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泉友社区 http://bbs.jibi.net/index.asp

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是中国金银币业内的领航网站.汇集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收藏品的海量信息是全国领先的网上认证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首家拥有诚信商铺、行情直播、论坛交流、认证交易、今日收盘、成交总汇、大盘综述、名家看盘、专家答疑等栏目及40000注册会员的金银币电子商务网站;成为中国金银币、邮卡、精制币、古钱币、纸钞、纪念币等藏品爱好者销售产品;了解行情及交流的首选网站.
共2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奥运会二组银币文化内涵欣赏(萧菡)

1楼
萧菡 发表于:2007/7/5 14:13:00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        萧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对龙的由来
   

明光市太平乡沿淮河向南约十五里有一处河面较宽,河西水流平缓,河东水流汹涌,这一缓一急的水势常在这里形成斗大的漩窝,漩窝下水深难测。河西岸一个庄子叫"对龙",对龙对过的漩窝处,人们称为"老龙窝"。这两处地名的由来,在当地有这么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黄海有两条幼龙十分贪玩,整天在黄海龙宫玩耍。时间一长玩腻了,也不知是谁的主意,他俩结伴偷偷溜出龙宫要到陆地上的河流、湖泊中玩耍。他俩先是到黄河,觉得黄河水中含泥沙太大,睁不开眼睛,不好玩,于是来到了洪泽湖。洪泽湖可是一大好去处,湖面宽阔,水清见鱼,一处处浅滩还长着菱角和莲藕。当时正是七月初,那白色的、粉红色的莲花散发出醉人的清香,那星星点点开在浪尖上紫色的菱花,那嬉戏在菱花和菱叶之间的小鱼和叶尖上飞翔的蜻蜓,还有远处白帆点点和着渔歌阵阵,使人犹如入仙境,那湖光景色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两条幼龙一会儿游向渔船,一会儿窜向荷花盛开的地方,一会儿探出半个龙身俯视湖中青山倒影。当它们冲向渔船时,惊跑了阵阵鱼群,渔民们网网拉空,怨声一片;当它们冲向荷花时,美丽的花瓣片片落入水中,露出了赤裸裸的莲蓬头;当它们探出大半个龙身俯视青山倒影时,搅起的层层浪打碎了水中青山。两幼龙在水中这么一闹腾,惊动了洪泽湖鳖宫。鳖王派手下查探个究竟。不一会儿一群虾兵跑来禀报,说是有两条幼龙在湖里闹腾。鳖王下令全体出动,搅混湖水驱赶这幼龙。于是湖底的虾兵蟹将同时出动,搅动湖底泥沙,湖水开始由清变混,而且混浊度越来越大。这鳖王有所不知,两条幼龙来自黄海龙宫且刚从黄河游玩而来,哪会怕河底泥沙呢?一连三天,两幼龙毫不在乎这湖水的混浊,相反湖里小鱼小虾却死伤大半,那荷叶不见了绿色,菱花也看不到紫色,荷花没了花瓣,湖心也不见了帆点,好一派大好风光被搅得天昏地暗。鳖王见无法对付两条幼龙,只得下令收兵。

   
洪泽湖被搅得惨不忍睹,失去了往日靓丽,两幼龙也无心再玩下去。它俩一路向西逆水而上出了洪泽湖,进了淮河。淮河入口不远,前面是一高岗,就泊岗。淮河在这里发了汊,一汊为主流经泊岗向西通向淮河主河道,另一汊绕泊岗向南,是一支流。丰水时河面较宽,水深行得大船,枯水期河面变窄,水中一片片是密密的芦苇荡。

   
两幼龙游进淮河后,调头顺水向南,垂柳青青成荫,芦苇片片成荡,湖岸上,村舍、农田、羊群、人歌、狗吠、鸡鸣,看不尽的风光景色。两幼龙一路悠悠闲闲、自由自在,不知不觉已过张台子。沿途盯梢的虾精一看,两幼龙还在往前游,立即跑回洪泽湖禀报鳖王,鳖王一听迅速召集手下紧急议事,商量来商量去拿不出好办法,急得鳖王团团转。还是大力神龟出了个主意,说:"不如让我驮一座山到河中去挡住去路,那龙肯定会回来;同时派虾兵蟹将去张台以北将芦苇砍掉,留下尖尖苇茬,两幼龙要游过去定会皮开肉绽,这样前后无路,可将它们控在中间。"鳖王一听大喜,立即同意了大力神龟的建议。

   
大力神龟在龙山脚下选一山芋形状的石山,用尽全力将其驮入河道中,挡住了去路。再说两幼龙拐过花园嘴顺河又往东去,忽见前边河水被山挡住,以为到了尽头,两幼头又调过头一路向回游来。此一时非彼一时,此路已非来路。一是水位下跌,二是张台以北的万亩芦苇已被砍倒,留下密密麻麻如剑如刀的苇茬子,再也无法过身。两幼龙被困浅滩,进退两难,眼看水位还在下跌,若不趁早设法,一但水落滩露将被困死。两幼龙为保性命齐心合力择一水面较宽处翻身摆尾,用力将河床上的土向岸上甩。两幼龙不停翻动,抛起的土块,激起的浪花,在河面上一时蔚然壮观。两岸人们纷纷奔向岸边高处观看。两幼龙整整忙了三天三夜,河东岸垒起一座如山的高包,河底掏下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长近半里的窝子,两条幼龙游到西岸卧在河水里歇息。

