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系列精制币包括从1993年的熊猫币到1999年中华鲟/金斑喙凤蝶 具体发行如下
1993
熊猫(四季卡)(半精制)纪念币
200万套
1995
金丝猴(精制)纪念币
2万套
1996-3-2-2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白鳍豚/华南虎(精制)纪念币
2万套
1998-2-1-2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朱鹮/丹顶鹤(精制)纪念币
2万套
1998-4-1-2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褐马鸡/扬子鳄(精制)纪念币
2万套
1999-1-2-2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中华鲟/金斑喙凤蝶(精制)纪念币
2万套
动物系列精制币有两大亮点,从材质上来看,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把紫铜作为纪念币的材质,也是至今唯一的紫铜系列纪念币,从面值上看,面值都是5元,也是至今面值最大的流通纪念币。
重点来谈谈熊猫币,熊猫币是动物系列的第一枚,1997——邮币卡最火爆的时期,普制熊猫币一度飞跃500元,但由于当时人行在打压非法交易人民币致使熊猫币的价格一落千丈,直至现在90元,精致熊猫币也能度过此劫,影响精制熊猫币价格的原因还有他的版别,市面上最常见的就是四季卡,春卡最多,秋卡相对较少,当然价格也差得很多了,原来,总行原计划委托金币总公司装帧120万枚精制卡,春、夏、秋、冬各30万枚。春卡制作30万枚,春卡90元,秋卡280元,相对于他早期精制币来说,版别之间的差价还是很多。
金丝猴发行于1995年,此时是后期精制币和早期精制币的过渡时期,此后的精制币称为后期精制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于北京康银阁钱币公司装裱,后期精制币一般发行量在2万套,金丝猴之前的都是早期精制币,有中国人民银行自行装裱,大多数早期精制币没有公开发行,还有一点令人不解,金丝猴的普制样币铸造量比精制的样币还少,这更能说明金丝猴的重要地位,之后的样币大多都是精制样币,精制样币已不再是礼品,而是成为了工作币,对此,我认为,后期普制样币收藏价值大于精制样币的价值,如果精制样币的发行量一旦大于普制样币发行量,很多钱币泉友会收藏精制样币,于此同时也会促进精制流通硬币的发展。
关于紫铜纪念币的保存,一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氧化,市场上一般紫铜币氧化都是发黑,我认为应这样保存紫铜币,减少对空气的接触,怎么减少对空气的接触那,首先把币放在真空中,拿一个锥形瓶,塞上单孔塞,用打气筒把锥形瓶内的空气抽光,这样就可以制造一个真空的环境,没有了空气,就可以缓慢币的氧化,还有一种方法,把币放在纯酒精里,这样也可以与空气隔绝.第一种方法这是本人上化学课是想到的,没有实践过,不知道效果如何
熊猫币的走低,致使97年以后整个邮币卡市场下滑,昨天的邮币卡市场同样给昨天的邮币卡市场带来了启示,同样是打压非法交易人民币同样是发行量很低,只不过对象成了四版币,工商局打压四版币,只是四版币保障,而最大的受益者是银行和币商,他们在这次打劫中几乎没有经济损失,最大的受害者是各位泉友,同样的事情又走到了今天,因此我预测,钱币市场会再次跌入低谷。
欢迎常发文。
关于氧化的问题我说两句。其实关于紫铜动物币的氧化现象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严重。我所看到的多是紫铜币上有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实际上并不伤害币的本身,并对长期保存起到了保护作用。作为币的氧化最可怕的就是出现突起的氧化点,这种氧化点会锈到币里面去,如进行处理币面就会出现一个个小坑,最终严重损坏币的品相。再就是币面不要有指纹,指纹印到币面就会有油渍和汗渍粘到币面,汗里的成份多样,对金属有严重的腐蚀性,最终对币的品相造成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