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是中国金银币业内的领航网站.汇集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收藏品的海量信息是全国领先的网上认证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首家拥有诚信商铺、行情直播、论坛交流、认证交易、今日收盘、成交总汇、大盘综述、名家看盘、专家答疑等栏目及40000注册会员的金银币电子商务网站;成为中国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藏品爱好者销售产品;了解行情及交流的首选网站.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国际儿童年金银币-陈坚镌刻艺术中的国际视野与中国传统

1楼
陈酒 发表于:2025/3/14 11:58:00

 

 
       1979年国际儿童年金银纪念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金银币正式迈入国际话语体系。这套由陈坚设计雕刻的金银币,在方寸之间构建起东西方文化对话的桥梁,既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又彰显了对国际主题的深刻理解,成为中国现代纪念币设计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一、国际视野下的设计突破
   作为全球35个参与国之一,中国在纪念币设计中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束缚。陈坚以"男童与女童共同浇灌向日葵"的核心意象,将国际儿童保护议题转化为具象的艺术表达。这种设计既呼应了联合国“保护儿童权益”的倡议,又巧妙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而正面则采用国徽图案与牡丹纹饰的组合,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经典象征。

     二、向日葵意象的跨文化阐释
    设计者对向日葵的选择极具深意。在西方艺术史中,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象征着生命的炽热与艺术的激情;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司马光“惟有葵花向日倾”的诗句赋予其忠诚坚韧的品格。陈坚通过写实手法将两种文化意象熔铸一炉:盛开的向日葵既保持了东方艺术的含蓄内敛,又通过饱满的造型传递出西方艺术的生命力。这种双重阐释不仅展现了设计者的文化自觉,更构建了跨文化对话的视觉语言。

     三、镌刻艺术中的文化融合
      陈坚的雕刻技艺采用镜面喷砂工艺,借鉴西方浮雕艺术的空间处理手法,使人物形象兼具写实感与装饰性。男童女童的服饰纹样,既保留了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又符合国际审美潮流。这种技艺上的创新,为中国纪念币走向世界奠定了技术基础。

      这套金银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意义,更在于它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陈坚以传统艺术为根,以国际视野为翼,在贵金属币上书写了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2楼
陈酒 发表于:2025/3/14 11:59:00
在这套金银纪念币中,有一枚荣列“中国现代贵金属币大珍”,它就是被中国贵金属币收藏家们称之为“加厚金浇花”的国际儿童年加厚纪念金币。该1盎司纪念金币的直径为27mm,面额450元,重34.34克,成色为90%,含纯金30.906克,发行量仅500枚。
3楼
三德子 发表于:2025/3/14 13:14:00

非常激赏陈坚大师设计雕刻的《国际儿童年金银纪念币》:

诚如陈酒兄所言的几点:

一、国际视野下的设计突破
   作为全球35个参与国之一,中国在纪念币设计中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束缚。陈坚以"男童与女童共同浇灌向日葵"的核心意象,将国际儿童保护议题转化为具象的艺术表达。这种设计既呼应了联合国“保护儿童权益”的倡议,又巧妙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而正面则采用国徽图案与牡丹纹饰的组合,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经典象征。

 二、向日葵意象的跨文化阐释
    设计者对向日葵的选择极具深意。在西方艺术史中,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象征着生命的炽热与艺术的激情;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司马光“惟有葵花向日倾”的诗句赋予其忠诚坚韧的品格。陈坚通过写实手法将两种文化意象熔铸一炉:盛开的向日葵既保持了东方艺术的含蓄内敛,又通过饱满的造型传递出西方艺术的生命力。这种双重阐释不仅展现了设计者的文化自觉,更构建了跨文化对话的视觉语言。

三、镌刻艺术中的文化融合
      陈坚的雕刻技艺采用镜面喷砂工艺,借鉴西方浮雕艺术的空间处理手法,使人物形象兼具写实感与装饰性。男童女童的服饰纹样,既保留了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又符合国际审美潮流。这种技艺上的创新,为中国纪念币走向世界奠定了技术基础


