。当年毛里求斯这个共和国的代理总督梅纳德·戈姆爵士的妻子戈姆夫人,决定举行一个化妆舞会,时间定在1847年9月3日,是黑便士邮票问世7年后。委托该岛首府路易港的一位雕刻家设计一种邮票供寄请柬用。邮票式样模仿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31岁的钟表匠兼宝石匠约瑟夫·奥斯蒙德·巴纳德受命雕刻铜版。据说,由于戈姆夫人仅作口头指示,巴纳德在领命实施过程中忘记了应在邮票左边刻上“邮资已付”字样,于是他空着版模的左边,去向斯图尔特·布朗格局长请示。在去请示的路上,见到大楼正面“邮局”二字,连请示都省却了,跑回工作室,刻下“邮局”二字,而不是戈姆夫人交待的“邮资已付”就交差了。设想到的是,“邮局”邮票制印出来后,除戈姆夫人留用500枚外,公开发售的350枚,仅几天就销售一空。紧接着制印的“邮资已付”邮票,仍是原雕刻师雕刻。这一对著名的错版珍邮,直到20年后的1869年才被人们发现其价值。(上述内容载1985年12月第一版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的《邮坛巨星》一书)。
忙于交际的戈姆夫人,遇上忘性的雕刻家,弄出了毛里求斯早期珍邮,其实,深究起来,邮坛的珍邮与特色邮品,或多或少也与马虎有缘。我国前几年弄出的XK1、XK2邮资信卡,设置“邮资已付”文字,是在邮票诞生150多年后,邮票发行已臻规范,中国邮资票品生产过剩时来凑热闹,虽有特色,又是龙头,也逃不过打折消耗的结局。经过消耗,该是正本清源,还它本来面目,引起重视的时候了。毕意,它是一款考证邮政史时不可多得的实物。
我国的“邮资已付”邮品,虽然不鲜见。上世纪50年代中期启用,2002年底2003年初停止使用的“邮资已付”邮戳邮品,前后延续40多年,留下了大量邮品。“邮资已付”邮戳的启用,在较长时间,确曾方便了大宗邮件用户。到末期,“邮资已付”邮戳的使用,就成为“逃费”、少数邮政从业人员以此获得工资奖金以外的灰色收入来源代名词,受到邮坛普遍质疑。而且,“邮资已付”邮戳使用的末期,也是中国邮资票品打折的鼎盛时期。在一片呼吁声中,寿终正寝。XK1、XK2国内平信邮资已付邮资信卡,就是在“邮资已付”邮戳面临寿终正寝前上岗。
创意上,XK1、XK2“邮资已付”邮资信卡,为圣诞与春节两大节日用户服务,它是成功的。我国发行的生肖票品,名为贺年生肖,但它在题材上,是反映的民俗文化内涵,为深化的民俗传承,更多的是为刺激集藏。XK1、XK2邮资信卡,则是直接为用户着眼,满足用户,设置“邮资已付”文字,与“邮资已付”邮戳的雷同性,本意有为上调邮资探路,例如,在编年邮票中,常用面值还是20分时,多套邮票发行都没有20分面值,而是50分面值的邮票就是那些套邮票的最低邮资面值。所以,XK1、XK2“邮资已付”邮资信卡出来时的这一信息,并未引起邮人重视,至少也是一种疏忽。
2004年元月一日起,国际航空邮资,国际挂号邮资,印刷品邮资,国际明信片邮资,亚太区明信片邮资,国内挂号邮资都已上调,就剩下个国内平信邮资未调,也可印证2000年底发行的国内平信“邮资已付”XK1、XK2邮资信卡,为邮资上调作铺垫的传说。从“邮资已付”手工戳变成印刷的自然的“邮资已付”文字邮品,在多年低价效应消耗后,在其它邮资都上调,对平信邮资形成合围之势,XK1、XK2“邮资已付”邮资信卡享受邮资上调的增值时间还会远吗?
来源:中国邮币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