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是中国金银币业内的领航网站.汇集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收藏品的海量信息是全国领先的网上认证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首家拥有诚信商铺、行情直播、论坛交流、认证交易、今日收盘、成交总汇、大盘综述、名家看盘、专家答疑等栏目及40000注册会员的金银币电子商务网站;成为中国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藏品爱好者销售产品;了解行情及交流的首选网站.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浅谈艺术与艺术风格 (李小川)

1楼
amin 发表于:2021/8/14 2:52:00
币章受到很多爱好者、收藏者喜欢,无外乎由于币章有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我这里先不谈历史和文化价值那厚重的内容,仅从艺术价值方面简要的谈谈我对这方面的理解。                        
    首先说说什么是艺术,艺术是由人创造的、为人类的视觉与听觉感知系并感动的视听觉系统。首先要区分自然界与人造的关系,自然界里有许多视听东西可以为人感知并感动,例如鸟鸣虫鸣、雷电、狂风暴雨,崇山峻岭、海景、森林、瀑布等,但这些东西缺少一个要素,就是它们不需要人的创作,所以就不能算作艺术。大自然里有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声音、景色都具有使人惊奇的元素,由于非人类所创造,只属于自然,不属于艺术。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的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和启迪,在为生存而努力的过程中,发现了除生活必须品以外的精神需求,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感动自己的声音(音乐)与图像(最初是绘画)来。这样,就产生了艺术。听觉方面,只有人类掌握了音律,任何动物的鸣叫,既使再动听也算不上音乐。视觉方面,所有由地壳运动和气象影响所产生的现象都属于自然而因其没有人的参与创作而不属于艺术。艺术只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人类根据自然界发声原理创造出各种乐器和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歌唱艺术,形成了音乐艺术。在运用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创作出绘画、雕塑来,产生了视觉艺术,又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合成出综合艺术,才使人类的艺术达到现今如此丰富的程度。                          
    艺术的概念有狭义(纯粹的)与广义(泛指的)之区别。狭义的艺术具有独特(唯一性)、创新(前所未有的)、难以完成(需艺术家本人经长时间训练而普通人难以达到的水平)所产生的视听作品。至于广义的艺术就是社会上对于一些事物达到一定水准,就表彰其××艺术,如厨艺、语言艺术、军事艺术等等,形容其手段高超。                              

    币章属于工业产品,之所以有人认为有个“币章艺术”,是因为在币章上含有一定量的艺术性成分。严格讲,币章不属于艺术品,仅可算作工艺品,币章图案在设计师设计的时候有一部分艺术创作内涵,加上币章所要体现的其它内容,艺术成分受到挤压,再加上所有币章都不可能是孤品,这样就从狭义的艺术品中退出了。如同歌唱家首唱一首歌曲是歌唱艺术,而大众随意唱一唱仅属于一种娱乐而不能算是歌唱艺术了。至于使用原有曲子填新词的办法更是与艺术无缘了。画家所亲自创作完成的(必须是从未有前人画过来)那张画,叫艺术品,而印刷出来的无论多么精美也只能算复制品。重复前人画过的,或在前人基础上稍加改动的都不属于艺术品。创作一件艺术品,需要艺术家的天分加上多年的艺术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达到许多同行难以达到或不能达到的水准才算得上艺术品。每一时代只有极少数人开辟新的艺术领域、创作出前人从未有过的作品来才算得上大师,而当下在市场经济的鼓噪下,随便画几张大家耳熟能详的画来就自诩为“大师”  者多如牛毛!“大师”  帽子满天飞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其实从古至今,真正的艺术大师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再谈谈风格,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在多年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特征。同样一首歌由不同歌者演唱因其嗓音不同、音色不同、音域不同、演唱方法不同最后的产生将是不同效果,也就是不同的风格。画家的风格也受他本人的天分、经历、师承、同时期的工具及科技发展水平影响,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区别于一切其它画家的风格。                    
    风格是一个艺术家独特的符号,每件艺术品都与创作她的艺术家血肉相连,艺术品就是艺术家的“孩子”。风格才是一件艺术品的灵魂。        
    回过来再说一下币章,所谓“币章艺术”就是指币章上那些图案的艺术性内容,这些受设计者艺术风格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从理解设计者思维入手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每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如果我们能找到更多的作品研究,先去研究设计者的经历与业绩,就能更好的去理解设计师的初衷,理解这枚币章的设计理念,理解设计师在这枚币章上所花费的心血,才能对这枚币章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达到真正认识这枚币章的文化内涵。当然,这种研究才是收藏币章的乐趣所在,是币章文化研究的高级阶段。以上是我的一孔之见,供币章爱好者参考。
2楼
冷眼观币 发表于:2021/8/17 15:3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amin 发表于:2021/8/18 3:00:00
以下是引用冷眼观币在2021/8/17 15:3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海哥 发表于:2021/11/19 19:07: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amin 发表于:2021/11/29 1:50:00
以下是引用海哥在2021/11/19 19:0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amin 发表于:2021/12/17 16:4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amin 发表于:2021/12/26 7:0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
amin 发表于:2022/4/26 2:4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楼
amin 发表于:2022/5/7 15:50: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楼
陈酒 发表于:2022/5/11 13:45: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