4楼
汲泉乐 发表于:2025/3/18 17:46:00
 
     新世纪伊始几年每周末,我参加某金银币沙龙。早 知国际儿童年儿童浇花金银币。后读一位名师漫谈孜孜以求这套浇花币的妙文,更引我入胜。该币发行适时,题材很好,设计巧妙,形象优美,精雕细刻,一见钟情。次第拙藏几枚,后被泉友割爱、孩子宝藏,所剩无几。多年来收藏爱好者队伍不增反减,币市萧条冷落。除了经济形势影响、青年人兴趣爱好不同外,颈肿“十六字方针”销声匿迹,金银币发行量颇滥,品种周而复始,也是主要原因。随着形势发展,国强民富,市场扩大,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提升,币市必然兴旺。金银币行情尤其是“老精稀”定然翻身得解放,这套浇花币,遑论加厚金浇花,那八级工决眦磨制的绝品银浇花和仅千枚主要供洋老板的喷砂银,我不相信不会冲天惊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5楼
海哥 发表于:2025/3/26 8:15:00
以下是引用三德子在2025/3/14 13:14:00的发言:

非常激赏陈坚大师设计雕刻的《国际儿童年金银纪念币》:
诚如陈酒兄所言的几点:
一、国际视野下的设计突破
   作为全球35个参与国之一,中国在纪念币设计中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束缚。陈坚以"男童与女童共同浇灌向日葵"的核心意象,将国际儿童保护议题转化为具象的艺术表达。这种设计既呼应了联合国“保护儿童权益”的倡议,又巧妙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而正面则采用国徽图案与牡丹纹饰的组合,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经典象征。

 二、向日葵意象的跨文化阐释
    设计者对向日葵的选择极具深意。在西方艺术史中,梵高笔下的向日葵象征着生命的炽热与艺术的激情;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司马光“惟有葵花向日倾”的诗句赋予其忠诚坚韧的品格。陈坚通过写实手法将两种文化意象熔铸一炉:盛开的向日葵既保持了东方艺术的含蓄内敛,又通过饱满的造型传递出西方艺术的生命力。这种双重阐释不仅展现了设计者的文化自觉,更构建了跨文化对话的视觉语言。
三、镌刻艺术中的文化融合
      陈坚的雕刻技艺采用镜面喷砂工艺,借鉴西方浮雕艺术的空间处理手法,使人物形象兼具写实感与装饰性。男童女童的服饰纹样,既保留了传统服饰的审美特征,又符合国际审美潮流。这种技艺上的创新,为中国纪念币走向世界奠定了技术基础

大师作品,深受欢迎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海哥 发表于:2025/3/26 8:16:00
以下是引用汲泉乐在2025/3/18 17:46:00的发言:
 
     新世纪伊始几年每周末,我参加某金银币沙龙。早 知国际儿童年儿童浇花金银币。后读一位名师漫谈孜孜以求这套浇花币的妙文,更引我入胜。该币发行适时,题材很好,设计巧妙,形象优美,精雕细刻,一见钟情。次第拙藏几枚,后被泉友割爱、孩子宝藏,所剩无几。多年来收藏爱好者队伍不增反减,币市萧条冷落。除了经济形势影响、青年人兴趣爱好不同外,颈肿“十六字方针”销声匿迹,金银币发行量颇滥,品种周而复始,也是主要原因。随着形势发展,国强民富,市场扩大,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提升,币市必然兴旺。金银币行情尤其是“老精稀”定然翻身得解放,这套浇花币,遑论加厚金浇花,那八级工决眦磨制的绝品银浇花和仅千枚主要供洋老板的喷砂银,我不相信不会冲天惊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老精稀品种,值得收藏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十里荷塘 发表于:2025/3/26 8:19:00

中国发行的首套国际题材的现代金银币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5/3/26 8:19:22编辑过]
8楼
女儿红 发表于:2025/3/26 14:01:00
以下是引用十里荷塘在2025/3/26 8:19:00的发言:

中国发行的首套国际题材的现代金银币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5/3/26 8:19:22编辑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老精细品种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