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罗贯中既是戏曲家,又是小说家,他以其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为后人留下许多经典的传世之作。包括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与施耐庵合作)等,其中,以《三国志通俗演义》最为著名。
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罗贯中银币发行】
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第七组金银币,一枚金币主题人物为朱元璋;四枚银币主题人物分别为罗贯中、郑和、李时珍、李自成。
“罗贯中”为其中一枚银币主题。 主题设计雕刻:李小川。
银币重量:22g;质量:精制:成色:90%;直径:36mm;发行量:30000枚;沈阳造币厂铸造。
【设计雕刻创作】
币面之上的“罗贯中”端坐于案前,正聚精会神进行或剧本或小说的创作。设计尤其是雕刻过程中,设计雕刻师李小川本本分分采取写实手法,大到衣袍,小到发须,动到握笔之手,静到凝视之眼,细也缜密,粗也严谨,无一丝夸张,无一丝变形。虽如此,最终出来的效果,却是另一种浪漫的意境:作家提笔之手已悬于半空,突然构思有改,或情节再变更,或语汇再斟酌,毛笔就落不下去了,思绪也随之游向远方。在此处,李小川有意通过“破绽”准确表现作家的失神状态——提笔之右手在右,伏案之左手在左,两者都远离稿纸,这就违背了作家创作以稿纸为中心的准则。“破绽”自然是有意而为之,“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写作的寂寞,写作的痛苦,写作的忧伤,写作的悲喜,都在此强烈表现。
设计雕刻师李小川选取《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后置背景,三国之中,又以吴之孙权,蜀之刘备、关羽、张飞,魏之曹操为表现对象。三者中,蜀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不仅置他们于币面前端,而且将“桃园三结义”的三方全部展现了出来。有趣的是,在币面,三国鼎立似三国相随,而作家手中的笔,所处位置,又如引领三国前行之旗帜。另一个层面,作家构思泉涌,才让如此之多的生动的鲜活的历史人物传世流存。
【参考文献】
王世宏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贵金属币赏析》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