   
从那以后,两幼龙经常在这里出没。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这里看龙。因是两条,人们称为"对龙"。直到第二年丰水季节,水位上涨,苇茬经过一冬也朽了,从根底又长出嫩嫩的新苇,两条幼龙才游回黄河,再也不敢出来了。"龙困浅滩有威发不了"的典故就在那时传开的。

   
后来,人们把在龙休息的那段河滩高台上的一个小村子取名叫对龙,河对面龙藏身的深潭处,人们叫它"老龙窝"直到如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5 15:39:49编辑过]
2楼
萧菡 发表于:2007/7/5 14:14: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追溯绘画的渊源,首先会想到史前时期那些画在陶器上的纹饰。正是由于器表绘有精美的纹饰,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叫作彩陶。这些彩陶制作的年代在大约距今3000年至5000年间。它们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

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盛器,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彩陶纹有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昆虫一类的形象。

图案类的纹饰数量很大,种类也非常多。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在甘肃省马家窑一带发现的被称之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大都描绘水波纹、旋转纹图案。

3楼
萧菡 发表于:2007/7/5 14:21: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颐和园情思——调寄沁园春

(作者:言言)
 
 百年沧桑,风雨无阻,造园碑峰。望昆明碧透,倒影阁楼;西山傍水,逶迤隐踪。桥舞白绸,廊歌彩缎,榭走檐飞呼应中。群鸭欢,夕阳戏醉柳,摆翠摇红。
  何人巧占天工?大成汇集南北相融。思群英众能,百民劳动;别说只是,慈禧乾隆。人与天合,形和神聚,韵美情浓气恢弘。看今朝,建和谐国度,谁展雄风?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前身清漪园,颐和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4400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决定在瓮山一带动用巨额银两兴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颐和园的设计还集中了全国的主要名胜景区。如南湖岛上的望蟾阁仿武昌的黄鹤楼,十七孔桥仿芦沟桥,后山的苏州街是仿苏州的买卖街建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5 14:30:39编辑过]
4楼
lajyzj 发表于:2007/7/5 22:04:00

图文并茂展现二组贵金属纪念币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让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精神尽显表现在精美的纪念币上,支持萧菡的金银币原地介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trades 发表于:2007/7/6 9:44:00

想不都还有这么深的内涵,写的真好。

6楼
萧菡 发表于:2007/7/7 9:44:00

玻璃在古代中国曾有多种称谓。其中发音非常相近的就有琉璃、流璃、璧琉璃、陆璃、玻黎、琉琳,还有五色玉、药玉、罐子玉、水玉、水精等等。还有古籍赋予玻璃“明月”、“夜光”美名。中国是世界最早的玻璃产地之一。考古资料表明,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至清代发展到顶峰,成为古代玻璃史上的鼎盛时期,历时2000余年。在中国古代,玻璃是显贵和奢侈的代名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玻璃胎画珐琅蝴蝶纹瓶

7楼
萧菡 发表于:2007/7/7 10:32: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琼华岛  琼华岛简称琼岛,因岛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称"白塔山"。岛高323米,周长913米。琼华,意指华丽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该岛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另据神话传说,琼华是琼树之花(华即花),生长在蓬莱仙岛上,人吃了可长生不老,此亦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清初,曾在山顶设置信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瞭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发出信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白塔-藏传***塔  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是一座藏式***塔。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塔高35.9 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 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1679年该塔被地震所毁,次年重建。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 北京,塔顶被损。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这种象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那首传唱不衰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中这样唱道。这里的“白塔”指的就是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8楼
糊涂 发表于:2007/7/7 16:17:00
写得不错
9楼
梁秉毅 发表于:2007/7/10 18:23:00
以下是引用lajyzj在2007-7-5 22:04:00的发言:

图文并茂展现二组贵金属纪念币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让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精神尽显表现在精美的纪念币上,支持萧菡的金银币原地介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萧菡MM你真伟大,金银币就缺少这种图文并茂地介绍资料,金银币发行时就应该代有这种文字说明,这是金银币发行的缺陷。

因为币是死的,只有配上种图文并茂的文字材料,才能鲜活起来,才具有了生气,才能吸引人,才具有币的文化。

缺少图文并茂文字材料的币就象“鸡肋”一样,只有骨架而没有肉和灵魂,使人产生许多迷盲、困惑、遗憾。

金银币发行真的是要改一改了,文化的宣传品为什么就不能丰满些、简单些、通俗些、一目了然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0 18:50:40编辑过]
10楼
萧菡 发表于:2007/7/12 9:58:00
以下是引用梁秉毅在2007-7-10 18:23:00的发言:

萧菡MM你真伟大,金银币就缺少这种图文并茂地介绍资料,金银币发行时就应该代有这种文字说明,这是金银币发行的缺陷。

因为币是死的,只有配上种图文并茂的文字材料,才能鲜活起来,才具有了生气,才能吸引人,才具有币的文化。

缺少图文并茂文字材料的币就象“鸡肋”一样,只有骨架而没有肉和灵魂,使人产生许多迷盲、困惑、遗憾。

金银币发行真的是要改一改了,文化的宣传品为什么就不能丰满些、简单些、通俗些、一目了然些?


谢谢兄的夸奖,很荣幸能得到您的支持!您是对金银币很有研究的前辈,希望能经常见到您的身影!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2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2.0
Processed in .04688 s, 3 queries.